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中国自然与法定区别理论多借鉴国外理论,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的学说。然而,德国学者将两者区别的目的是想将违警罪排除于刑法外,意图在立法上明确划分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日本学者讨论两者的差异,立论的目的在于讨论行政刑法是否可以不必完全适用普通刑法总则的问题,强调只要在形式上区分普通刑法与行政刑法即可。两者都无法真正解决中国自然与法定的区别问题,自然与法定区别的真正价值体现在立法上,两者的区别是为了寻找自然与法定入罪上的差异,并为具体类型的法定入罪提供指导作用。其区别体现为法定的超常性。可以从两方面予以论证,首先,法定将市民社会里较高层面的道德纳入其中,这无形中拉高了最低限度道德的底线;其次,法定除体现市民社会愿望道德的诉求外,更多体现了政治社会的要求。

  • 标签: 法定犯 自然犯 法定犯的超常性
  • 简介:马新朝和马萧萧父子在小城开了家服装店。起初,生意说不上好,但亦能勉强维持。父子俩守着这家服装店,不慌不忙,倒也潇洒自在。一天,有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精神矍铄地走进服装店。"老板,这件西装是前天我过生日,儿子特意买了送给我的。今天试穿才发现,袖口有点破了,你能帮我换一件吗?"老人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件西装,试图递给正在经营生意的马萧萧。刚要递出,老人忽然想起什么,又把手缩了回来。他再次查看那个袖口,发现只是脱了点线,简单补几针就好,犯不着麻烦店里,便红着脸说:"其实也无大碍,算了,还是不换了。"

  • 标签: 服装店 老人 父子 萧萧 生意 西装
  • 简介:110报警中心突然接到紧急报案称:一名劫在医院附近十字路口的6路公交车上,正手持刀具和一枚自制的炸弹挟持了一名女人质,气焰十分嚣张,人质命悬一线!警察不敢怠慢,迅速赶到现场,所见情形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危急:只见公交车停在路中间,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歹徒,右手拿着一把砍刀横在那名女人质的喉咙处,左手则紧握一个引爆器,情绪稍有失控,他便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解救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 标签: 劫犯人质
  • 简介: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院两部《通知》")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2011年修改《刑法》和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社区矫正的内容做了简明扼要的规定。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全面系统的社区矫正法,而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的概念,就成为一项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 标签: 社区服刑人员 概念 社区矫正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爱与恶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应该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欣喜地拍手,其兴高采烈的程度绝非大人帮他打开门所能比拟的。

  • 标签: 孩子 朋友 老师 美国 比拟
  • 简介:只有当行为符合某种重罪的中止的成立条件,同时构成了某种轻罪的既遂时,才能认定为中止中的“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是中止前的犯罪行为,而不应是中止行为;重罪的中止因“造成损害”而构成轻罪的既遂时,不论轻罪与重罪是何种关系,均应认定为重罪的中止;在对“造成损害”的中止减轻处罚时,应当考虑与轻罪法定刑的协调关系。

  • 标签: 中止犯 造成损害 定罪 量刑
  • 简介:<正>一、引言刑法在讨论不作为时,不作为的问题是放在行为论或者构成要件论中加以讨论的。这种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不作为的行为性或者不作为的因果关系问题,特别是,作为刑法争议的核心内容的不真正不作为,最受关注的问题是作为义务的内容及其根据。关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此讨论没有什么意义,且笔者应该也没有讨论这些问题的资格,不如把这些问题留给不作为领域的其他专家们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吧。

  • 标签: 不真正不作为犯 行为论 期待可能性 因果关系 好撒玛利亚人法 法益
  • 简介:传统意义上的未成年文化改造主要是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实践活动,未产生触及未成年内心和灵魂的力量。未成年的可塑性是改造机遇与改造使命的双重契机。未成年弃恶从善、重塑新生是改造的目的,普及爱和善良是文化的要义和终板追求,二者天然有着最佳的结合点。文化改造,重在于化。未成年教育改造绝不能仅仅止于传授知识、技术等,更重要的是普及文明和理性,培育爱和善良,这也是文化改造最深刻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未成年犯 文化 教育改造 创新
  • 简介:有的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更害怕自己出错,认为被学生指出来会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被学生指出来了还装成没听见,将错误藏着、捂着。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些真实的错误,反倒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先人就曾说过"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何况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更广。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堂上偶尔的犯错,教师大可坦然地面对,因为在开放的课堂,

