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乳腺癌患者淋巴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94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接受4~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或靶向治疗,其余患者根据情况接受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或放疗。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情况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危险因素。结果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阳性率为74.47%(70/94);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ER状态、HER-2状态、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cell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human nuclear antigen,Ki67)表达、完成化疗周期情况、化疗后腋窝淋巴病理缓解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T分期与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有关(χ2值分别为30.053、10.233、6.303、7.666、18.162、10.148、12.418,P均<0.05);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OR=2.788,95%CI1.253~5.318)、ER阳性(OR=3.298,95%CI1.744~7.837)、Ki67表达≤20%(OR=2.469,95%CI1.184~4.301)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pPR(OR=4.197,95%CI2.168~13.788)为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阳性率较高,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枚、ER阳性、Ki67阳性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pPR为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nSLN转移风险。方法选择2002—2017年手术治疗的、SLN 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91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建模组(497例)和验证组(420例)。以nSLN是否转移为因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917例患者的nSLN转移率为27.4%。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原发肿瘤脉管瘤栓、淋巴包膜外受侵、SLN阳性数、SLN阴性数、SLN是否宏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N阳性数、SLN阴性数和SLN是否宏转移为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建模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验证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结论利用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前哨淋巴活检、腋窝淋巴活检,分析前哨淋巴腋窝淋巴是否存在转移的现象,从而研究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状况的预测效果。结果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状况的预测效果良好,发现前哨淋巴57例,检出率95%,前哨淋巴检出灵敏度95%,准确性95%,假阴性率5%,假阳性0,检出率理想。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活检,能够预测患者腋窝淋巴状况,对患者后期治疗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活检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价值。方法118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和腋窝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诊断腋窝淋巴分类与术后病理比较,计算超声分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检查腋窝转移淋巴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0%,阳性预期值90.9%,阴性预期值81.0%,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超声判断腋窝转移淋巴的准确率较高,但对直径<10.0mm转移淋巴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 标签: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乳房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ALNM)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的乳腺浸润性癌病例,共纳入1 002例,均为女性,腋窝清扫范围为腋中组或腋下组水平,收集临床病理因素及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筛选ALNM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比值比(OR)。结果χ2检验发现年龄、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ALNM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OR=1.900,P<0.05)与脉管侵犯(OR=3.390,P<0.05)是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分子分型间ALNM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χ2=19.418,P<0.05)。管腔A型与三阴型肿瘤ALNM率较低(37.50%与35.24%),Her-2阳性型及管腔B(Her-2阳性)型与ALNM紧密相关(64.95%与60.50%),其中Her-2型肿瘤ALNM风险是管腔A的2.55倍(P<0.05)。结论不同特征的乳腺癌伴随不同的ALNM风险,术前充分评估ALNM风险,合理选择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术或腋窝清扫术,避免手术评估过度或不足。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腋窝淋巴结转移
  • 简介:19世纪,乳腺癌被认为是局部病变,沿淋巴转移扩散,且遵循逐级转移即从第一站淋巴到第二站淋巴,然后再转移到全身的规律。Halsted根治术就是依据这个理论设计的手术方式。直到20世纪60年代Fisher提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在病程的早期即可发生全身转移。乳腺癌局部病变的理论便为全身性疾病的理论所替代。并且,依据预后因素用“预后好”或“预后差”的乳腺癌替代“早期”或“晚期”乳腺癌。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归为发生腋窝淋巴组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组,进而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的超声声像特征和乳腺癌腋窝淋巴的血流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转移组中的血流分布常见为周边型,占比58.46%,且血流信号多为3级,占比为78.46%;而未发生转移组的血流分布以门型居多,占比高达61.82%,且有69.09%的患者血流信号为2级。结论:超声诊断应用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 简介:乳腺癌患者术后对侧腋窝淋巴(contralateralaxillarylymphnodemetastasis,CAM)并不少见,但目前尚无明确指南指导诊断和治疗。