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比重和重比重的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对乙肝母婴阻断的剖宫产孕妇的影响。方法120例剖宫产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轻比重2ml(A组)和重比重2ml(B组)。记录各组孕妇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后5min收缩压A组低于B组(P<0.05);麻醉后5min舒张压A组低于B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相同剂量的布比卡因重比重对剖宫产孕妇循环影响较小,低血压发生率低,麻醉效果相对稳定。

  • 标签: 乙肝母婴阻断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乙型肝炎和HBV感染的高发区,在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如果孕妇HBsAg,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何阻断是关键问题,对宫内感染加强监测并免疫干预是减少免疫失败的主要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HBV感染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江川县住院产妇乙肝携带情况,有效阻断母婴乙肝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2年住院分娩产妇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筛查出乙肝携带者,对阳性所生的婴儿24小时内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其他二针按1.6个月程序完成接种,新生儿全程接种后采血,检测乙肝二对半,接种完成后1-2年跟踪调查。结果产妇筛查率为99.15%,检测乙肝携带率为2.97%,乙肝疫苗(10ug)及时接种和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三针全程为100%,新生儿HBsAg阴性率100%,阻断率为100%,抗-Hbs阳性率94.01%,对完成接种后1-2年跟踪调查监测,1年后抗体阳性89.22%,2年后抗体阳性76.05%。结论江川县对住院分娩,有利于掌握产妇是乙肝携带情况,有利于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达到有效的阻断母婴乙肝传播,减少婴儿对乙肝的感染机会,同时在1-2年内乙肝抗体仍然存在较高的免疫水平,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住院分娩 乙肝 母婴阻断
  • 简介:目的分析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控制新生儿艾滋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海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验室检查HIV阳性的16例孕产妇,对其采取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所有新生儿均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新生儿结局,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对阻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新生儿出生后仅1例于随访18个月检查HIV阳性,发生率为6.25%。16例新生儿均无出生缺陷、无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胎儿窘迫2例,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为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75%;无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孕早期抗病毒药物结合产科干预与人工喂养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发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都能耐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阻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婚检、孕期梅毒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梅毒筛查,探讨阻断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婚检育龄妇女及孕产妇进行梅毒防治知识宣教及梅毒筛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开展健康教育前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41.25%,开展健康教育后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93.50%。结论开展梅毒母婴阻断知识健康教育、常规梅毒筛查,是阻断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梅毒筛查 母婴传播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主动与被动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将100例HBsAg(+)孕妇分成两组,预防组50例,自孕妇20周起多次注射乙肝疫苗(HBVac)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照组50例,不用HBVac和HBIG。母婴血清HBsAg、HBeAg和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HBV-DNA用有套式PCR检测。结果预防组新生儿血清HBsAg和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防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于孕期通过HBIG和HBVac免疫,可有效预防HBV母婴传播,在免疫规划中有一定有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肝炎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母婴筛查结果,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2009.01.01—2012.12.30全州118938名孕产妇抽取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试纸条),对确诊阳性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结果77例孕产妇确诊HIV感染,24例终止妊娠,53例继续妊娠,其中,41例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49例安全分娩,32例儿童已满12/18月龄,并对其进行了HIV检测,结果均显示29阴性,未感染,3例阳性,感染,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0%以上。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胎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率 阳性率 艾滋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HBsA阳性的孕妇分成3组,阻断Ⅰ组,孕妇在妊娠7、8、9个月时,注射HBIG200u,新生儿出生时、生后4周分别注射HBIG200u,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10μg乙肝疫苗。阻断Ⅱ组,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注射HBIG,新生儿处置两组相同。观察组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单独接种5μg乙肝疫苗。结果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的阻断率分别为96.82%和97%,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阻断率为88.46%,有显著性差异,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于出生后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HBeAg和HBsAg阳性孕产妇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163例HBV感染孕产妇纳入研究,干预组为孕28周前检测出HBeAg和HBsAg阳性的孕产妇71例,对照组为临产前入院HBeAg和HBsAg检测阳性的孕产妇92例。干预组从孕28周开始一次性肌注HBIG200IU,每间隔4周肌注一次,共三次。对照组未进行HBIG注射。胎儿娩出后立即收集脐静脉血进行HBeAg检测。结果干预组71例新生儿中,有6例HBeAg阳性,HBeAg阳性率为8.45%。对照组92例新生儿中,有67例HBeAg阳性,HBeAg阳性率为72.8%。结论从孕28周开始给予HBIG注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建立完善的产前筛查制度,尽早发现HBV感染孕产妇,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垂直传播 乙肝免疫球蛋白
  • 简介:怀孕期间,孕妈体内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而胎宝宝也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外界环境影响和侵犯较为敏感,而目前各类电器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空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给人们带来辐射的无形伤害。因此孕妈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防辐射的知识是有益无害的。

  • 标签: 母婴健康 科学 怀孕期间 体内环境 生长发育 环境影响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妇女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其中85%为生育年龄妇女,然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病的概念、流行概况、艾滋病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2)剖宫产升高主要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明显升高。结论适宜的剖宫产能有效改善母儿预后,但剖宫产率升高是母婴并发症升高的必然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优质护理,防止母婴疾病的交叉感染,保证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分娩的140组产妇及新生儿,将他们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各为7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母婴的健康、婴幼儿的发育和产妇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参考组,观察组婴幼儿体力,脑力发育和身体状况亦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母婴同室进行优质的护理有助与母婴的身体健康和婴幼儿的发育。

  • 标签: 母婴同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可均匀调节阻断压力,适用于开放和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型肝门血流阻断器,完全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入肝血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方法:选取市售成年杂种猪8头,分为开放手术组、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两组,每组各4头。采用Pringle法完全阻断猪肝蒂血流,观察肝断面的止血效果。结果: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使用新型阻断阻断肝蒂血流均获成功,止血效果确切,耗时少。结论:可调压肝门血流阻断器止血彻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弥补了现有肝门血流阻断装置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蒂;肝门;解剖学;血流阻断

  • 标签: 肝门血流阻断器 研制 调压 腹腔镜辅助手术 PRINGLE法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羊水过少产妇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羊水正常产妇2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情况;观察两组围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延期和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正常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功能窘迫、羊水Ⅱ、Ⅲ度污染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羊水过少使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影响产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应加强产前监测和积极处理。

  • 标签: 羊水过少 分娩方式 围生儿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小时同室休养,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新生儿的护理由过去的封闲式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个体护理。因此指导产妇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