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1例晚期结肠合并腹腔积液患者在腹腔治疗前后的观察与护理。通过在治疗前进行心理和基础护理,改善病人的情绪及营养状况;在腹腔置管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反应,操作结束后观测生命体征,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最后做好病人出院药做好健康指导。患者经过治疗及优质护理后腹水症状有所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腹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结肠及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收治结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6例患者进行术前与术后复发情况进行CT诊断,观察诊断情况,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CT诊断术前结果与术后复发的诊断结果正确率较高,与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在结肠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诊断应用中,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诊断 结肠癌 复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术前结肠与术后结肠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结肠病患7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综合分析两次检查的结果,总结CT诊断在结肠中的意义。结果本组70例病患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为95.71%,与术后病理诊断的1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病理分析26例疾病复发,CT诊断24例疾病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结肠术前诊断中应用CT检查法可获得准确率比较高的诊断结果,并能为患者病情与复发风险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CT诊断 术后复发 结肠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术前结肠以及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结肠患者行CT检查,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术前结肠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为89.71%、82.35%、86.96%、93.75%、100.00%。CT诊断结肠术后复发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100%、80.00%、100.00%、100.00%。结论CT对术前结肠以及术后结肠复发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

  • 标签: CT 术前 术后 结肠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前结肠及术后结肠复发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加以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及手术之后,分别运用CT检查和病理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检查得出,70例患者在手术前均为结肠,手术后6个月内有11例结肠复发;CT检查结果得出,手术前有68例为结肠患者,手术后6个月有10例结肠复发,手术前检查率为97.14%,手术后检查率90.9%,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CT对术前结肠及术后结肠患者复发进行检查,准确率高,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术前 术后 复发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右半结肠切除术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对老年中晚期结肠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参考依据,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老年结肠患者入组研究,分为常规切除术组和改良切除术组,分别实施常规切除术和改良切除术。结果结论在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患者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改良,防止并发症产生,提升患者的实际疗效。

  • 标签: 结肠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6例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结肠造口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3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应激状态指标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HAMA、HAMD及NR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缓解了应激状态,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诊断术前结肠以及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例结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其术前及术后半年均进行CT检查和病理学切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正确率。结果术前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显示全部82例患者均患有结肠,检出率为100.00%,高于CT检查的检出率96.34%,术后半年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显示全部82例患者中有36例复发,检查率为43.90%,高于CT检查的检出率40.24%,但P>0.05,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CT诊断的方法应用于结肠患者的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诊断中,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给予关注和进行临床应用。

  • 标签: CT诊断 结肠癌 术前 术后复发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患者男,60岁。左侧乳房上部红斑,丘疹,无痛结节伴瘙痒1个月,2年前行结肠切除术。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胞浆淡染,可见较多的典型"印戒"细胞,许多肿瘤细胞呈腺管样排列。诊断:皮肤转移性腺癌。

  • 标签: 皮肤 结肠 转移癌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临床上结肠患者数量在逐渐上升,对人们生命健康会造成极大伤害。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发展主要是从直肠系膜切除(TME)理论发展而来,从其胚胎解剖学角度进行手术指导,能够使其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复发率。为了解近些年结肠手术治疗过程中所提出完整性系膜切除手术研究进展,指导临床工作,本文收集国内外相关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手术临床、基本文献,就结肠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 结肠系膜 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腹腔镜下进行结肠根治术对结肠病人的治疗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结肠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根治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1.37±21.14)min、术中出血量为(105.23±18.27)mL、术后住院时间为(5.48±0.94)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4.48±2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37.31±18.8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27±1.35)d,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结肠根治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治疗结肠的78例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根治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与麻醉药物用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加快术后肛门排气与肠功能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晚期结肠患者118例,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13.56%(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复发率(3.39%、6.78%)均低于对照组16.95%、20.34%(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疾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突出,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可列入到首选方式中进行选择。

  • 标签: 结肠癌 老年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危结肠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为6.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对高危结肠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应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癌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术前结肠及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的50例结肠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和术后半年所有结肠患者皆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术和病理组织学进行检查,比较术前和术后半年两种方法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前和术后半年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和术后运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术诊断结肠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诊断术 结肠癌 结肠癌复发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评价结肠采取腹腔镜结肠根治术与开腹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结肠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平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开腹结肠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肠根治术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和对照组的25.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结肠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根治术与开腹结肠根治术治疗具备明显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结肠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营养状况评估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率、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后护理干预,可针对病人营养状况进行改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营养状况评估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结肠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沙利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吉奥,比较两组实体瘤治疗效果与治疗后6个月、1年生存率。结果参照WHO实体瘤疗效标准,观察组CR(20例)、PR(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6个月、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晚期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肠患者7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进食时间等手术指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结肠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