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个斑块间人口流动的疫苗接种的SVIR模型的全局稳定性.首先利用下一代矩阵的方法求得基本再生数R0.其次,应用非负矩阵以及非主对角元非负矩阵的相关知识给出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不稳定的;并且运用Lasalle不变原理证明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法、Lasalle不变原理并结合图论的方法证明了当R0〉1时,疾病是一致持续存在的,同时地方病平衡点唯一存在且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 标签: SVIR传染病模型 基本再生数 全局稳定性
  • 简介:摘要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症反应、基质失衡、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内质网应激在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不稳定斑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深入了解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 标签: 不稳定斑块 形成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的脑卒中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在老年人(>65岁)中的发病率大约为6.9%[1]。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两种方法为主,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心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ENDARTERECTOMY CAROTID 外科手术 不稳定性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冠脉的不稳定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冠脉CT证实有不稳定斑块204例患者随机分2组;(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以扩冠、抗凝、降低心肌耗氧等治疗,并给以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治疗;(2)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片(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冠脉CT检查并对比斑块稳定性。结果2组经治疗后在不稳定斑块消退、不稳定斑体积数目减少、不稳定斑转为硬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治疗和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同时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脉斑块的发展。

  • 标签: 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 不稳定斑块 通心络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靶向调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下游β-连环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子(TCF)与β-catenin/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的竞争抑制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CEA术后斑块组织(n=21),对斑块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据病理特征分出易损和稳定斑块,后对各组织中CD31、VE-Cadherin的表达部位及水平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ApoE-/-小鼠(T、TI、I、N 4组,n=12)制作颈动脉狭窄模型,设T组TGF-β1(每天50 μg/kg)+生理盐水(5 mg/kg);TI组TGF-β1(50 μg/kg)+ICG-001(5 mg/kg);I组生理盐水(50 μg/kg)+ICG-001(5 mg/kg);N组生理盐水(5.05 mg/kg)并每天相应处理连续2周,取颈动脉组织,对各组织行HE染色后据病理特征分出易损和稳定斑块,后用IHC染色及半定量评估各组织中CD31、VE-Cadherin的表达部位及水平。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组和TI组易损斑块率分别为60.00%、33.33%,均较N组的72.73%低;VE-Cadherin在T组与N组表达分别为0.156±0.007、0.19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5,P<0.05),与TI组表达(0.133±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68,P<0.05);CD31在TI组和T组表达分别为0.119±0.004、0.136±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1,P<0.05)。IHC切片可见稳定斑块中CD31、VE-Cadherin标记含量低,且TI组含量低于其他各组。结论特异性阻断TGF-β下游的β-catenin/TCF可反向增强β-catenin/FoxO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进而有利于稳定斑块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转化生长因子-β 新生血管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颈部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采取超声造影做颈动脉斑块检查的 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评估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 50块颈动脉斑块,包括硬斑 21例、软斑 14例和混合斑 15例,斑块部位包括颈内动脉 6块、颈动脉窦部 35块和颈总动脉 9块;超声检查发现,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 斑块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患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00例,均对其进行二维(2D)、彩色多普勒(CDFI)及微血管成像(SMI)检查,观察斑块回声、大小、位置、彩色血流信号和超精细血流信号。结果100例患者其中软斑50例,混合斑块32例,硬斑18例,软斑CDFI血流检出率为18%,SMI血流检查率为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斑CDFI血流检出率为4%,SMI血流检查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CDFI血流检出率为0,SMI血流检查率为0;而软斑和混合斑的SMI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MI技术较CDFI能够更好的显示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有助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 标签: 超精细血流 斑块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的彩超结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查体结果显示无脑梗死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超检查。将两组的斑块数目、性质及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及动脉血流参数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特别是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

  • 标签: 彩超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对冠脉造影阴性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而冠脉造影阴性的病人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结合造影结果综合分析.结果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而冠脉造影阴性病人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共诊断7处不稳定斑块.结论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冠脉造影阴性冠心患者的不稳定斑块.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不稳定斑块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最显著的病变是脂质氧化,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其中起关键作用。OX—LDL具有强大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损伤内皮、表达黏附分子、募集白细胞、以及形成泡沫细胞等。此外,增高的OX—LDL还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向不稳定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以上功能主要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来实现的。1997年Sawamura等首次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上发现了OX—LDL的受体——凝聚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它可以中和降解OX—LDL,进一步引发斑块内细胞凋亡、基质降解和炎性反应,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 标签: 受体 LDL 动脉硬化 细胞凋亡 不稳定宽块
  • 简介:目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算厚壁斑块、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评估新生血管,为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怀疑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4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根据MRI平扫图像对斑块进行分类,其中厚壁斑块15个,薄壁斑块9个,破裂斑块11个。根据DCE-MRI图像后处理获得各型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结果:厚壁斑块与薄壁、破裂斑块Ktran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Ktrans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rans值反映了不同类型斑块新生血管及炎性浸润的不同,可作为早期评估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斑块 粥样硬化性 定量测量 新生血管 斑块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脉化斑颗粒对改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软脉化斑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FD积分、TG、CHO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疗程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1)软脉化斑颗粒在减少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FD中医症状积分及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等综合疗效方面有明显作用优势。(2)与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相比,联合口服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可提高治疗效率,应用软脉化斑颗粒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中医 软脉化斑颗粒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患者均实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00%,与CTA诊断一致性较好。不稳定组三维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狭窄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组,GSM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斑块稳定性
  • 简介: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稳定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救治措施本文主要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SaponinofPanaxnotoginseng,PNS)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检测斑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以期为寻找有效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免AS病变模型,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ImageProPlus4.5”软件测定斑块面积、内膜总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斑块组织中MMP-2,VEGF进行分析.结果:PNS治疗组斑块面积、内膜厚度、脂质含量低于模型组,纤维帽厚于模型组;PNS治疗组斑块组织中MMP-2,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PNS对AS斑块稳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MMP-2表达有关.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诊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双源CT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A组)、60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但无脑梗死患者(B组)及60例健康人群(C组)进行颈动脉双能量CTA检查,统计分析各组颈动脉斑块总数、斑块性质、部位、狭窄程度。结果(1)三组斑块总数、不稳定斑块数、稳定斑块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C组以稳定斑块为主。(2)三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分布部位无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程度是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双能量CTA能够判断斑块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程度,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双能量CTA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 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目前主要分为两类: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其中,易损斑块的特点是脂核大于5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少,巨噬细胞与泡沫细胞数量多于稳定斑块的2~3倍,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多[1].……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与否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等数50例的脑梗死病人和同龄非心脑血管病人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0%),比非心脑血管组病人发病率(50%)明显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超声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