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耳聋基因筛查SLC26A4单杂合突变新生儿合并第二突变的情况,分析SLC26A4突变基因型与听力表型的对应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出生、晶芯九项或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为SLC26A4单杂合突变的新生儿个体,共850例,其中男468例、女382例。采用三步耳聋基因测序:第一步,SLC26A4基因全外显子及剪接位测序;第二步,SLC26A4基因启动子、FOXI1基因和KCNJ10基因全外显子测序;第三步,SLC26A4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对三步检测发现的所有合并第二突变者,采集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并进行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和听性稳态反应等听力学检查。对新发现或争议(意义不明)突变,检索DVD、ClinVar和Mutation Taster等国际耳聋基因数据库或软件,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对突变的致病性进行预测。整理SLC26A4单杂合突变新生儿合并第二突变位点数据,分析SLC26A4基因型及听力表型的对应关系。结果850例患儿确诊年龄中位数为4个月。第一步850例患儿测序,共检出第二突变32例(3.76%,32/850),包括明确致病突变18例(2.12%,8/850);第二步832例患儿测序,检出KCNJ10基因错义突变8例,未检出FOXI1基因错义突变及SLC26A4基因启动子异常;第三步824例测序结果均为阴性。合并明确第二致病突变者18例,其中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16例(16/18),双耳均通过筛查2例(2/18);听力损失程度:极重度听力损失18耳(18/36),重度听力损失13耳(13/36),中度听力损失5耳(5/36);听力曲线类型:高频下降型17耳(17/36),平坦型14耳(14/36),无法判别3耳(3/36),U型2耳(2/36)。其他基因型22例,包括合并争议(意义不明)或新发现可能良性突变者9例、合并KCNJ10双基因杂合突变8例和同链双杂合突变5例,这22例患儿新生儿听力筛查均为双耳通过且听力诊断均为正常。结论本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SLC26A4单杂合突变个体合并明确第二致病突变的概率为2.12%,均为突变或小片段缺失,均确诊为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该结果可为SLC26A4突变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合并KCNJ10基因突变者,在婴幼儿期均未出现听力损失,提示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SLC26A4 基因型 新生儿筛查 听觉丧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莫洛尼病毒前病毒整合位1(PIM1)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手术切除的38例DLBCL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anger法检测PIM1基因突变情况;筛选cBioPortal数据库中DLBCL相关的DUKE、DFCI和TCGA数据集,收集PIM1基因突变和表达、临床预后信息。将患者分为PIM1基因突变阳性组和PIM1基因突变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MSI)水平及总生存(OS)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DUKE、DFCI、TCGA数据集中及十堰市太和医院DLBCL患者PIM1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14.3%(96/673)、26.3%(26/99)、19.5%(8/41)和28.9%(11/38),其中突变突变形式以第4号外显子和错义突变多见。不同年龄(DUKE数据集)、细胞起源(COO)分型(DFCI数据集)的DLBCL患者PIM1基因突变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2、4.40,均P<0.05)。DUKE、DFCI和TCGA数据集中,与PIM1基因突变阴性组患者相比,PIM1基因突变阳性组中TMB均升高(均P<0.05)。DUKE和DFCI数据集中,PIM1基因突变阳性组OS较阴性组差(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IM1基因突变阳性为DLBCL患者OS不良预后因素(DUKE数据集:HR=1.661,95% CI 1.151~2.396,P=0.007;DFCI数据集:HR=2.074,95% CI 1.031~4.172,P=0.041)。结论PIM1基因突变可能与DLBCL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基因,PIM1 预后 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低却死亡率高。ATC具有侵袭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目前的治疗方案疗效均较差,因此迫切需要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更新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既往研究发现多数ATC可由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发展而来,且BRAF、RAS突变是ATC的关键驱动因素,TP53、PI3K通路、PTEN、TERT、SWI/SNF复合体亚基、NF2等突变也在ATC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的突变往往不足以驱动ATC的发生,ATC通常是由分化程度较好的甲状腺癌经过多种基因突变的累积后发展而来。因此本文综述了ATC常见联合突变的作用,以加深对ATC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为寻找有效的治疗靶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基因 机制
  • 简介:摘要:军用仓库作为满足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保障需要的重要节点,其选址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为使仓库选址更科学合理,本文构建了军用仓库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专家打分结果为基础,运用突变层次结构模型进行量化计算,通过对保障效率、作业条件、安全条件、环境条件、费用等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进而对某军用仓库的三种选址方案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突变级数法对选址方案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能够简化评估过程,为军用仓库选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突变级数法 军用仓库 选址
  • 简介: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具备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的能力。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依托核心素养的革新成为关注的重点内容。这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剖析学科知识特点,做好知识的“生长与延伸”,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数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教师后续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价值参考。

