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06例中低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计算机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比较患者的手术耗时、肠道功能恢复用时、住院用时以及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的患者的手术耗时、肠道功能恢复用时、住院用时与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的患者相比均具有明显优越性,P<0.05,对比意义较高;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的患者的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与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方案的患者相比均具有明显优越性,P<0.05,对比意义较高。结论对中低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无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低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中低直肠癌患者,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观察组(48例,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阻梗、吻合口瘘、术后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低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能够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 标签: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5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 3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 15 例,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 15 例,采用传统常规的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手术措施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中低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对于患者的安全性也更高,疗效更加显著,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正确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中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中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行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记录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全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时间、肛管放置时间、瘘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有利于提高中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疗效及预后,对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 吻合口瘘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双套管冲洗引流使3/4的吻合口漏患者经保守治疗而愈合,吻合口漏发生时间平均术后7d(3~14d),发生吻合口漏8例(4.76%)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口漏 吻合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随着对盆腔解剖和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留肛门,保肛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术式。高质量的手术需要同时在肿瘤学和功能学方面使患者受益,因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需兼顾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安全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是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保留更多的肛门括约肌以及术中对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则是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功能
  • 简介:方法将3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施行保肛手术而分为APR组和SP组,肿瘤病理呈高、中、低分化癌者三者保肛率逐渐下降(P<0.01),肿瘤病理呈高、中、低分化癌三者保肛率逐渐下降(P<0.01)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 因素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组对于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腹腔镜保肛组对于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分析手术的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腹腔镜保肛组手术的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发症和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减轻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危害,改善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 低位直肠癌 应用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8年 12月 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组对于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腹腔镜保肛组对于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分析手术的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腹腔镜保肛组手术的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发症和直肠系膜开腹切除术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减轻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危害,改善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 低位直肠癌 应用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与直肠前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低位直肠癌(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30例)分为二组,即观察组(n=15)与对照组(n=15)。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前切除术。分析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及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炎性指标显著较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我们建议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 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中低直肠癌患者手术术后苏醒时间及镇静评分影响。方法研究患者来源为我院接诊的中低直肠癌患者80例,在随机分组方式下,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静脉输注,观察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苏醒时间用时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镇静评分也较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以加速老年患者的苏醒时间,同时提高术中的镇静评分,切实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麻醉 老年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苏醒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中低直肠癌患者手术术后苏醒时间及镇静评分影响。方法: 研究患者来源为我院接诊的中低直肠癌患者 80 例 , 在随机分组方式下,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静脉输注 , 观察组患者采用 靶控输注麻醉。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苏醒时间用时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镇静评分也较高。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以加速老年患者的苏醒时间,同时提高术中的镇静评分,切实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麻醉 老年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苏醒 镇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各18例,对比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均较长,同时术中出血量也多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开腹手术组发症发生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低位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