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社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臂踝脉搏波速度检查。最后将资料完整者3 912例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baPWV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睡眠情况、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踝臂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相关。与睡眠时长为6~8 h组相比,睡眠时长≥8 h组PWV异常率的患病风险升高(OR=1.155, 95%CI 0.995~1.367, P=0.037)。与入睡时间~23:00组相比,00:00以后组PWV异常率患病风险升高(OR=1.482, 95%CI 1.008~2.179, P=0.045)。结论睡眠时长过长(≥8 h)和入睡时间过晚(00:00以后)可能与动脉硬化患病风险升高相关。

  • 标签: 睡眠时长 入睡时间 社区人群 脉搏波速度
  • 简介:【摘要】本节课学习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 标签: 时间 钟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中心静脉置管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各种近期或远期不良结局。随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新生儿CLABSI发生率未呈线性增长。脐静脉导管(UVC)留置超过1~2周时,新生儿CLABSI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在UVC留置7~10 d内换置PICC,可能会降低CLABSI发生密度,但尚未得到循证支持。本文对新生儿CLABSI与导管留置时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合理地计划留置时间,更有效地预防CLABSI。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留置时间 新生儿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乳糜血浆发生的时间特点,探讨降低乳糜血浆产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无偿献血者数据,采用Excel表将数据分别按采集时间段、性别及月份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2020年因重度乳糜共报废血浆3012袋,占报废总量的53.00%;不同采血时间段乳糜血浆的分布有显著差异(χ2= 1182.76,P<0.01);全年发生乳糜血浆中男性占2666次,女性占346次,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χ2=726.38,P<0.01);按季度统计,乳糜血浆发生在第一、二季度明显高于第三、四季度(?)。结论  乳糜血浆的发生与采血时间、献血者性别、采血季度密切相关,在乳糜血浆高发季度、高发的时间段、男性献血者应在采血前加强征询排查,加大献血知识宣教工作的力度,以减少血浆报废,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

  • 标签: 乳糜血浆 采血时间 性别 血液资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乳糜血浆发生的时间特点,探讨降低乳糜血浆产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无偿献血者数据,采用Excel表将数据分别按采集时间段、性别及月份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2020年因重度乳糜共报废血浆3012袋,占报废总量的53.00%;不同采血时间段乳糜血浆的分布有显著差异(χ2= 1182.76,P<0.01);全年发生乳糜血浆中男性占2666次,女性占346次,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χ2=726.38,P<0.01);按季度统计,乳糜血浆发生在第一、二季度明显高于第三、四季度(?)。结论  乳糜血浆的发生与采血时间、献血者性别、采血季度密切相关,在乳糜血浆高发季度、高发的时间段、男性献血者应在采血前加强征询排查,加大献血知识宣教工作的力度,以减少血浆报废,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

  • 标签: 乳糜血浆 采血时间 性别 血液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中记录的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与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及抗凝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IED患者,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收集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或经腔内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次/min,持续时间>6 min)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房高频事件(AHRE)信息,记录随访最长房颤/房扑持续时间和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脑卒中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比较不同持续时间房颤及抗凝方案对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共植入2 342例双腔CIED,2 136例完成随访,年龄(68.9±9.6)岁,其中男868例随访(42.4±16)个月,24.3%的患者记录到AHRE。根据房颤/房扑最长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无房颤组(75.7%,1 618/2 136)、<1.0 h(3.7%,79/2 136)、1.0~5.9 h(4.4%,93/2 136)、6.0~23.9 h(6.3%,135/2 136)、≥24.0 h(9.9%,211/2 136)5个组。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无房颤患者比较,6.0~23.9 h房颤组的脑卒中事件增加3.8倍(P=0.04),≥24 h组房颤增加脑卒中风险17.3倍(P<0.001),该2组患者抗凝治疗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P=0.044)。结论房颤持续时间6 h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规律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房颤持续6 h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节点。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人工 心房高频事件 脑卒中 抗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31I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40 IU/ml)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TgAb转阴时间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及131I治疗前TgAb阳性的12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1例,年龄11~74(42.1±11.5)岁。将患者按末次随访时的治疗反应分为疗效满意组和疗效不满意组。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2组间年龄、性别、原发灶最大径、肿瘤是否多灶、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术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TgAb水平(术前及首次131I治疗前)、首次131I治疗后(1、6、12个月)TgAb水平的下降率、TgAb转阴时间、131I治疗总剂量、肿瘤分期、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首次131I治疗前复发危险分层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临床转归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疗效满意组患者共109例,疗效不满意组患者共17例。2组间首次131I治疗后12个月TgAb水平下降率[89.84%(82.81%,94.70%)对83.01%(74.99%,91.08%),Z=-2.168,P=0.030]、TgAb转阴时间[(25.06±17.96)个月对(45.41±22.11)个月,t=-4.206,P<0.001]、131I治疗总剂量[3 700(3 700,3 700) MBq对5 550(3 700,10 545) MBq,Z=-4.38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Ab转阴时间(OR=1.036,P=0.034)及131I治疗总剂量(OR=1.033,P=0.001)为预测临床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TgAb转阴时间临界值为31.5个月(曲线下面积为0.766,95%CI:0.650~0.881,P<0.001)时,其预测临床转归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8.00%和70.60%。结论对于131I治疗前TgAb阳性的DTC患者,其TgAb转阴时间和131I治疗总剂量是预测患者临床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TgAb在首次131I治疗后31.5个月内转阴的患者更易获得满意疗效,且疗效满意组患者所需的131I治疗总剂量比疗效不满意组更低。

