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病机制与多条关键致癌信号通路包括Ras/MAPK、PI3K/AKT、PLCγ/PKC以及JAK/STATs等密切相关,而细胞外基质及微生物等对肿瘤发病的作用也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新的潜在治疗被发现,临床上对多种特异性治疗抑制剂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质靶向药物等联合治疗策略是胰腺导管腺癌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胰腺导管腺癌 特异性治疗靶点 分子通路 抑癌基因 DNA修复因子 细胞外基质 微生物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梗阻或破裂,导致大脑氧供不足的一类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单链非编码RNA,在胚胎期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miRN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基于miRN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展望miRNA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微小RNA 缺血性脑卒中 化学修饰 药物递送
  • 简介:摘要2019年11月,JCEM发表了1篇题为Therapeutic Effects of Endogenous Incretin Hormones and Exogenous Incretin-Based Medications in Sepsis[Faraaz AS, Hussain M, Teresa G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104(11):5274-5284]的文章,在获得该刊授权后,我们对该文做中文编译。目前脓毒症的准确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若合并血糖异常,会增加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风险,作者认为需要寻找治疗脓毒症并维持血糖稳态的新。肠促胰素可以调节各种功能,包括胰岛的激素分泌、血糖水平、脂质代谢、肠道运动、食欲、体重和免疫功能等,但目前对于肠促胰素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还很有限。在这个小型的回顾性研究中,作者利用医学主题词"肠促胰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抑胃肽" 、"炎症和脓毒症"在PubMed进行检索。临床前研究模型和临床试验的结果提示,基于肠促胰素的疗法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仍需要设计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观察脓毒症人群中肠促胰素的作用。综上所述,肠促胰素激素轴可以给临床医师提供思路,以期寻找到既能维持血糖平稳又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临床结果的方法。

  • 标签: 脓毒症 肠促胰素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并概括了精神分类症( Schizophrenia , SCH )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包括神经递质异常假说、免疫异常假说、基因位和表现异常假说、神经发育异常假说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潜在)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发病机制 治疗靶点
  • 简介:摘要驱动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靶向治疗正是针对驱动基因突变,不同的突变类型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根据基因的变异情况选择靶向药物至关重要。当前可用于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目标基因越来越多,可用于检测相关基因的方法与试剂也越来越多,临床上需要精准选择合适的检测与方法。本文根据国家药品管理监督局批准的相关基因检测试剂,就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突变基因及检测试剂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与试剂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提供精准伴随诊断。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ErbB受体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 简介: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卵巢癌患者高死亡率是由于缺乏早期症状及晚期诊断所导致,并且存在治疗选择的局限性以及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目前,分子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CD (clusters of differentiations) 24是一种小的唾液酸糖蛋白,通过其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位于脂筏中。尽管CD24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但CD24在癌细胞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表明,CD24在卵巢癌以及许多癌症中存在过表达,CD24也被鉴定为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物。最近,CD24已被确定为卵巢癌患者存活的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特定分子。接下来,我们将回顾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分子,并概述新的分子CD24及其与卵巢癌的密切关系。

  • 标签: 卵巢癌 分子靶点 靶向治疗 CD24
  • 简介:摘要诱导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长即治疗性血管新生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冠状动脉侧支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相关。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现有的临床试验未能复制这些结果。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仍有待于对冠脉侧支生长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冠状动脉循环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折叠和翻译后修饰以及Ca2+动态平衡的场所。急性缺血性卒中造成的缺血缺氧等因素会诱导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的发生。轻度ERS可恢复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增强细胞的生存能力,但严重且持续的ERS则会诱导细胞凋亡或引起坏死性损伤。文章主要介绍促进细胞内源性生存的可能途径以及ERS诱导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治疗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 作者: 林淑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脏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肾病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肾小球疾病,多种淋巴细胞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虽然针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抵抗,需要探索其原因及解决办法。近年来随着浆细胞,尤其是长寿命浆细胞,在自身免疫反应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疾病对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抵抗,以及自身抗体持续阳性相关,已经成为了新的治疗。本视频讲座重点介绍了浆细胞和长寿命浆细胞的病理生理特点、潜在的治疗,并着重介绍了针对不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之,浆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肾病中的作用值得关注,可能是解决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抵抗的新思路。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肾病 浆细胞 长寿命浆细胞 机制
  • 简介:【摘要】 甲基乙二醛 ( methylglyoxal )作为人体中糖代谢生成的毒性副产物,是高反应性羰基化合物,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甲基乙二醛较高。甲基乙二醛主要来源于葡萄糖与果糖代谢,在身体内累积较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和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经过研究证实,甲基乙二醛会与氨基酸残疾相反应,引发蛋白质降解,生成高级糖化总产物。本次综述就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新甲基乙二醛展开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新靶点 并发症 甲基乙二醛
  • 简介: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在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中。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疫苗和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可为研发新型抗RSV药物提供。近年来,靶向融合蛋白阻止病毒进入和靶向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病毒复制是RSV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研究热点。此外,以宿主因子为研发抗RSV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RSV感染的致病机制、药物作用及其代表药物做一概述。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药物靶点 病毒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预计将成为我国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尽管人们对PDAC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但PDAC患者的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PDAC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明显的增生性改变,产生了一个由免疫细胞组成的大间质空间,包括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了肿瘤微环境(TME),可占肿瘤的15%~85%。TME在PDAC的肿瘤进展和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对PDAC有许多有希望的,利用TME使其进入早期临床试验,但尚无显著改善临床结果的治疗方案。目前正在研究多种靶向治疗方法有可能更好地结合基质耗竭、药物输送和免疫调节,从而在延长PDAC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进展。本综述将围绕TME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以及TME成分产生的治疗的研究进行讨论。

