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毛建华

毛建华

娄底市中心血站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各医院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成分输血的种类与剂量进行分析。结果: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中,输注了红细胞制品的患者占73.17﹪,输注了血浆的患者占24.51﹪,输注了血小板、冷沉淀的患者占2.32﹪。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未有因大量输血而导致的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应依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及实验室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输注成分血液。

【关键词】成分输血;大量输血患者;合理应用

目前,成分输血已经在临床治疗和急救的过程中广泛使用,在挽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对我市各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分析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回顾性分析我市各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输血量均大于4467ml,对成分输血的种类和类别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45±6.5岁。外科患者98例,主要包括全身多发伤、刀刺伤、颅脑损伤、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内科患者44例,主要包括恶性血液疾病、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等。

1.2成分输血的种类和制备成分输血的种类主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制备均为中心血站完成,并给予提供。其中机采血小板的治疗剂量为1个治疗量/次,冷沉淀1u是由新鲜冰冻血浆200mL制备而成[2]。

2结果

我市各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的使用情况,详见表一。

由表一可见,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人均输血量在逐年上升。142例进行成分输血的大量输血患者中,输注了红细胞制品的患者占73.17﹪,输注了血浆的患者占24.51﹪,输注了血小板、冷沉淀的患者占2.32﹪,其他的成分较少。

3讨论

严重的创伤和大手术有时会引发大量出血,而短时间的大量出血会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发生[3]。而静脉输血是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使患者的凝血因子得到补充,使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得到纠正。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分输血凭借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输血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临床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失血量给予相应的成分输血。

在临床上,大剂量输血的具体定义尚未统一,通常是指患者在24小时内的输血量等同于100﹪的血容量,或患者在3小时内的输血量等同于50﹪的血容量,或患者输注了大于20u的红细胞悬液,或患者输注血小板、血浆。本研究所选患者的人均输血量是4467.17mL-5680.4mL,其中成分输血的种类最多的是红细胞悬液,其所占比例为73.17﹪。而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主要作用是使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当外科患者的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时,或者内科患者的血红蛋白在60g/L以下时,应马上给予红细胞悬液[4]。其次是血浆,其所占比例为24.51﹪。而输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使患者的凝血因子、血浆蛋白得到补充和扩容,使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得到纠正。在临床上,是否输注血浆是根据患者凝血相的检查结果决定,当患者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的凝血时间高于正常值的1.5倍时,应给予患者输注15mL/kg-20mL/kg的血浆。如果凝血相仍不能纠正,可以增加输注剂量,也可以输注10u/次的冷沉淀,并根据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相的检查结果进行增减。第三是血小板和冷沉淀,其所占比例为2.32﹪。而输注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主要作用是应对患者因大量输血和输液而产生的稀释性的血小板减少和DIC等。在止血过程和凝血过程中,血小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的功能是利于黏附和聚集及释放的反应进行止血,并且参与了凝血机制和血块回缩及血管收缩,同时具有参与炎症和免疫及对内皮的完整性进行维持的功能。冷沉淀能够清除患者体内非毒物质和细胞黏附及炎症,对创伤愈合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严重创伤、严重烧伤、重度感染、大手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沉淀和血浆比较,冷沉淀的Ⅷ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的浓缩比例是血浆的10倍。在临床输注全血具有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患者大量输注全血后可导致循环超负荷,且全血中的细胞碎片多,乳酸、钾、钠、氨的成分含量较多,患者输注后代谢的负担会加重,另外输注全血易产生如同种免疫的不良反应。所以输注全血所占的比例较少,可以忽略不计[5]。

在临床上,同种异体的输血等同于同种异体移植血细胞,在血型相同的情况下,也可能是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同时也可能发生肝炎等疾病的传播。所以,患者如未有明确指征,不要给患者轻易输血。输注全血的潜在风险较大,很可能发生同种免疫的不良反应,且全血内的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的主要传播介质。因此,应从患者安全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成分输血,尽可能的不输注全血,在能不输血的情况下尽量不输血,在能输血的情况下尽量少输血,尽量缺什么就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使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下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输血指征,遵循输血原则,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输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应依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及实验室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有效输注成分血液。

参考文献

[1]刘娟.产科病人成分输血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16-17.

[2]冯亚青,狄剑辉.对石嘴山市临床输血情况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1):26-27.

[3]孙文源,孟宪波.输血与成分输血[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5):106-107.

[4]白安群,周华,王振杰,等.成分输血的安全性与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06):366-368.

[5]阎兵.成分输血在临床用药中的注意事项和优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3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