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标本处理流程个性化护理对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找出现阶段我院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的问题,综合实施采用真空管和条形码、优化离心过程、先离心后编号、增加标本处理批次这4项优化措施,评价总体效率。结果研究发现,优化后,可减少或省去编号、信息录入、吸样、离心归位等步骤的操作时间,减少出错的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结论优化标本处理流程在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是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适合在检验科工作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标本前处理流程 检验科生化组 人为操作 优化离心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的标本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检验科待检测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阶段标本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优化方案,以秒表计时,记录优化前后的处理100个标本需要时间,反复进行10组。比较标本处理流程优化前后的检验时间。结果:优化后,标本处理中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标本归位、吸样等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离心处理流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标本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能够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检验科 标本前处理 流程优化
  • 简介:通过分析构成血标本分析质量的环节因素,借助信息系统和循证结果,从检验医嘱的执行、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血标本分析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通过环与环之间的无缝隙对接以及每个环节中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力地保证了自我控制、相互控制的实施,结合行政监管,确保了流程中措施的落实,在血标本分析质控流程的管理上实现了无缝隙管理,达到了全面质量控制,充分保证了血标本分析的内涵质量。

  • 标签: 血标本 质量控制 无缝隙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对乳汁HBVDNA检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分娩的95例产妇,所有产妇均为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表明抗原阳性,标本选为产妇乳汁,置于冰箱,在4℃条件下过夜,取中间层乳汁,分别采用沉淀检测、上清液浓缩检测及上清检测法对乳汁HBVDNA水平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沉淀检测法在HBVDNA阳性检出率方面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在HBVDNA对数浓度方面检测,沉淀检测法平均值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汁在冰箱内4℃条件下过夜后,离心中间层乳汁,采用沉淀法检测的准确率最高,且操作简便。

  • 标签: 乳汁 HBV DNA 标准前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标本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送检的痰标本检筛,分别对合格的和不合格的痰标本进前处理,对比两种痰标本阳性菌的分离率,同时探究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合格痰标本的阳性菌分离率约为50.9%,不合格的分离率为3%。经处理的痰标本可以提高阳性菌株的检出率,且预处理时间对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影响。结论痰标本处理有助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预处理 细菌学 检验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新建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晨间血标本检验流程,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进行改善,减少标本检验高风险因素,降低标本拒收率、送检逾时率,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方法运用FMEA血标本检验流程风险评分表评估流程运行情况,探索流程失效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失效原因,采取改善措施。结果经FMEA改善后血标本拒收率由0.23%下降到0.11%,护理人员检验标本采集作业正确率由66.50%上升至92.35%,患者晨间血标本送检逾时率明显改善。结论FMEA可明显改善新建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晨间血标本检验流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血液标本 检验前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2013年年1~12月开始向医护人发放相关的标本采集手册,并对采集人员进行采集等业务培训,规范其采集操作流程。结果与2012年1~12月相比,2013年分析前所出现的不合格检验标本数量要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医院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等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保障临床检验和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思想检测分析标本采集处理以及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检验科的1600份血液样本检测资料中,使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分别放置了1h(n=60)、2h(n=60)、4h(n=60)的样本。分别采取3000转/min下离心处理,分别处理5min(n=60)、10min(n=60)、15min(n=60)的样本,以及已经出现了溶血的样本,以及没有出现溶血的样本各60份,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三种采集处理条件下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放置了4h的血液样本中凝血酶时间检测结果与小于放置2h的样本相比明显减少,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则明显大于放置2h的样本,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中,受检样品放置的时间、离心时间等,都会对实际的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该,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科凝血四项检测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应当高度重视。

  • 标签: 凝血四项 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对痰培养留取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流程改进前2个月痰培养留取情况进行分析,修订痰培养留取流程,分析流程改进后的谈标本留取情况。结果流程改进有效,医嘱当日留取率由改进前的7.38%提高到改进后的48.48%,痰培养留取时间缩短。

  • 标签: 留取 痰培养标本 流程优化
  • 简介:棉织物的含杂量大,处理的工艺复杂,流程较长,能耗大,化学品耗用多,用工成本高。优化工艺流程,合并生产工序,缩短加工过程,有利于降低棉织物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工人的重复劳动,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缩短工艺流程 全棉机织衬布 前处理 节能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病理标本流程优化及其管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我院实施标本流程管理以及没有实施标准流程管理的标本标本数量共128例,对标准流程实施与实施后标本送检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名称不符、送检延迟、送检质量不合格等,对比标准流程实施与实施后的标本问题发生率。结果 标准流程实施,名称不符、送检延迟、送检质量不合格数量分别为4例、5例和4例,占据比例分别为3.13%、3.91%和2.34%,标本问题发生率为9.38%;标准流程实施后,名称不符、送检延迟、送检质量不合格数量分别为0例、0例和1例,占据比例分别为0.00%、0.00%和0.78%,标本问题发生率为0.78%。可以发现标准流程实施后,标本错误发生率基本上接近于0,对标本流程进行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管理之后,送检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自全面实施标准流程之后,在细节管理方面进行全面调整,手术标本送检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临床上可应用该方法。

  • 标签: 手术病理标本 流程优化 工作质量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的使用,提高了中央运输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方法:通过对采用条形码管理流程收集的住院病人的标本与采用传统管理工作流程收集的住院病人的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每次收取标本的时间从2004年传统管理的26分钟减少到条形码管理2007年的13分钟,每天负责标本运输的人员从7人减少到5人,差错发生率从13件减少到4件,标本投诉从19件减少到5件,报告查询从64件减少到2件。结论:中央运输工作中使用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提高了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及医务人员的满意率。

  • 标签: 中央运输 标本条形码 信息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众所周知,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血液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时需要的重要诊断依据,临床医师可根据检 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或观 察疗效!由于血液标本采集,会有一些因素干扰甚至影响检查结果,可能会造 成医生诊断错误,所以,分析阶段血液样本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 真实客观反应患者当前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以下为大 家简要科普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各种影响因素,让大家对此有所了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