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230
  • 简介:提到骨质疏松大家并不陌生,部分人会误认为骨质疏松那就是单纯缺钙,自己买点钙片服用就能预防或者病情得到缓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属于代谢性骨病,例如骨量减少,丢失、降低、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骨脆性增高,很容易发生骨折情况。尤其是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根据不完全统计,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比例高达35%左右。此外,女性绝经后的1-3年内,由于激素水平极速下滑,大大降低雌激素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我们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较大。当骨质疏松时轻轻一损、一碰就会出现严重骨折,这时大家就会想,雨天及外出易摔倒,那我就少出门,尽量不在你说天气不好我不出门,我等天气好在出门,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但是事情总有万一,要是在雨天出门,这样就可能减少受伤骨折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因为重度骨质疏松时即使不摔倒,轻轻打个喷嚏、弯腰拾个纸屑,也有可能发生胸腰椎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伴病理骨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预防骨质疏松。那发生骨质疏松伴病理骨折怎么治疗呢?我会在这里举例说明。

  • 标签: 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整体更高。结论:在实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的过程中,相比于保守治疗的方式来说,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方式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治疗的有效率整体更高。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4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参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椎体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而在低能量外力作用后发生的骨折。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骨折后再骨折的防治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仅少数患者接受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估和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暴露在极高的再骨折风险中;另外医务人员对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临床管理归属(包括随访)问题认识不清,防治策略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为规范治疗、提高疗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共同制订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制订遵循改良Delphi法,形成10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基于全身骨骼在骨质疏松疾病状态下发生的病理骨折,其病变的实质是骨强度的下降。骨强度受到骨骼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以及肌肉负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等多方面的损害,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即使成功的手术治疗也无法阻止骨质疏松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损害进行阐述,强调明确并重视这些骨骼病变及其风险,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提高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干预的临床疗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骨强度 骨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直接相关,在骨质疏松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不断增多,相应地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指初次骨折后,由于骨骼的密度及质量没有改善,骨骼受到低能量外力作用再次发生新的骨折。再骨折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骨折愈合、康复训练、自理能力、心理预期及依从性等临床指标均有很多危害,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防治再骨折管理逐渐成为国内国外关注的热点。目前,在这一防治领域,临床医生、社区医生都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临床管理存在短板的问题,如再骨折防治管理规范不明确、各级各类医生分工不明确、提高患者依从性措施不明确。对此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后再骨折、再骨折防治管理等特点,提出和阐述再骨折防治管理核心要点,需明确防治管理的相应内容、固定团队、专有数据库或专有台账等,为进一步完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临床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腺泡细胞异常钙信号是AP最早期的细胞内事件,在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转导受细胞内钙信号元件严格调控,主要包括细胞内钙库上表达的钙释放通道如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以及参与回补胞内钙库的肌质网膜钙ATP酶和参与钙外排的胞膜钙ATP酶等。目前研究提示这些钙信号元件或可作为AP早期治疗的干预靶点。本文围绕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及钙信号下游效应分子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靶向钙信号的新型AP早期治疗的药物靶点。

  • 标签: 胰腺炎 腺泡细胞 钙信号 钙调神经磷酸酶 导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疼痛(N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未完全明了,不同的神经病理疼痛疾病可能有相同或类似的症状和(或)体征。本文针对NP的发病机制强调寻找疼痛传导通路上的关键靶点,针对靶点进行治疗。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靶点治疗 周围敏化 中枢敏化 抗痛调节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常规DR和多层CT三维重建、多平面和MRI对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一时间段某一医院45例经CT检查发现疑似或隐匿性骨折的病人行CT扫描,同时进行VR和多平面重建,对其中一些病人进行MRI扫描,对常规DR、多层CT后重建和MRI图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名DR检查发现疑似骨折,术后CT检查发现有隐藏性骨折,3名病人在MRI检查时发现有半月板损伤,并经MRI检查确认为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撕裂。结论:多层CT和后重建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多平面重建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MRI图像在显示骨折后的骨髓水肿和韧带损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在骨皮质方面的表现不如CT。

  • 标签: DR平片 螺旋CT三维重建 MRI成像 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