  • 标签: 小学数学 知识“生长”与“延伸” 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开采技术的落后,很多小煤矿采用“挖顶弃底”的方式对厚煤层进行开采,故现有的小煤窑复采工作面顶煤多为小煤窑破坏区,呈煤柱和采空区交错分布的状态。因此,复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受到上分层遗留煤柱的影响。目前,对于厚煤层上分层煤柱下复采工作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研究厚煤层上分层煤柱下复采工作面的顶煤变形规律,得到了复采工作面覆岩破断规律。通过观测支架受力情况,得到了复采工作面在进煤柱与出煤柱时的矿压规律特点。我国学者对工作面在煤柱下方推进过程中支架阻力及顺槽支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于此,对综放工作面矿压突变机理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矿压显现 应力集中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腺鳞癌(Lung adenosquamous carcinoma,LASC)是一种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亚型,占所有患者的0.4-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肺肿瘤分类》,LASC被定义为混合型肿瘤,由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成 。然而,它在病理上是异质性的,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非小细胞肺癌亚型,比传统的肺腺癌(LUAD)和鳞状细胞癌(LUSC)更难治疗,通常预后较差 。许多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包括EGFR,KRAS,HER2,PIK3CA,BRAF,MET基因突变和ALK,ROS1和RET基因重排。RET属于原癌基因,负责编码一种称为RET的跨膜蛋白,该蛋白属于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独特的细胞外结构域,在120个氨基酸序列中包含4个钙粘蛋白样结构域和16个半胱氨酸残基 。RET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或重排,进而激活RET基因,并可能编码出具有异常活动的RET蛋白,其将传递异常信号并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细胞生长、生存、侵袭、转移等。持续的信号传递会造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因此导致肿瘤的发生与进展 。本文将报道1例RET基因突变型肺腺鳞癌患者诊治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腺鳞癌 RET 晚期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线粒体突变作为新型分子标志物,在脑胶质瘤检测中外周血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期间20例诊断为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组织样本 20例,外周血样本各20例,采用 OPERA技术检测血浆中的mtDNA。整理检测结果,分析配对样本检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结果 血浆mtDNA突变与组织学基因检测具有一致性,血浆mtDNA的检测有一定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 mtDNA某一区域突变,或许可以支持其作为诊断、预后和治疗反应标记物的使用,使其成为主要用于非侵入性方法(如液体活检)的有前景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 mtDNA 脑胶质瘤 肿瘤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精准地筛选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评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的19 410例NSCLC标本,筛选经二代测序检测为KRAS基因突变的病例,收集并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基因突变数据。结果共1 633例(8.4%)NSCLC病例携带KRAS基因突变,其中G12C(468例,28.7%)是最主要的突变亚型;该突变更常见于男性(414/468,88.5%)、有吸烟史(308/468,65.8%)、病理类型为肺浸润性腺癌(231/468,49.4%)的患者。KRAS G12C突变型NSCLC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包括:TP53(52.4%,245/468)、STK11(18.6%,87/468)和ATM(13.2%,62/468)。KRAS G12C突变型NSCLC相较于非G12C突变患者,PD-L1表达(≥1%)的比例显著升高[64.3%(90/140)比56.1%(193/344),P=0.014],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能显著延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10.0个月比5.0个月,P=0.011)。在化疗和ICI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血管抑制剂或多靶抑制剂并不能显著提高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FS(P>0.05)。接受ICI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携带TP53突变的KRAS G12C患者,与携带STK11突变的KRAS G12C患者相比,其中位PFS显著延长(9.0个月比4.3个月,P=0.012)。结论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相对更高,且能从ICI治疗中获益;化疗、ICI治疗及其联合用药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ras DNA突变分析
  • 简介:摘要:兴趣(Point-Of-Interest, POI)推荐是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LBSN)中一项重要的服务,并且兴趣点数据作为时空数据的典型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兴趣推荐的影响因素,对传统兴趣推荐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兴趣点推荐 影响因素 室内地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肺癌脑转移,合并RET融合及MET扩增双突变,临床罕见。经过克唑替尼联合卡博替尼双靶治疗和全脑放疗,获得临床缓解。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RET融合 MET扩增
  • 简介:摘要豹纹综合征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以全身雀斑样痣、颅面畸形、生殖器及生长发育异常、心电传导异常、肥厚型心肌病及神经性耳聋等为临床表现,主要因PTPN11、RAF1和BRAF基因突变致病。本例患者年龄自幼多发雀斑,劳作时胸闷50年,近3年出现活动后气促,外院多次就诊均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此次住院临床诊断豹纹综合征,经基因测定进一步证实为PTPN11基因突变所致的豹纹综合征,这是至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年龄最大的1例患者。本病例提示豹纹综合征伴非梗阻性心肌肥厚者病情进展可能较为缓慢。多发雀斑样痣伴心肌肥厚者,需除外豹纹综合征,以便早期预防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 标签: 豹纹综合征 心肌病,肥大性,家族性 雀斑样痣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