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腋下淋巴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是乳腺癌恶性进展的转移特征,对判断乳腺癌分期和预后状况有重要作用。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评估对临床治疗有着决定性作用。超声是目前乳腺疾病临床检查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影像学手段,有研究认为其对乳腺病变的检查价值远远大于X 线检查。

  • 标签: 乳腺癌 腋下淋巴结 转移 超声图像特点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宫颈癌的髂内、髂总、闭孔组、髂外组和腹主动脉旁组淋巴转移的情况进行诊断,将琳巴结清除术的病理检查结果与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淋巴转移的特异度和总体敏感度分别为86.2%和76.9%。对不同解剖区域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不同,分别为:髂外组, 77.4%、61.2%;髂内组, 86.3%、56.9%;髂总, 89.6%、69.8%;腹主动脉旁, 40.1%、96.3%;闭孔组, 64.2%、93.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中的首选方法。此外,对淋巴结的数目、密度和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在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体检机构确诊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与传统检查对比,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分析诊断有效率、超声对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比较、超声对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有效率为94.87%,高于研究组的82.05%。超声对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为1阳性为19.05%,阴性为80.95,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大于等于2的阳性为72.22%,阴性为27.78。超声对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小于10.0mm阴性为60.00%,阳性为40.00%,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大于等于10.0mm阴性为70.83%,阳性为29.17%。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与常规诊断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率更高,诊断数据更准确。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与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始于2022年8月,止于2023年2月,从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9例,均接受超声造影,对比病理学、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并计算出超声造影的预测值、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经超声造影,检出的前哨淋巴结有52枚,手术切除55枚,超声造影检出率94.55%(52/55),经病理学检查,有13例前哨淋巴转移。从表一数据来看,经超声造影预测,阳性的预测值为62.50%(5/8),阴性的预测值为90.48%(19/21),敏感性为71.43%(5/7),特异性为86.36%(19/22),准确率为82.76%(24/29)。结论:在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与否时,需将超声造影和其他方式结合起来,方可获得更准确结果。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转移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检查,其余29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一个简单、准确的临床列线图,用于预测个体化大肠癌患者术前淋巴转移情况。方法患者的临床数据来自SEER数据库,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的准确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评估和检验。结果本研究入选SEER数据库中78 584例符合条件的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诊断年龄、T分期、M分期、肿瘤分级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模型显示出较好的准确性,AUC值为0.734(95%CI,0.730~0.741)。在验证队列中,该模型仍然可以达到高AUC值0.728(95%CI,0.722~0.734)。结论年龄、T分期、M分期、肿瘤分级和CEA水平是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可以预测结直肠癌淋巴转移概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MSCT诊断胃癌淋巴转移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年9月收治的胃癌淋巴转移的患者共74例,对于患者均采取MRI与MSCT诊断,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胃癌淋巴转移的诊断检出率都较为理想。结论:核磁共振和多层螺旋 CT对胃癌淋巴转移都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手术前确诊胃癌淋巴转移的依据。

  • 标签: MRI MSCT 胃癌淋巴结转移 应用价值 影像学特点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CT和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中的诊断效能,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手术术前评估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实验与方法:选取济南北城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的120例甲状腺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1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T和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检出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经病理穿刺检测得出,120例患者中存在96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转移。超声组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准确性为75.5%,特异性为50.0%,敏感性为81.2%,CT组诊断的准确性为54.2%,特异性为16.7%,敏感性为63.5%。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最常发生的就是颈部淋巴转移,在以病理检测结果为检验金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三项研究指标相对比及检验,得出超声检查相比于CT检查来说,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且无电离辐射对患者的随诊和预后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安宁疗护实践,通过使用安宁疗护技术使其患儿的疼痛得到缓解、心理支持及精神抚慰,优化护理流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安宁疗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腋窝超声检查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比术前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98例女性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ALN异常31例,ALN无异常67例,其中包括漏诊11例、误诊14例;超声检查诊断ALN的敏感度为73.47%(72/98),特异度为82.65%(81/98),准确度为85.71%(84/98); 98例乳腺癌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结果证实阳性45例,阴性53例。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得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ALN转移的关键,准确率高,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在临床中可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转移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临床材料。总结 患者在住院期间诊断过程及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患者自于我院治疗开始,颈部肿块见明显缩小,肿瘤病标志物呈下降趋势。化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铂类联合白蛋白型紫杉醇全身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对于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转移癌(鳞状细胞癌)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原因不明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鳞状细胞癌 铂类 免疫治疗