  • 标签: 课堂教学 老师 教学资源 学生 知识面 教师
  • 简介:较之于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犯有其独立的犯罪构成,其主观罪过要求具有重大过失。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合并为重大过失引入加重构成的罪过形式中,并排除疏忽大意过失构成加重构成的可能,有利于实现罪刑相当,限制加重构成的适用。

  • 标签: 加重构成犯 结果加重犯 罪过形式 重大过失
  • 简介:我国刑法现存9个过失危险立法例。过失危险是一种因故意违法而过失导致危险状态的犯罪。它是事故型犯罪的未遂形态。过失危险的罪过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其罪过心理较一般过失存在着对违法的故意心理。过失危险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其包括罪过部分和非罪过部分的犯罪心理。因故意违法而过失导致重大险情的行为具有犯罪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标签: 过失危险犯 犯罪心理 罪过心理 犯罪化
  • 简介: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闻名世界。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 标签: 苏霍姆林斯基 玫瑰花 教育家 前苏联 幼儿园 校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服刑人员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以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和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为主,青壮年比例高,危害后果严重。鉴定构成比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9例(61.3%),心境障碍7例(8.8%),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12.5%),精神发育迟滞2例(2.5%),神经症3例(3.8%),癔病2例(2.5%),其他7例(8.8%)。入狱后出现精神异常者36例(45.0%),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6例(20.0%)。结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所占比例最高,暴力性犯罪和财产性犯罪所占比例大,社会危害大,设立精神病分监区集中管理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 标签: 服刑人员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障碍
  • 简介:本文结合不作为理论和中立的帮助行为理论,阐释了与他人犯罪相关的出租车载乘行为性质认定的逻辑处理路径。形式四分说作为我国通说无法对不作为的作为义务来源的判断给出实质的标准内容,因此需要引入实质义务根据说进行限缩。在'中立日常生活行为'是否成立帮助方面,文章倾向基于二元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以'客观关联性+目的关联性'双层次标准评价该行为能否与正犯行为共同评价,进而判断其是否成立帮助。出租车司机在正常的栽乘过程中,对于应归责于他人或乘客本人的风险,单纯的不救助行为不成立不作为。当其载乘行为对他人犯罪有实质助益,并且确切知情正犯行为以及自己行为的助益作用时,可以成立其他犯罪的帮助

  • 标签: 见危不救 不作为 帮助犯 实质义务根据说 目的行为论
  • 简介: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相关判决认为,以单一、概括目的同时或者先后反复多次贿选买票,在刑法评价上应为单数之构成要件行为,属于集合构成要件,论以集合一罪处罚。作者对该判决进行了辩驳,认为集合和接续不属于构成要件或其类型概念,而具有前构成要件性质。因为根本还没有开始构成要件判断,其处于构成要件适用的适格事实对象寻找阶段,应当依一般人的朴素感觉判断数个事实动作是否集合于一个举止,是判断的结论而不是标准。

  • 标签: 贿选买票 接续犯 集合犯 前构成要件性
  • 简介:目的探索阳性强化法对疑病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渐进式强化训练后出现的目标行为均进行不同级差的阳性刺激,予以强化。结果求助者从一个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人转变为一个能扶物基本完成生活自理的人。结论求助者的疑病性神经症状基本消除,阳性强化法对疑病性神经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阳性强化法 疑病性神经症
  • 简介:《陆焉识》是严歌苓第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自由”是陆焉识的终极追求,他不断进行着爱情、婚姻及人生的突围,试图逾越“围城”。四次逃亡见证了“围城”与“反围城”的实践与寓言,知识份子的精神困境亦于此中呈现。

  • 标签: 陆焉识 围城 逃离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