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手指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手损伤 指动脉背侧穿支 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手指皮肤缺损是手外伤中常见的损伤.因指皮下组织薄,损伤常伴肌腱、关节囊及指骨外露,而不能接受游离植皮术,传统的方法为远距离皮瓣覆盖。由于术后需肢体固定,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肢体固定常并发关节僵硬。为此,自1994年我们采用邻指皮下组织瓣治疗此类损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治疗 皮下组织 皮肤缺损 手指 肢体固定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带双指掌固有神经支(DBPPDN)的指皮瓣修复手指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19年4月,收治手指掌软组织缺损113例113指。临床应用4种带双DBPPDN的指皮瓣修复此类软组织缺损。皮瓣类型:①超比例邻指皮瓣29例29指。②指掌固有动脉支(DBPPDA)皮瓣43例43指。③第1掌动脉皮瓣23例23指。④指游离皮瓣18例18指。采用带单DBPPDN的指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双撕脱的指掌固有神经仅修复一。经门诊随访,评估带双DBPPDN的指皮瓣与对照组皮瓣的静态TPD、伤指VSA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带双DBPPDN的指皮瓣有11例术后出现水疱,7例皮瓣瘀血。9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余均成活。带双与带单DBPPDN的指皮瓣的静态TPD分别为(6.92±0.12) mm和(8.92±0.20) mm、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0.46±0.08)分和(1.11±0.28)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5±0.06)分和(4.00±0.1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带双DBPPDN的指皮瓣获得了更好的感觉恢复(P<0.01)、更低的疼痛发生率(P=0.0032)以及更高的满意度(P=0.0014)。结论4种带双DBPPDN的皮瓣是有效修复指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尤其在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指背皮瓣 手指 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修复
  •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掌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有时称其为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韧带撕裂;10例伴掌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伴系列掌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BARTON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掌侧损伤 手术治疗 支撑钢板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隐蔽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本例患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在打高尔夫球后突然出现双下肢肢体远端无力,症状呈进行性进展,进而出现无力,在没有助行器帮助下不能行走。MRI发现椎管的左有一卵圆形块状病灶,压迫C7水平硬膜囊。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背侧 肢体远端 双下肢 进行性 助行器
  • 简介:目的:评价限制伸支具治疗近指间(proximalinterphalangeal,PIP)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对48例PIP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阶段性限制伸支具治疗,随访其远期功能情况,记录关节活动范围。采用TAM评分进行手指客观运动功能评价,采用VAS评分进行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48例均获4~48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复位满意;PIP关节屈曲110°,伸直0°;TAM评分:优48例,优良率100%;VAS主观满意度9.9分。侧方不稳定且开口征<30°的4例,支具治疗后无明显侧方不稳定,开口征<15&#176;,除侧方梭形膨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限制伸支具治疗PIP关节骨折脱位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指关节 指骨 骨折固定术 骨折
  • 简介:摘要目前,D2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和网膜囊外D2范围内的淋巴结清扫。可是,在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中,人们发现,无论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还是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都没能为胃癌患者带来肿瘤学获益,反而徒增外科学风险。这些事实,与胃癌外科的预期乃至胃肠外科的预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胃系膜近段(PSDM)的重新论证表明,大网膜和网膜囊不是胃系膜,局部生理学结构(如血管、淋巴)和病理学事件(如局部淋巴转移、第五转移)只会在PSDM内,既往手术由于不认识PSDM,而将其打破,不仅仅引发过多的术中出血,更导致癌细胞从PSDM中泄漏到手术野,为复发埋下祸根。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建议进行D2范畴内的PSDM完整切除(即D2+CME),可以同步改善患者的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获益。这些PSDM相关研究的结果,解决了胃癌外科、胃肠外科乃至肿瘤外科长期以来悖论和悬而未决的难题,开启了肠外系膜发现和利用的时代,由此形成的膜解剖理论,有可能使得经典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和肿瘤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得以更新和迭代升级。

