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何文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7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5期
  • 机构: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100
  • 简介:目的:对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本院在一个年度内收入诊治的70例行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应用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全部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可以明显提升手术疗效,并且术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更加迅速,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 标签: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为满足激光雷达大视场扫描检测实际要求,本文通过对反射材料选择和固定安装方法的讨论,设计一种适用于激光雷达检测系统的径向可调反射组件。其结果表明,该组件总体结构设计合理,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 标签: 激光雷达 扫描 反射镜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本院收治的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后输入电脑随机分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实验组生活质量更好、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护理要点分析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并发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肾结石患者应用经皮肾激光碎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FURL)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我院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肾结石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2例,作为对照组(32例,PCNL)和观察组(32例,FURL),对比两组疗效和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0.22±5.46)min,术中出血(15.30±4.24)ml,住院时间(3.52±1.27)d,术后镇痛药物使用(0.40±0.11)次,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60.75±6.37)min,术中出血(37.20±6.70)ml,住院时间(6.85±1.42)d,术后镇痛药物使用(0.87±0.15)次]。观察组NGAL(5.68±1.18)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NGAL(7.25±1.12)μg/L]。观察组CRP(11.14±1.41)mg/L,TNF-α(34.95±4.82)ng/L,IL-1(22.54±2.5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CRP(14.25±1.28)mg/L,TNF-α(42.68±4.78)ng/L,IL-1(28.63±2.45)mg/L]。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肾结石患者采取FURL术治疗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对患者肾功能影响更小,术后炎症较为轻微,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南京同仁医院行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的4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情况将患者分为狭窄组(n=28)和非狭窄组(n=37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预后生存情况。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GiViTI校准曲线带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狭窄组与狭窄组患者在结石病程、结石最大径、息肉包裹、肾积水程度、嵌顿结石、输尿管损伤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病程、结石最大径、息肉包裹、肾积水程度、嵌顿结石及输尿管损伤均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电话查询、门诊复查、病历查询等方式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1年随访,结果显示,输尿管结石复发106例,狭窄组患者术后1年(21.43%比8.99%)、术后2年复发率(35.71%比14.81%)均显著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4、8.36,P<0.05)。与非狭窄组比较,狭窄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79.28±8.17)分比(65.22±10.53)分]、生理职能评分[(78.54±9.33)分比(69.23±7.86)分]及总体健康评分[(81.03±10.54)分比(70.43±7.38)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5.29、5.43,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774~0.928),在GiViTI校准曲线带的80%~90%置信区间区域均未穿过45°角平分线(P=0.176),临床决策曲线提示净获益率高。结论输尿管结石病程、结石最大径、息肉包裹、肾积水程度、嵌顿结石及输尿管损伤均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激光 输尿管狭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肾结石护理中输尿管软与钬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肾结石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成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为输尿管软与钬激光联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均相对较短,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肾结石护理中,通过输尿管软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肾结石护理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输尿管狄激光碎石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式的疗效。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均于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腰麻组(n=40)及全麻组(n=40),腰麻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针对两组手术及康复情况、结石清除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腰麻组相较于全麻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采取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结果:经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输尿管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办理入院手续的先后时间顺序,前50例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设为对照组,后50例采用输尿管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观察组术后1个月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 超声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配合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之间确诊的120例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分组采取常规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配合措施,观察组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手术后实施相应的手术配合措施,探讨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通过在经尿道输尿管软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合理地进行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取石术 手术配合 泌尿外科