  • 简介:[摘 要]近年来,乳腺癌细胞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影像组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利用影像组学技术可以从医学图像中获取量化的特征,从而帮助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本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影像组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3.0T磁共振WB-DWI对胃癌淋巴转移的应用。方法 对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3例胃癌行WB-DWI检查,得到MIP图像、黑白反转图像(类“PET”图像)及伪彩色图像。本研究以淋巴结病理或临床试验性治疗复查确诊病灶为标准,探讨WB-DWI对淋巴转移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图像质量良好WB-DWI图像,发现淋巴转移20例,阳性60.6%,不同部位正常淋巴结及良性淋巴结ADC值均明显高于转移淋巴结 (P<0.05),发现淋巴转移灶的准确率为92.6%。结论3.0T 磁共振WB-DWI可清晰显示胃癌原发灶及淋巴转移灶,对胃癌术前TNM分期及术后随访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胃癌淋巴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3.0 T磁共振 WB-DWI 胃癌淋巴结转移 检出率 准确性
  • 简介:摘要侧方型局部复发已成为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最主要的复发方式,初诊时存在肿大可疑的侧方淋巴结是导致侧方型复发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策略。侧方淋巴转移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目前疑诊侧方淋巴转移主要依据是淋巴结短径大小(5~8 mm),结合淋巴结影像学特征、肿瘤分化程度、环周切缘、肠壁外脉管受侵及淋巴结对放化疗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助于更准确选择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适应人群。设计侧方淋巴结可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时,应兼顾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的风险。对高复发风险人群宜采取全程新辅助放化疗策略。同步增量放疗的应用可能成为未来加强局部控制的模式之一,但对治疗失败患者,其对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实施的安全性影响尚缺乏研究。合并小的侧方淋巴结患者及放化疗后淋巴结消失的患者,行TME术后应密切关注淋巴结大小变化,早期发现复发,早期手术。依据侧方淋巴转移的风险分层,应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多学科综合治疗 局部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率。结果:相关患者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39例,病灶分布于贲门31例,胃体22例,胃窦20例。病灶≥5cm者49例,<5cm者33例,Borrmann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55例。随访2年,总生存为38例。结论: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内乳腺癌患者80例,为患者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及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非转移患者的血流速度及肿瘤直径。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误诊率、漏诊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近(P>0.05),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非转移患者的血流速度及肿瘤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较高。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与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选择40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40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生淋巴转移(恶性)者28例,未发生转移(良性)者12例,其转移发生率为70.00%;经CT检查恶性病灶大小、数量和短长经比等结果均高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术前诊断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造影(CEUS)与空心针穿刺活检联合评估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10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根治术前接受常规超声、CEUS检查,对超声造影发现SLN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于根治术中行SLN活检。以术中SLN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EUS、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SLN转移的效能。结果:本组105例患者中,术前CEUS共检出SLN 137枚,其中手术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出现转移50枚,无转移87枚。CEUS表现为均匀增强83枚,不均匀增强50枚,微增强或无增强4枚。CEUS诊断腋窝SLN转移54枚,无转移83枚。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SLN转移42枚,无转移95枚。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CESU诊断腋窝S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00%、82.76%、72.22%、86.75%、81.02%,CESU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分别为84.00%、100%、100%、91.58%、9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腋窝SLN转移评估有重要价值,相比单一CEUS检查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超声造影 空心针活检 浸润性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造影(CEUS)与空心针穿刺活检联合评估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10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根治术前接受常规超声、CEUS检查,对超声造影发现SLN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于根治术中行SLN活检。以术中SLN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EUS、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SLN转移的效能。结果:本组105例患者中,术前CEUS共检出SLN 137枚,其中手术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出现转移50枚,无转移87枚。CEUS表现为均匀增强83枚,不均匀增强50枚,微增强或无增强4枚。CEUS诊断腋窝SLN转移54枚,无转移83枚。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SLN转移42枚,无转移95枚。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CESU诊断腋窝S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00%、82.76%、72.22%、86.75%、81.02%,CESU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分别为84.00%、100%、100%、91.58%、9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联合空心针穿刺活检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腋窝SLN转移评估有重要价值,相比单一CEUS检查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超声造影 空心针活检 浸润性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