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综合血液保护的临床效果。对4例心脏病患者于围手术期综合血液保护进行CPB心脏手术,术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减少失血、回输自体血等。4例患者均示未输异体血,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进行综合血液保护可顺利完成部分CPB心脏手术,对节约用血,

  • 标签: 无血手术 自体输血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及适应症,消除传统观念和意识障碍、误区。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来进行的各类自身输血情况,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与结论推广自身输血,安全可靠,可以避免输血中的输血反应,深受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伤病员的欢迎。随着输血知识的普及,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

  • 标签: 自身输血 健康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回收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血,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800±5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850±5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 标签: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大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则根据需要输入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术中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与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值以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入异体血量(255.1±19.5)ml及比例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回收自体输血能避免或减少输异体血,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输血 骨科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积血自体回输在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解除心包填塞,并将心包积血自体回输救治4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结果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自体输血对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是安全的、有效的。结论急性大量心包填塞患者需输血,补充血容量,心包积血自体回输,操作简单,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不需检查血型,交叉配血,避免和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自体输血 急性心包填塞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大出血患者提倡自体血回输。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10月180例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情况。结果术中行自体血回输病人、术后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效果,且使用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给病人提供血源,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解决血源紧张和避免因输入异型血而出现血源感染和过敏反应等情况。结论只要掌握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对手术病人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价值,还可以节约血源,避免因输异体血而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同种异体输血 自体血回收 医院性交叉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ISA)对患者氧代谢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在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实验组术中采用AHH联合ISA,对照组必要时输入异体血。分别于AHH前、AHH后、输血前、输血后采集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观察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和氧摄取率ERO2,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异体血输入率。结果AHH后与AHH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时点SvO2、CaO2、CvO2和ERO2、pH值、K+、Na+的变化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实验组pH值、K+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AHH联合ISA氧供需关系平衡及内环境电解质及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AHH联合ISA可以减少自体血的丢失,减少因为输入异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节约血源,是一种纠正失血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 标签: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 术中自体血回输(ISA) 氧代谢 内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监测和管理,进而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避免因输血治疗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以相关的输血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等为依据,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这几年中,合格的输血病历在不断增加,其中合格的输血病历有867例,占86.7%;然而不合格的输血病历则在相应地减少,总共有133例,占13.3%。结论随着医护工作者对相关的输血法律法规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其风险防范意识也得到增强,加之对输血病历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管理,进而保障了输血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输血病历监测 输血安全 管理
  • 简介:通讯作者邢颜超(1968.12~),男,输血科主任、全军临床检验诊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血细胞保存及干细胞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预储自体备血在Rh(D)阴性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Rh(D)阴性孕产妇在产前3~7d根据孕妇状况分次采集血液400~800ml4℃冰箱储存备用,采血后孕妇口服铁剂同时适当加强营养。结果20例自备血Rh(D)阴性孕产妇中,1例生产时出血较多,输注自备血2U;1例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经本人同意并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例产妇产出院后,未能与其取得联系,由于未经本人同意将血液无偿捐献,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7例产妇均未输注自备血并同意将检测合格的自备血液无偿捐献,科室根据自备血量发放无偿献血证。在征得产妇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后将其列入血站特殊血源应急献血者队伍。结论Rh(D)阴性产妇产前预储备血能有效缓解稀有血型血源寻找困难的问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就目前本实验室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常规检验全血法和稀释法做一方法学比较。其目的通过“两法”比较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方法用POCH-8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同时用“两法”抽取和采集117例住院病人标本。结果WBCP<0.01;RBCP>0.05;HbP>0.05;HCTP<0.01;PLTP>0.05,“两法”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全血法由于检测高效、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理想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ldquo 常规检验&rdquo &ldquo 全血法&rdquo &ldquo 稀释法&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入的28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我院积极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成功克服输血过程的心理恐惧,完成输血目的。结论输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是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数学患者的心理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输血 护理 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与输血护理的效果。方法护理人员掌握准确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知识和技能,进行处理。结果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是临床上改善健康状况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通过现代输液输血技术和程序化护理管理的完善提高了治疗的水平。

  • 标签: 静脉输液 输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预存自体血回输能有效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和术中失血能积极补充的应对措施。方法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36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部位均为子宫下段,其中有68例[包括Rh(-)血型2例]采取预存自体血回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中有68例采取预存自体血回输,率为50.0%(68/136),与去年比较术中出血量由平均690ml减少到450ml。结论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过程中,存在着手术难度大的风险,并且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操作要求高,术前备自体血,术中将预存自体血回输,以降低术中粘连厉害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多的危急状态对母儿带来的危害。

  • 标签: 预存式自体血回输 疤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是将自身其它部位的废用牙移植到缺失牙位,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结果经追踪寻访到的28例,5年查访成功的有21例占75%,失败7例占25%。时间最久26年存活1例。结论年轻人第一磨牙缺失,用埋伏第三磨牙移植是一种较成功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移植牙 缺失牙 远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