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民法典》中选取了“情势变更”制度以及与其制度相关的司法解释。在学习阅读梁慧星老师的《民法解释》后对该制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解释。从法律规定、民法解释运用、文理解释、论理解释、社会解释等角度进行切入。运用法解释的方法探求法律条文背后符合立法者初衷的含义。并针对该制度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进行了案例分析。

  • 标签: 民法典 情势变更 法律解释
  • 简介:摘要:说到“性骚扰”,人们可能想到“咸猪手”、“强吻”、“强抱”、“偷拍”。当人们遭遇到“性骚扰”又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呢?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首次将人格权独列一编,突出对人格权的保护,彰显人文关怀。而《 民法典》此次将性骚扰规定在人格权编,第二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项下,填补了我国对性骚扰立法的空白。该条第一款采用权利保护主义对性骚扰行为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规定,第二款从保护主义的视角对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了规定。

  • 标签: 民法解释学 性骚扰 民法典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标推行,初中开展历史教学需要对核心素养培养高度重视,而在一轮复习阶段将历史解释这一学习模式引入不仅可使复习学习更具趣味性,同时也能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对初中历史一轮复习历史解释习模式实践展开分析。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一轮复习 历史解释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法律体系的演进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进程中,民商法和合同的关系备受关注,两者的交织与互动,不仅反映了法律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商业和合同领域的实践。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民商法对合同的影响与解释,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民商法对合同的法律衔接、补充和修正作用。研究发现,民商法为合同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则和解释框架,进一步强化了合同的实施力度,同时也弥补了合同在特定领域的不足。

  • 标签: 民商法 合同法 影响 解释 法律衔接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合同中的不履行和违约问题,重点关注了解释与法律救济的角度。我们首先澄清了不履行和违约的区别,接着探讨了合同解释的原则和法律救济的类型,如履行迫使、赔偿金、解除合同和修正合同。我们阐述了不履行与违约对合同当事人和法律体系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合同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见解。

  • 标签: 合同法 不履行和违约 法律救济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处罚体制上施行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并存的双轨制模式,不免出现重叠或交叉的情况,导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不通畅,出现同行为不同程序的现象。划定二者之间的界限迫在眉睫。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区别二者的前提基础,应用相对从属说认定二者的关系,符合法秩序的统一性,也符合现行刑法的规定,因此更能准确地有效地实现二者的区别与衔接。

  • 标签: 行政不法 刑事不法 相对从属性 法律冲突
  • 简介:摘要:法律具有滞后性、稳定性和抽象性等特征,导致法律规范落后于社会发展,同时鉴于历史条件以及立法等原因,法律模糊或漏洞的出现是避免不了的。法律解释能够对法律规范的真正含义进行阐释,对法律漏洞进行弥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规范缺陷,更是对立法目的的还原。因此本文在明确法律解释概念的前提下,探讨法律解释应遵循的原则问题。

  • 标签:   法律解释 概念 原则
  • 简介:摘要:法律具有滞后性、稳定性和抽象性等特征,导致法律规范落后于社会发展,同时鉴于历史条件以及立法等原因,法律模糊或漏洞的出现是避免不了的。法律解释能够对法律规范的真正含义进行阐释,对法律漏洞进行弥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规范缺陷,更是对立法目的的还原。因此本文在明确法律解释概念的前提下,探讨法律解释应遵循的原则问题。

  • 标签:   法律解释 概念 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互画像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见习的北京大学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采用交互画像进行培训,对照组14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见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随堂技能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19.43±2.84)分和(18.71±1.81)分,其差异无统计意义(t=0.88,P=0.094);试验组学生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8/18,椎管内麻醉成功率为18/18;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2/14和14/14,其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独立画出喉镜解剖[(9.72±0.56)分比(6.79±2.81)分]和完成椎管内穿刺操作[(8.67±1.29)分比(5.93±2.60)分]2方面的自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见习教学中使用交互画像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麻醉科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 标签: 麻醉 交互画像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美术课程是建筑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造型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基础训练课程。本文探索美术课程的教学“五步”,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阶段训练,达到培养学生扎实的写生能力、表现造型的能力,并与后期的设计课程达到良好的衔接 。

  • 标签: 建筑学 素描 四步法 写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本文提出了制度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假说: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容程度高,才能形成有效的制度创新;根据这一假说解释我国“一五”期间(1951-1957)和与“四五”期间(1971-1975)增长差异。

  • 标签:    制度创新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 简介:摘要在两年的试行中,新《刑事诉讼》的一个亮点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入”。但从刑法的技术层面来看,刑事诉讼中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的规定,只是一个框架式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为了保证司法程序的规范化、合目的性,必须有一套统一的法律解释方式与立场。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使语意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人的经验阅历不同,对法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法律的含义、适用场景和范围大小有着不同的分歧。法律解释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法律语义分歧的现象,出现在各个法律不适用的场合。法律解释是一种实践技术,指导法律的正确应用。通过法律解释来检验法律在社会中实施的效果。法律解释方法在法律适用的场合扮演引航者的角色,引导个案寻找正确的规则,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法律解释方法理论可以被所有法律从业者所掌握。我国法律解释活动被掌握在立法者和执法者的手中。一些权威的学术专家也将法律解释研究限于仅有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活动中。这是一种法律司法活动,而不是法律解释活动。在我看来,法律解释是一个普法的过程,是对法律的理解应用的前提。仅将法律解释方法束缚与某些领域会损害法律解释方法的价值,探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何运用各种解释方法进行规范解释,以最大限度的获得对法律正当性的理解。

  • 标签: 认罪认罚 刑诉 规范解释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联合酶联免疫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比组与观察组,各组60例,对比组实施酶联免疫检测,观察组实施化学发光检测,对比两种方法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以及不同的浓度时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的乙肝检测阳性率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处于不同浓度下其灵敏度均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中实施化学发光的检测阳性率更高,且不同浓度下的灵敏度均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检验 检验阳性率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