  • 标签: 膜解剖 胃肠外科手术 胃背侧系膜近侧段
  • 简介:摘要腕囊肿是滑膜液或腱鞘滑膜液的异常积聚。腕关节或伸肌腱鞘的微小的异常就可导致滑膜液的异常分泌增加,这些滑膜液可以渗透到皮下组织内。目的讨论腕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囊肿进行减压,防止病情的复发。治疗采取囊肿穿刺的抽液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滑膜液以及腱鞘滑膜液的异常积聚会导致腕囊肿,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就是如此。一旦滑膜液异常的增加,那么多余的滑膜液就会通过皮下组织进行渗透至其内部。目的对腕囊肿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来综合的进行诊断和治疗。结论通过治疗来让患者的囊肿获得改善,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采用穿刺抽液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 标签: 腕背侧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arton伴Die-punch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对14例根据X线和CT确诊为桡骨远端Barton伴Die-punch骨折患者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X线片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4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6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无感染、肌腱磨损断裂、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arton伴Die-punch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较好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桡骨骨折 Barton骨折 Die-punch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食指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修复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采用食指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本次选取的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行平均5个月随访,皮瓣均成活,出现静脉回流障碍6例,血管危象在经局部减压处理后解除。皮肤耐摩擦,质地好,感觉障碍不明显,患者满意。结论针对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食指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实施修复治疗,可促感觉功能恢复,避免了二次手术造成的损伤,成功率高,修复后拇指耐磨性好,外形美观,对供区造成的损伤较小,未造成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

  • 标签: 食指背侧 血管神经束 岛状皮瓣 修复 拇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视皮层是大脑视觉信息的处理整合中心,灵长类动物的视皮层存在和腹流2条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平行视觉信息通路。笔者总结了视皮层通路(即where+how通路)、腹通路(即what通路)的发现、定位、功能以及二者的联系,并从视觉通路临床应用角度系统梳理了视觉皮层、腹平行通路的研究进展。目前2条通路结构和功能相关性研究资料较少,对视皮层视觉通路的视觉信息分拣处理、相互作用及通路信息传递过程编码和神经整合处理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关于2条通路的临床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研究结果分歧较大,今后需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深入研究视觉疾病视通路损害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通过对视皮层通路、腹通路做—综述,以期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和相关临床眼病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视觉皮层 背侧通路 腹侧通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动脉皮瓣修复拇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利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动脉皮瓣修复,并重建伸肌腱止点。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形、运动功能以及感觉恢复情况;测量皮瓣的两点辨距觉、感觉恢复度及拇指屈伸活动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7岁,平均41岁,左手6例,右手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2.0 cm×1.5 cm,最大3.0 cm×2.5 cm,肌腱缺损范围1.0 ~1.7 cm。均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动脉皮瓣一期修复,皮瓣切取范围2.5 cm× 1.8 cm~3.5 cm× 3.0 cm,拇短伸肌腱切取长度为2.0~3.4 cm。术后10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术后手指外形满意,外观良好,质地柔软;皮瓣两点辨距觉为7~10 mm,平均9 mm,感觉恢复至S3级;对指、对掌功能正常,拇指屈伸活动度为60°~90°。拇指功能评定:优8例,良2例。供区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动脉皮瓣可一期修复拇指皮肤和肌腱缺损,并具有切取简单、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及皮瓣外观、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伸肌腱 桡侧指背动脉皮瓣 拇指 复合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入路联合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行掌入路复位,并以掌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再行小切口,对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入路结合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粉碎、桡尺远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指动脉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疗效.方法采用指动脉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32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指动脉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疗效满意,操作方便.

  • 标签: 指动脉背侧支 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报道应用拇指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拇指指端缺损24例,采用拇指尺或拇指桡皮瓣逆行转移覆盖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月,感觉恢复S46例、S318例,外形、功能满意。结论拇指皮瓣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拇指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