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俨然成为建筑行业的主体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建筑行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建设重点,且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绿色建筑评价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评价指标,必须加以重视。针对于此,文章主要以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实施必要性,进一步夯实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力量。

  • 标签: 建筑行业 生态足迹模型 绿色建筑 评价研究
  • 简介:生态足迹是目前较通用的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其他指标结合,可以测算生态赤字(盈余)、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万元GDP足迹等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态的定量指标.本研究计算了2002-200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得到全省生态压力的变化趋势.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09--2014年福建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建筑用地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结果表明,若继续沿着2002--2008年的发展模式,福建省在未来几年内生态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全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GM(1 1)灰色预测模型 福建省
  • 简介: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742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7.4286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6.6867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0.1077,表明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水资源安全程度高;(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降幅为7.80%,表明河池市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指出应从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核算水污染足迹等方面完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 标签: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盈亏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 简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福州市2002~2008年的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进行计算,并对福州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

  • 标签: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生态效率
  • 简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东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2013年山东省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均呈现下降趋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性状态。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需要在拓展和保持现有耕地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并处理好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 标签: 耕地资源 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利用系数
  • 简介: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来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能力,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尝试。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兴趣小组,把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运用于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并根据有关结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校园生态产品消耗,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学校的建立提供有益经验。

  • 标签: 生态足迹 科学发展观 节能
  • 简介:1.生态服务与生态服务系统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利用其生态功能从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生态食物、生态服务两种利益.举个例子讲,热带与亚热带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生长在潮滩上、沿海居民采海时所收获的鱼、虾、贝类等即为生态食物,而红树林抗御强台风、保护海堤、吸收废物的能力等便是对人类的生态服务.通常也将生态食物和服务统一视为生态服务.

  • 标签: 生态服务 生态足迹 概念 可持续发展 生活质量 再生资源
  • 简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合体系,本身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城市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从生态足迹的角度人手分析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近、远期策略.

  • 标签: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足迹
  • 简介: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安全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简介:为了有效评估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碳排放量,分析了零件制造过程输入、输出关系,并考虑工艺单元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影响,建立了基于输入-处理-输出关系的工艺过程碳足迹分析功能模型,对切削工艺过程的碳排放评估边界进行界定,确定了工艺过程的碳排放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控切削过程中工艺要素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对碳足迹计算中工艺数据的采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工艺过程碳排放评估和制造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支持。

  • 标签: 数控加工 碳排放量 碳足迹 计算模型
  • 简介:摘要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面临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传统的景观规划方法难以根据不同研究区的特点确定湿地生态容量,容易造成开发强度过大或者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本文尝试提出通过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方法,确定湿地研究区的生态压力状况,为其规划发展提供前期指导依据。

  • 标签: 湿地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 简介:生态足迹是分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工具。使用这种方法对黔南州生态负荷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区域生态赤字微弱,而且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从区域发展特点出发,黔南州可继续提升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万元GDP
  • 简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分析福建省2005—2011年的水生态足迹时空分异,得出几点结论:1)福建省水生态处于盈余状态,但人均水生态足迹增加;2)2011年福建省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2551hm^2/万元,与2005年0.7087hm^2/万元对比,产出效率提高了64.00%。3)建议通过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生态足迹 时空分异 福建
  • 简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本文计算了2000--2012年以来西宁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由此得到的生态盈余,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其结果,发现西宁市目前处于绝对的生态赤字,说明西宁市土地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西宁市土地利用正在远离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西宁市 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
  • 简介:世界上最远的足迹是什么?是徐霞客游遍中国的足迹吗?是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上留下的足迹吗?还是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的脚步?都不是。是思想的足迹。只有思想的足迹能够不受时空之限制,无处不至,并抵达心灵之深处。‘叭行走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代劳”,陆静雨同学如是说。让我们随着这些思想者的足迹去探险吧。

  • 标签: 阿姆斯特朗 徐霞客 思想者
  • 简介:在分析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下,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龙川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进行评估各用水方式下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特征。结果表明,在考虑外流域调水的情景下,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处于盈余状态,提高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处于相对可持续利用状态。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典型流域 滇中地区 龙川江
  • 简介: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福建省2003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福建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214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985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46161hm^2,总生态赤字1.61×10^7hm^2.说明在省区尺度上,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占用已超过了生态承载力,构成了对生态系统的巨大压力;与全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底线0.681hm^2相比,福建省生态足迹超过了全国人均承载力,在国家尺度上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从全球人均2hm^2生态承载力底线的角度看,福建省生态足迹仅相当于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6.07%,生态盈余达0.87854hm^2,因此,在全球尺度上处于可持续范畴.

  • 标签: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 福建省
  • 简介:曹化名紧跟在儿子身后,他真怕自己会走丢在大街上。他没想到三十年后的中州令他这样的陌生,满大街明晃晃的车灯照得他头晕目眩。他记得三十年前的中州可不是这个样子,偶尔能碰见一两辆绿解放,车上还有解放军,对,他还见过吉普车,那喇叭多清脆,叭的一声响彻云霄,一溜烟就没在烟尘里。

  • 标签: 曹化 石狮子 父子俩 子一 十年 我自己
  • 简介:回首圆梦的路途,一串清晰连续的足迹在我眼前呈现……——题记200×年1月5日星期五阴市里第一次模考眼瞅着就要到了,我的心受着期待与畏怯的轮辗,既盼望早点参战,试试整装后我的实力到底增长了几何,

  • 标签: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