  • 简介:摘要Bouveret综合征是一种由胆结石移位造成的上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多见于老年女性。虽然该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病死率却不容轻视。本例患者接受了内下钛激光碎石术,手术全程约1 h,无明显不良事件。经过短期的观察,患者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或恶化。

  • 标签: Bouveret综合征 碎石术,激光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评估蓝激光系统在早期胃癌(EG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的68例连续性EGC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64岁。从主观和客观分析2个角度,以及放大和非放大状态2个方面分析。6名内医师先评估在非放大状态白光模式(WLI),联动成像模式(LCI)和亮蓝光成像模式(BLI-Bri)下EGC的可视性(RSC)并计算EGC与周边黏膜的色差(ΔEC),然后评估在放大状态(×80倍)WLI、LCI和蓝光成像模式(BLI)下EGC微结构的可视性(RSV)并计算微血管区与非血管区的色差(ΔEV)。可视性用可视性量表评估。色差是用L*a*b*颜色空间计算的。结果在非放大状态WLI、BLI-Bri和LCI模式下,RSC平均值分别为(2.56±0.68)分、(2.63±0.59)分和(3.17±0.50)分,ΔEC平均值分别为15.71±5.58、12.04±3.73和22.84±8.46,LCI均高于BLI-Bri和WLI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高年资医师组BLI-Bri模式下RSC高于WLI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0.58)分比(2.79±0.73)分,P<0.001],而低年资医师组RSC在WLI和BLI-Bri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0.72)分比(2.23±0.72)分,P=0.218]。在放大状态WLI、BLI和LCI模式下的RSV平均值分别为(2.95±0.28)分、(3.46±0.40)分和(3.38±0.33)分,ΔEV平均值分别为21.68±7.52、44.29±10.94和45.38±14.29,LCI和BLI模式均高于WLI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LCI和BLI模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放大LCI模式明显增加EGC和周边黏膜的色差,提高EGC的可视性,可用于EGC的早期检测,尤其适合于低年资内医师。放大状态BLI和LCI模式均能增加微血管区和非血管区的色差,提高微结构可视性,可用于EGC的放大观察。

  • 标签: 胃肿瘤 联动成像模式 蓝光成像模式
  • 简介:摘要: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结石类型,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比如输尿管激光碎石技术(URL)、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ESWL)、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有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URL已经成为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一些缺陷也逐渐显露,比如术后引发输尿管狭窄等,从而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无法逆转的肾功能衰竭,为此,本文针对UR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预防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危险因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输尿管软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肾结石患者,治疗方案均为输尿管软联合钬激光,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3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32例,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标准化护理路径),比较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均为(P<0.05)。结论:针对接受输尿管软联合钬激光治疗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标准化护理路径效果更佳,应于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尿道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尿道结石患者90例,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切开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5例,采用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完全清除率高,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尿道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手术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通道经皮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减压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的7月都2020年6月的20例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术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61±17)岁,左侧8例,12例;患者的囊肿大小为5.2~11.0cm,平均(6.9±1.9)cm。这20名患者都通过彩超技术还有增强CT技术的检查之后确诊为肾盂旁囊肿,全麻、取截石位,囊肿患侧采用逆行的方式将输尿管插管到患者的肾盂,输尿管中导入美兰生理盐水,之后再改为健侧卧位B超的引导下经皮肾盂旁囊肿穿刺造瘘,肾下观察肾囊肿内,可寻找到蓝色肾盂,选定无血管经钬激光切开肾盂,可见美兰液流出,通肾盂囊肿壁十字切开1-2CM,导丝引导下将肾造瘘管越过肾盂切口留置并固定或者留置支架管(越过肾盂切口)。结果:此次选取的20例患者经皮肾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手术都顺利的完成,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在45分钟到75分钟,平均的手术时间为(55±13)min;患者手术中及术后,所有的患者状态无异常,并没有出现大出血、严重的感染、尿瘘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在20名患者手术之后的第二天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患者的肾周并没有明显的积液和积血等情况,患者好转之后拔出引流管出院。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病检,确定所有患者均未肾盂旁囊肿。对这20名患者进行3~9个月的随访,后期这20名患者的CT和复查泌尿彩超等,患者都没有复发。结论:通过对肾盂旁囊肿患者实行微通道经皮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减压术进行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因此,可以将该方法进行推广。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标准通道 经皮肾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治疗期间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接受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可以提高一次碎石成功率,降低住院时间与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 标签: 肾结石 肾盏憩室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钬激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输尿管250例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输尿管狭窄分为正常组(200例)与狭窄组(50例),围绕其病历资料和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全面对比,找到诱发输尿管狭窄的因素。结果:输尿管结石病程超过3个月、巨大结石、多发结石、嵌顿结石且伴息肉、手术时间超过30min、钬激光损伤黏膜、钬激光温度超过37℃共计7项因素均为输尿管激光碎石术相关输尿管狭窄诱发的风险因素(P<0.001)。结论:输尿管结石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时间较长且损伤患者黏膜均可导致患者围术期内发生输尿管狭窄,故在临床治疗期间必须重点关注上述因素。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