  • 标签: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近距离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幼儿园的教育是完全能够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也是最适合孩子的衔接教育。时间管理教育是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所被关注到的重点教育问题,也是家长们在孩子上小学后感到最为头疼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在2022年刚毕业的大班级中实际操作的内容及情况浅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渗透的时间管理教育,也将从真实的事例、开展的情况、收到的效果等剖析对幼儿进行时间管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幼小衔接 时间管理教育 渗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赤芝菌发酵不同时间钩吻(赤芝钩吻)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毒性的关系。方法用赤芝菌对钩吻进行双向固体发酵炮制,取发酵9、11、13、15、17、19、21、23、25、27 d(第27天取样2次)共10批次(批号S1~S10)赤芝钩吻,采用自行建立的HPLC法测定指纹图谱。将10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发酵11 d赤芝钩吻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毒性测定给药浓度配制S1~S10赤芝钩吻溶液,分别给10组小鼠灌胃,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计算S1~S10赤芝钩吻指纹图谱共有色谱峰与毒性(对小鼠的致死率)的关联度系数,分析赤芝钩吻毒性的主要贡献成分。结果S1~S10赤芝钩吻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色谱峰;S1~S10赤芝钩吻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1.00、1.00、0.80、0.70、0.60、0.60、0.50、0.40、0、0。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7、3、6、9、1、8、17、12号共有色谱峰与毒性的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868、0.838、0.830、0.828、0.824、0.820、0.818和0.802,这8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为赤芝钩吻毒性的主要贡献成分。结论赤芝钩吻随发酵时间延长毒性逐渐降低,发酵27 d时毒性最低。发酵后钩吻的毒性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毒性主要贡献成分的辨识可为发酵钩吻的质量控制和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钩吻属 发酵 动物实验 毒性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推进,新型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工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密切,各个数据的时间对应关系必须精准。如果时间出现不同步,可能出现数据对应错乱、故障回溯偏差、排产时间异常甚至出现控制混乱导致安全事故。某卷烟厂设备机型较多,通过PLC、工控机对各个控制区域的设备进行控制,后期改造增加了数采系统,数据交换量发生的极大的变化。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工控机上有设备故障的报警记录,但由于PLC与工控机之间的时间不同步,导致发生设备故障的时候无法对应程序与人机界面报警记录的时间点,增加排故难度。同时数采系统采集的数据也可能会和现场生产时间点出现偏差,导致后期数据分析出现异常。本项目将通过使用时间同步技术将现场设备、工控机、数采设备等时间进行统一,并实时定期同步,保证数据时间的一致性,提升生产执行能力、减少故障排查时间、增强数据可靠性。

  • 标签: [] 时间同步 网络 PLC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的价值。方法 采纳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入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以随机法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接受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对比组间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惊厥 高热 小儿
  • 简介:【摘要】:时间观念的建立,关系到孩子学习风格、做事习惯、态度和性格的形成,关系到对课堂教学以及家长的管理,更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会管理自己时间的孩子,方能自主分配自己的学习和玩耍时间,乃至规划自己的人生。

  • 标签: 时间观念 意义 培养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LoRa是近年来森特公司提出的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它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本文在研究相关同步技术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时间同步系统的定时器模块,体现了针对面向LoRa的时间同步系统的实现。

  • 标签: LoRa 时间同步 系统 定时模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