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用于静脉留置的二次固定装置在手术室静脉留置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慢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固定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静脉留置的二次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术中给药满意度、患者术后留置保留满意度、术中管道堵塞发生例数、意外脱管发生例数、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牢固性、术中操作影响、意外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用于静脉留置的二次固定装置在手术室静脉留置固定有显著效果,对于提高手术患者静脉输液固定有重大意义,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用于静脉留置针的二次固定装置 静脉留置针 意外脱管 固定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一种低压线回头固定装置,能够将收紧后的电缆固定的更为牢靠,且不会对电缆的表层造成损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 标签: 低压线 回头 固定 装置 研制
  • 简介:摘要:低压导线固定装置采用螺栓、卡扣等配件固定导线,并采用防锈漆进行防护处理,确保导线在使用过程中不被腐蚀,防止导线生锈。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破损、锈蚀等现象,可以及时更换并重新缠线。采用本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导线使用寿命。本产品是在现有电力绝缘导线固定装置的基础上,采用钢芯铝绞线作为骨架,在骨架上再加装一层金属网,通过其固定在杆身的两端,使得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根钢丝绳拉结结构的导线,从而使得钢丝绳拉结结构更加牢固安全,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吊杆、悬臂等使用上较传统导线固定装置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力线路中。适用于架空线路运行条件较差或危险地段的带电运行,从而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1]。

  • 标签: 电力企业 标准化 低压导线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者中运用耳挂式固定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而观察组则运用耳挂式固定装置,比较两组运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滑脱率和皮肤受损率均较低,且美观度和舒适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留置胃管 耳挂式固定装置 非计划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电力充电桩线缆过长导致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拟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制出一种充电桩线缆固定装置装置通过线夹头将线缆固定后,通过内置的弹簧伸缩控制单元,在线缆被拉动时,能够自动拉伸和收缩,有效预防线缆过长拖地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美化了线缆应用环境。文章从装置线夹单元、收放单元、外壳单元等结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装置各功能结构部分的深入解析,从而实现对充电桩线缆固定装置的整体研究。

  • 标签: 充电桩 线缆固定 线缆拉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人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新型电缆固定装置,该装置固定电缆的更为牢靠,而且不会对电缆的表层造成损伤,减少了操作步骤,减轻了施工人员作业压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 标签: 新型 电缆固定 装置
  • 简介:摘要:关于低压线回头的固定,传统工艺上,使用铝线缠绕固定低压线,铝线一次性使用造成金属浪费、铝线缠绕力度和松紧程度不可把控造成低压线绝缘皮损坏进而导致漏电隐患、缠绕所需工时长等缺点,本论文设计了一种低压线回头固定装置,该装置优势凸显,装置使用寿命长、节约低压线回头固定工序,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和工时,可调节绑扎松紧度,使用较灵活,能有效避免低压线绝缘皮破损、牢靠地支持固定低压线,可重复使用,环保实用。

  • 标签: 低压线 回头固定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dyfix固定装置在老年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SBRT的63例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固定方式分为Bodyfix联合真空袋固定装置组(Bodyfix组,20例)和4D呼吸门控技术联合真空袋固定装置组(真空袋组,43例)。每次治疗前使用锥形束CT(CBCT)进行位置验证,记录水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线性和旋转误差。结果Bodyfix组在X、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7 mm(1.3 mm,3.0 mm)、4.6 mm(4.3 mm,5.3 mm)、1.3 mm(0.8 mm,2.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46±0.04)°、(-0.48±0.05)°、0.64°(0.38°,1.07°);真空袋组在X、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分别为2.1 mm(1.6 mm,3.3 mm)、2.8 mm(1.8 mm,3.7 mm)、3.0 mm(2.3 mm,3.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9±0.04)°、(-0.70±0.04)°、0.64°(0.42°,0.86°)。两组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和X、Y方向上的旋转误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0.007)。结论与4D呼吸门控技术相比,Bodyfix固定装置的X、Y方向旋转误差和Z方向线性误差更小,可作为老年肺癌患者SBRT体位固定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肺肿瘤 立体定向放疗 Bodyfix固定装置 呼吸门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代中国电网的迅速发展下,对于中国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电网设备检测和维护,不停电作业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城市供电中,配电网是主要的网络,影响电力、电能供应安全性的各项重要指标。随着带电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作业项目的不断增加,配网带电作业所涉及的领域逐渐向停电作业覆盖延伸,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的配合施工越来越多,也更加充分发挥了其增供促销主力军作用。带电作业的研宄领域也逐步由如何更好地配合停电作业、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停电时间,向如何部分取代进而完全取代停电作业迈进。从而出现了“不停电作业”这一带电作业的高级理念。而且随着直流输电配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有必要构建优化的引流线固定装置调试系统,在配网中进行引流线固定处理,结合输出功率可靠性调节和自适应控制模型,通过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调试控制,构建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的参数稳定性调节模型,结合参数自适应调节的方法,实现对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 标签: 配网不停电作业 引流线固定装置 调试系统优化
  • 简介:摘要:在空调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空调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监测,以控制并调节空调正常工作状态,是整个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本章首先讲述了换热器的概念和原理。并提供了一个带有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的换热器和空调,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感器 固定装置 换热器 空调
  • 简介:摘要:在当代中国电网的迅速发展下,对于中国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电网设备检测和维护,不停电作业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城市供电中,配电网是主要的网络,影响电力、电能供应安全性的各项重要指标。随着带电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作业项目的不断增加,配网带电作业所涉及的领域逐渐向停电作业覆盖延伸,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的配合施工越来越多,也更加充分发挥了其增供促销主力军作用。带电作业的研宄领域也逐步由如何更好地配合停电作业、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停电时间,向如何部分取代进而完全取代停电作业迈进。从而出现了“不停电作业”这一带电作业的高级理念。而且随着直流输电配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有必要构建优化的引流线固定装置调试系统,在配网中进行引流线固定处理,结合输出功率可靠性调节和自适应控制模型,通过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调试控制,构建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的参数稳定性调节模型,结合参数自适应调节的方法,实现对配网不停电作业引流线固定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 标签: 配网不停电作业 引流线固定装置 调试系统优化
  • 简介:【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建筑工程相关行业的前行步伐。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有了更加强烈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与土建专业的行业化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工序不断穿插工作,阶段性施工成品的保护在施工环节中极为重要。本文以项目施工的机电风管安装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风管在施工中因二次墙体施工导致风口尺寸变形或风口歪斜而导致的后期风口及风阀无法安装问题,展开实践化的研究与探讨,设计出一款预留风口外形固定装置,以此来解决工程施工常见预留风口尺寸变形问题。该方法的应用,不但能够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带来方便,而且能够有效解决由于留风口尺寸变形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从而为建筑行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 标签: 建筑施工 机电 预留风口 固定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9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1.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伤3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B型2例,ⅢAC型2例,ⅢAB型3例,ⅢBC型1例,Ⅳ型1例。闭合性骨折8例,按AO闭合软组织损伤分级:Ⅰ级5例,Ⅱ级3例;开放性骨折1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为Ⅲb型,该患者清创后行皮瓣修复创面。所有患者均在一期(8例)或二期(1例)手术过程中应用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协议评定疗效等。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男性患者为79~93分(平均84.7分),优6例,良1例;女性患者为82~91分(平均86.5分),优1例,良1例。末次随访时根据ASAMI协议评定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3 d即可下床行康复锻炼。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其具有解剖构型、内置物占位少、术后第3天即可下地部分负重进行康复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服务对外周静脉留置儿科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中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接收的200例儿科收入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患儿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有关并发症产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服务 外周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