  • 标签: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黏蛋白1(MUC1)是一种表达于多种上皮细胞的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可维持正常上皮屏障的内环境稳态。在各种恶性肿瘤细胞中MUC1异常表达或糖基化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也为肿瘤疫苗设计提供了特异性抗原表位,因而成为一个潜在的免疫疗法。目前为止,已经广泛用于临床试验。靶向MUC1的疫苗可分为四类:多肽疫苗、多糖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其中,病毒载体疫苗TG4010联合化疗已被证实可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著获益。本文总结了目前基于MUC1为的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 标签: 癌症疫苗 免疫疗法 黏蛋白1 TG4010
  • 简介:摘要心脏活动高度依赖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能量供应。以线粒体为的心血管疾病治疗通过修复受损线粒体DNA、降低线粒体活性氧(ROS)生产、加速损伤线粒体的降解及再循环利用等途径开发新药。近年来,线粒体替代疗法另辟蹊径,已发展到临床试用阶段。本文对以线粒体为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和线粒体替代疗法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地方病心血管健康问题防治提供新视角。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线粒体 靶向干预 置换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08月-2019年08月诊治的26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给予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射频热凝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病症恢复评分和血液循环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热凝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病情情况和血液循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射频靶点热凝术 小针刀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血液循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计划体积(PTV)和内体积(ITV)概念计划差异,论述PTV概念不适合于肺癌质子调强治疗(IMPT)计划,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上海质子治疗示范装置固定束模型和商业化治疗计划系统软件,对6例肺癌患者在平均CT图像上分别制作基于PTV的常规IMPT计划(PTV-IMPT)和基于ITV稳健的IMPT计划(ITV-IMPT)。所有计划均设置3个射束,采用蒙特卡罗剂量算法进行最终剂量计算。评估PTV-IMPT和ITV-IMPT计划的计划质量和稳健性能。结果ITV-IMPT、PTV-IMPT计划的ITV适形指数分别为0.58、0.43,均匀指数分别为0.96、0.92,双肺V5Gy(RBE)分别为13.1%、13.5%,脊髓Dmax分别为8.9、9.5 Gy(RBE),机器跳数分别为338、401 MU。在分别轻度扰动和重度扰动场景的7种状态下,ITV-IMPT、PTV-IMPT计划的区覆盖稳健性指数λ范围分别为0.003~0.032、0.02~0.28,双肺500 Gy(RBE)剂量体积指标ΔV5Gy范围分别为0.06~0.11、0.07~0.13。结论与PTV-IMPT比较,ITV-IMPT具有计划质量高、稳健性好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临床推荐使用ITV概念设计肺癌的质子调强计划。

  • 标签: 计划靶体积 内靶体积 质子调强治疗 稳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白色脂肪棕色化成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在治疗,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抑制自噬可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因此,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白色脂肪棕色化在机体代谢及心血管保护中的影响。

  • 标签: 自噬 白色脂肪棕色化 肥胖 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疫苗的主要抗原是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但这两者都存在抗原漂移的现象,给疫苗设计带来巨大困难。广谱流感疫苗的候选抗原之一是高度保守的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M2e在天然感染的情况下免疫原性较弱,但是可通过相关的佐剂、包裹材料和蛋白疫苗提高免疫原性。此文介绍了加强M2e免疫效果方式的研究以及M2e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流感疫苗 病毒基质蛋白质类 佐剂,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