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3%~5%的新发病例有盆腔外或远处转移,可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转移,报道例数极少。本文针对1例子宫内膜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病例进行分析。

  • 标签: 颈部肿块 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转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PMTC患者共24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央区淋巴转移和颈对侧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转移的诊断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共72例出现中央淋巴转移,占3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侵犯为PTMC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超诊断为侧颈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B超诊断对侧颈淋巴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56%和83.33%。结论针对中央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应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高分辨B超对预测PTMC的颈淋巴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侧颈淋巴转移高危患者需进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B超 诊断 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规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开展颈部超声检测,针对超声检测出的中央区、侧颈部淋巴结开展病理检测,就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80例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患者中,中央区、侧颈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48.76%,23.55%;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颈部淋巴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2.30%,94.12%;超声对中央区淋巴转移,单个淋巴转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31.22%,20.00%;与侧颈部淋巴转移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作用,且诊断失误率小,为临床上诊断淋巴转移类型情况以及位置分布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并展开广泛肺门、叶间、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106组,其中,单纯N1淋巴转移率为24.14%,N2(包含N1+N2)淋巴转移率为30.38%;原发肺癌T分期T1、T2、T3间淋巴转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转移与T分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跳跃性纵膈淋巴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肿瘤部位、肺癌病理学类型与淋巴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广泛清扫淋巴结,从而达到根治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 标签: 胸部CT 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术前彩超诊断在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转移状况进行分组,无转移组(60例)和转移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彩超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检出67例患者存在淋巴转移,53例患者无转移状况,其检出敏感性为88.06(59/67),特异性98.11%(52/53)。结论乳腺癌早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术前接受彩超进行检查,可将病灶部位明确显示出,有效判定病灶发展状况,在检测乳腺癌早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上效果明显,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多层螺旋 CT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3年 12月到 2015年 11月收治的 84例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通过多层螺旋 CT对患者宫颈癌的骼内、骼外、骼总以及腹主动脉的淋巴转移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淋巴结清除术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在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多层螺旋 CT诊断出来的结果的敏感性为 90.12%,特异性为 71.23%,敏感性与特异性都较高。对比多层螺旋 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两者的阳性率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对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运用多层螺旋 CT进行诊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临床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上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分析其CT表现与颈淋巴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癌症诊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分析其CT结果与颈淋巴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淋巴转移的59.1%(65/110),其中,男女的发生比例分别为59.6%和58.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岁与≥60岁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0.9%和71.2%,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通过统计所有患者CT特征情况发现,CT特征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情况与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但与CT的肿瘤数目、坏死及钙化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CT结果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能力均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明确了CT检查对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应广泛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CT 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ICC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ICC(肝内胆管细胞癌)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43例无淋巴转移,将其看作无淋巴转移组;29例有淋巴转移,将其看作有淋巴转移组。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无淋巴转移组患者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和有淋巴转移组患者相比(P<0.05);两组血清SCC和AFP、NSE和CA153、CEA和CA724对比,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在ICC患者淋巴转移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淋巴结转移 ICC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技术运用于诊断胃癌腹腔淋巴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8例,且均经病理确诊.按是否有淋巴转移分为淋巴转移组(58例)和无淋巴转移组(20例),于术前分别对患者实施三维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及肿瘤体积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对胃癌淋巴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使用ROC曲线对肿瘤体积预测胃癌淋巴转移的价值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二维超声检查胃癌结果比较,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肿瘤的立体结构及病灶间的凹陷溃疡面,计算肿瘤体积.淋巴转移组肿瘤体积和浸润深度分别为(26.09±6.91)cm3、(1.59±0.30)cm较无淋巴转移组[(13.14±2.82)cm3、(1.12±0.31)cm]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3、5.991,P〈0.05);肿瘤长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淋巴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为肿瘤体积和浸润深度.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以16.84cm3的肿瘤体积为判断标准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可于术前对患者胃癌肿瘤体积进行预测,进而通过肿瘤体积对胃癌腹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间接评价.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淋巴转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行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已经确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早期使用超声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价值。结果75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后,检出腋窝淋巴转移发生率为76%,病理学诊断淋巴转移发生率为81.33%。超声诊断腋窝淋巴转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9%、61.11%,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88.71%、61.11%。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行超声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根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利于判定转移或非转移淋巴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无淋巴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无淋巴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癌根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选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对照组患者35例,选用常规CT作临床诊断,比较两种CT技术的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取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且图像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度大幅提升。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颈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转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超声+CT诊断,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观察超声、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或CT单独检测结果(P<0.05)区。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有重大价值,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区域以及特点评价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4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淋巴转移区域方面,颈侧区淋巴转移率低于中央区淋巴转移率,在转移淋巴结中L/T<2的比例方面,颈侧区淋巴转移率和中央区淋巴转移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区域以颈侧区为主,对于临床治疗可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超声 区域特点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79例乳腺癌患者均疑似出现腋窝淋巴转移现象,对患者实施B超进行诊断,最后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79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观察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79例疑似乳腺癌淋巴转移患者经B超诊断后特异度为78.48%,准确性为83.54%,敏感度为92.31%,且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及血流情况均存在差异。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超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彩超诊断在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术前1周前瞻性对患者原发病灶及有转移可能的淋巴结进行彩超检查,以术中组织病理活检为对照,将患者分为淋巴转移组和无淋巴转移组,对乳腺癌淋巴转移彩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彩超检查下各项指标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实体瘤及淋巴结彩超与术中病理活检结果对照,检出的敏感性87.18%,特异性98.88%;本研究中彩超检查各项因素与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均有相关(P<0.05)。结论术前彩超能够明显显示患者病发部位,有效诊断出癌症的发展状态,及是否发生淋巴转移,对于乳腺癌及其淋巴转移的检测有较好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的是一位14岁的患儿,因唇恶性肿瘤术后2年,颈淋巴转移于2016年8月10日再次住院再次手术治疗的护理。住院期间,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照护,确定护理的重点为心理护理,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针对于患儿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医护人员充分掌握青春期住院患儿的心理特点,通过交谈、倾听等方式缓解患儿及患儿家属焦虑不安的心理问题,运用整体护理理念,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患儿伤口及引流管,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健康的饮食宣教,提高患儿免疫力,防止术后感染,正确的出院指导。患儿手术成功,伤口治愈愉快出院,健康生活。

  • 标签: 上唇 转移 儿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