笔者报道1例乳腺癌CA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乳腺癌CAM的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已婚,2009年11月30日因“发现右乳肿块4个月余”就诊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右乳低回声团块,BI-RADS4级;乳腺X线摄影:右乳肿块,BI-RADS4B级。患者遂于2009年12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联合前哨淋巴活检 (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的可疑淋巴活检,对 SLN、可疑淋巴分两组标本行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状态的差异。 结果 SLNB检出率为 93.5%,可疑淋巴检出率为 99.3%。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阴性 118例,腋窝淋巴阳性 21例,其中 SLNB阳性 17例, SLNB联合可疑转移淋巴活检阳性 21例。 SLNB有 4例假阴性,假阴性率 19.0%(4/21),敏感性 81.0%(17/21),准确率 96.9%(126/130)。 SLNB联合可疑淋巴活检预测腋淋巴状态未见假阴性,敏感性 100%(21/21),准确率 100%(139/139)。较单纯 SLNB, SLNB联合可疑淋 巴结活检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两种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联合

  • 标签: 乳腺癌 可疑淋巴结活检 超声引导导丝定位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肿块常规超声特征、剪切波弹性参数及免疫组化指标预测腋窝淋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的152例乳腺癌患者共172个肿块的超声资料及病理结果,依据腋窝淋巴状态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分析两组间乳腺癌肿块的常规超声特征、剪切波速度(SWV)值及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的差异,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乳腺癌患者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肿块的纵横比、是否有钙化、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及HER-2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肿块纵横比>1、有钙化、高SWVmean及HER-2(+)构建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大于单一参数(均P<0.05),且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0.731)。结论联合预测模型对判断淋巴状态具有提示作用,乳腺癌肿块纵横比>1、有钙化、高SWVmean及HER-2(+)更易发生腋窝淋巴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癌 弹性成像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腋窝淋巴(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ALNM)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远期生存质量影响深远。目前已经提出了较多基于MRI方法学、影像组学和基因组学等用于ALNM的预测研究,其结论具有明确的科研与临床意义。本文就术前多参数MRI、基于MRI的影像组学以及机器学习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axillary lymph node, ALN)状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诊断乳腺ca腋窝淋巴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是否发生腋窝淋巴为划分依据,将本院收治的乳腺ca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乳腺ca腋窝淋巴,并采用病理检查方法确诊。结果观察组患者腋窝淋巴检出率为95.24%、患者肿瘤直径(10.26±1.26)mm、均匀回声占比为2.38%、不均匀回声占比为97.62%、肿瘤内血流丰富者占比为95.2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超诊断乳腺ca腋窝淋巴,可有效明确肿瘤直径、回声及血流情况。检出率较高,且安全性强、无痛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B超 乳腺ca 腋窝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行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已经确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早期使用超声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价值。结果75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后,检出腋窝淋巴发生率为76%,病理学诊断淋巴发生率为81.33%。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9%、61.11%,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88.71%、61.11%。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行超声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根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利于判定转移或非转移淋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的超声诊断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所收入诊断并进行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资料,实施回顾分析,将同时期本院收入的30例乳腺正常或是存在单纯的增生乳腺或是纤维瘤的受检者作为参照组研究资料,2组均开展超声检查,分析并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参照组腋下淋巴检出总计率对比实验组对应数据更低,P<0.05,展示数值检验处理后的统计学意义,3cm以上原发瘤腋窝淋巴率对比1cm以下原发瘤、1cm-2cm原发瘤、2cm-3cm原发瘤对应数据更高,P<0.05,展示数值检验处理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存在比较高的检出情况,且原发瘤越大越易发生腋窝淋巴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B超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观察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临床效果,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临床效果。结果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77%、73.33%、91.86%。经B超检查分析,患者中有淋巴的有70例,其腋窝淋巴均直径≥8mm,血流丰富者60例,与无转移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超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面向大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分析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了解胃癌周围淋巴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术式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淋巴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诊断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