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中38例合并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为实验组(A组),行肾组织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免疫组化染色;选取年龄、性别、肾脏病理类型与A组相同,但无甲状腺疾病者76例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生化指标。结果(1)A组38例患者病理类型包括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组织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均阴性。(2)与B组比较,除A组血清IgG显著升高(P<0.05)外,两组间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血清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多种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组织均未能发现抗甲状腺抗体蛋白沉积,因此不能提供抗甲状腺抗体导致肾小球疾病证据。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甲状腺 自身免疫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身抗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收治的112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3例)和中青年组(<60岁,79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老年组患者乏力(54.5%vs78.5%)和恶心呕吐(18.2%vs39.2%)症状患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肝硬化(36.4%vs17.7%)及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33.3%vs16.5%)患者显著多于中青年组,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155.2±76.1)×10^9/Lvs(186.2±77.2)×10^9/L]显著低于中青年组,血尿素氮[(5.1±1.6)vs(4.4±1.3)mmol/L]及血肌酐[(62.1±16.2)vs(57.5±15.1)μmol/L]浓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核抗体阳性率高于中青年组(87.9%vs7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AIH患者合并肝硬化、肝外免疫病的比例高,肾功能降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

  • 标签: 老年人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特征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的选取主要通过将ELISA方法进行应用,选出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表现为阴性,但是其谷丙转氨酶显示异常升高的患者,将其血清进行获取,进而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实现对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工作。结果100例ALT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显示为阴性的患者血清中,无自身抗体阳性的有76人,占比例的76.00%,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自身抗体阳性有23人,其中,采用LKM阳性血清以ELISA法进行分型,有9分血清为Ⅰ型,3份血清为Ⅱ型。结论就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来说,其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自身存在抗体的肝损坏疾病,在将自身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

  • 标签: 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的选取主要通过将 ELISA方法进行应用,选出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表现为阴性,但是其谷丙转氨酶显示异常升高的患者,将其血清进行获取,进而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实现对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工作。结果: 100例 ALT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显示为阴性的患者血清中,无自身抗体阳性的有 76人,占比例的 76.00%,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自身抗体阳性有 23人,其中,采用 LKM阳性血清以 ELISA法进行分型,有 9分血清为Ⅰ型, 3份血清为Ⅱ型。结论:就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来说,其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自身存在抗体的肝损坏疾病,在将自身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

  • 标签: 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对桥本氏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桥本氏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人。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固本消散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含量变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研究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优于对照组44.64%(P<0.05)。结论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减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

  • 标签: 固本消散方 优甲乐 桥本氏甲减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疾病中抗核抗体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同样的简介免疫荧光法及线性免疫分析法。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合对照组的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阳性率,对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46例的抗核抗体阳性患者中,核型模式是荧光模式颗粒型占比43.48%,细胞质型19.57%,着丝点型13.04%,均质型8.70%,核周型2.17%,其他13.04%(6例)可见≥2种核型。在56例的抗核抗体谱阳性患者中,单个抗体阳性占比32.14%,其他57.86%,可见≥2种抗体阳性。结论在检测完抗核抗体后进一步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选择99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分别包含33例LADA患者,T1DM患者和T2DM患者分别33例,同时选择9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此外还需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相比T1DM和LADA组,T2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和LADA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阳性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甲状腺抗体进行检测后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很容易发生甲状腺免疫提供紊乱,应该重点关注。

  • 标签: 隐匿性 自身免疫 糖尿病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两种方式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探讨临床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某 院的血液样本进行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样本数量为 940 份,通过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比其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从检测上看,在 940 份血液样本中确诊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 49 份占比为 5.2% 。从抗核抗体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上看,为 75.5% ( 37/49 );而抗核抗体谱得到检出准确率则为 87.8% ( 43/49 );最后,则是两种策略的联合检测,其检出率为 95.9% ( 47/49 )。 结论:采用联合检测方式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出具有准确性上的保障,能减少漏诊、误诊,更好地为患者的疾病治疗、重大疾病预防准备提供支持。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检测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来自流行病学、家庭和双胞胎研究的可靠数据表明,基因对AITD的发展有很强的影响。多年来在AITD易感基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就与AITD相关的主要易感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易感基因
  • 作者: 尹思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扬州洪泉医院检验科     江苏江都     225200)     【摘    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临床诊断联合应用抗核抗体(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44例疑似AID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定ANA和ANAs,统计阳性率,基于金标准,评价ANA与ANAs诊断AID准确度。结果:844例患者中,ANA阳性50例(5.92%),ANAs阳性44例(5.21%),联合阳性42例(4.98%)。基于金标准,ANA+ANAs阳性诊断AID准确率(97.62%)高于单一ANA阳性(80.0%)和ANAs阳性(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滴度越大诊断AID准确率越高。结论:ANA联合ANAs优势互补,诊断AID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误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在肝功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200例(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总胆汁酸TBA、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C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胆碱酯酶CHE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BA、GCT及CH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患者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对肝病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 肝功异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30例未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根据病症类型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AIH组和PBC组,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人数,将其作为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式对两组研究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三组实验人员抗体和生化检测各项指标含量水平,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评判依据。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各项检测指标相比较,AIH组患者、PBC组患者ALT、AST、γ-GCT、TBA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偏高,其余CHE和PAB两项指标含量水平偏低,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而言,AIH组患者中的ALT、AST两项指标含量为(169.42±14.66)U/L、(134.25±21.46)U/L,与PBC组患者(82.45±10.34)U/L、(114.54±9.54)U/L对比,患者γ-GCT、CHE、TBA和PAB四项检测指标,AIH组均低于PBC组患者,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PBC组患者中ANA、AMA、AMA-M2三项指标抗体阳性率相同,均为100%。结论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患者的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所发挥出的作用。 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 30 例未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根据病症类型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 AIH 组和 PBC 组 ,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人数,将其作为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式对两组研究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 三组 实验人员抗体和生化检测各项指标含量水平,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评判依据。 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各项检测指标相比较, AIH 组患者、 PBC 组患者 ALT、 AST、 γ-GCT、 TBA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偏高,其余 CHE 和 PAB两项指标含量水平偏低,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而言, AIH 组患者中的 ALT、 AST两项指标含量为( 169.42±14.66 ) U/L、( 134.25±21.46 ) U/L,与 PBC 组患者( 82.45±10.34 ) U/L、( 114.54±9.54 ) U/L对比,患者 γ-GCT、 CHE、 TBA和 PAB四项检测指标, AIH 组均低于 PBC 组患者,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 PBC 组患者中 ANA、 AMA、 AMA-M2三项指标抗体阳性率相同,均为 100% 。 结论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患者的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在肝功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8年 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 200例(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 2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总胆汁酸 TBA、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基转移酶 GC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胆碱酯酶 CHE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LT、 AST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TBA、 GCT及 CH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肝功能异常患者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对肝病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 肝功异常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TN)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与各类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TN良恶性的确定依据术后甲状腺组织常规病理活检,血清TgAb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二科行手术的1257例TN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使用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分析血清TgAb阳性者及阴性者,TN的良性率及恶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1257例,TgAb阳性者196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94例,恶性结节者102例,良性率47.96%,恶性率52.04%;TgAb阴性者1061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654例,恶性结节者407例,良性率61.64%,恶性率38.36%。对于PTC组,χ^2=23.1019,P<0.01,OR=1.7218,OR的95%CI为(1.3829,2.3754);对于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组,连续校正的χ^2=0.2875,P>0.01;对于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组,P样本观察值=0.0423,P=0.0489>0.01。结论在TN患者中,检出血清TgAb阳性者患PTC的可能性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其患滤泡癌及髓样癌的风险并未检测出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

  • 标签: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癌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2例,分别是13例PM/DM、14例RA、22例SLE、7例MCTD、16例SS。入院后采集患者3mL不抗凝血送检。测定是分别选择免疫斑点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技术对上述六种疾病中抗ENA抗体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中有59例(81.94%)为1种以上ENA抗体阳性;针对抗ENA抗体的检出率,两组检测技术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相较于免疫斑点技术,免疫印迹法的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抗体,对其筛查有关键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价值 免疫印迹法 E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IgM型高效价自身抗体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解决办法。方法进行血型正反定型测定以及吸收试验。结果通过分析吸收后抗体来判定吸收液中含有的抗原与抗体,正反定型相符,从而判断出正确的血型。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两种方法处理后的血液可有效的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准确的鉴定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 标签: IgM 冷抗体 2-巯基乙醇(2Me) 吸收试验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HLA-DR4、HLA-DR53联合自身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HLA-DR4、HLA-DR53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HLA-DR4、HLA-DR53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自身抗体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