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4种微量蛋白在妊娠损伤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正常妊娠产妇165例、妊高征45例和非孕对照40例的尿4种微萤蛋白MA、TRF、IgG和A1M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孕组尿4种微量蛋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孕组中MA、TRF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其余无明显改变;晚孕组和妊高征组尿4种微量蛋白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尿中4种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晚期妊娠损伤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对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及病情发展的判断、预后等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微量蛋白 妊娠 肾损伤
  • 简介:闭合性损伤,除伤情严重者外,非手术治疗大部分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本组对32例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对此类病人除采取镇静、止痛、止血、抗感染及适当补充血容量等治疗措施外,护理上我们首先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详细介绍住院环境,认真传授本病的有关知识及实施治疗护理的必要性,

  • 标签: 非手术治疗 闭合性肾损伤 病人 护理 回顾性 痊愈
  • 简介: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四种重金属对鲤鱼不同时间进行中毒试验,构成了对组织的试验,当较低浓度毒性作用时,其组织结构不变,当其浓度超过机体调节范围时,在体内累积过多,将会引起机体的酶活性、生化成分、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其生长,生存造成危害.在组织器官中肝脏是解毒的器官,而肾脏是调节体内环境稳定的卓越器官,实验表明汞染毒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间时,肾脏组织发生了病变,组织出现肾小球萎缩等严重者组织局部坏死导致肾功能的损伤.

  • 标签: 鲤鱼 肾组织结构 重金属 损伤 毒性作用 中毒
  • 简介:1986年6月~1999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损伤92例,右肾损伤43例,左46例,双3例。致伤原因以车祸、踢伤、高处坠伤及钝物打击伤为主,2例病理损伤原有肾癌、肾积水。根据受伤史、受伤部位、临床表现及尿常规B超检查,可作出损伤的诊断。配合CT及IVU检查可了解损伤的程度及分类。本组全部病例B超检查,提示挫伤85例,

  • 标签: 闭合性肾损伤 诊治体会 诊断 B超检查 尿常规 右肾
  • 简介:目的提高损伤的诊疗水平.方法对450例损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423例,开放性损伤27例,合并伤227例.B超阳性率68.2%,双倍剂量IVU阳性率47.9%,CT阳性率100%.根据病情分别选择手术与保守治疗,非手术治愈365例,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4例,手术治愈67例,死亡14例.结论B超检查快捷安全,应作为损伤首选检查方法,在诊断中主要起到筛选作用.CT扫描为损伤程度分类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重度损伤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治疗取决于伤情,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指征是处理损伤的关键.

  • 标签: 肾损伤 阳性率 诊断和治疗 保守治疗 IVU 开放性损伤
  • 简介:报告78例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血尿程度与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重视伴合并伤的损伤的鉴别和诊断。B超、大剂量IVU及CT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1.4%、86.0%、100%。B超检查简单、迅速应为首选,主张先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临床观察。手术宜经腹部切口,术中尽量保留肾脏组织,行切除应注意检查对侧肾功能。本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休克及严重合并伤。

  • 标签: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75例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5例闭合性损伤中,挫伤47例,裂伤27例,蒂血管伤1例,伴复合伤l5例。保守治疗74例,手术治疗1例。结论尿液检查和B超检查应作为诊断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CT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肾脏损伤类型、伤情程度及复合伤情况。保守治疗是损伤重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日本军界一直认为,未来发生化学战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1994年6月在松本和1995年3月在东京地铁发生的化学恐怖事件就是和平时期的化学战,而且认为这种化学恐怖事件今后在日本还可能随时发生。

  • 标签: 日本 毒剂损伤 早期医学救护 化学恐怖事件 化学战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早期处理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于伤后12h内,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亚低温治疗、控制血糖、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防止应激性溃疡、肠内外营养支持以及合并伤早期处理,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结果伤后6个月按GOS统计,其中死亡8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8例,中残12例,良好8例。结论对重型DAI早期综合治疗(12h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早期综合处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医学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以期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方法治疗组对126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医学干预,采取以神经发育学疗法为主,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认知知觉功能训练、高压氧、脑活素等综合治疗;将家长放弃早期医学干预的脑损伤高危儿34例作为对照组,由家长自行干预。3个月为一疗程,2~3个疗程进行疗效总结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上提示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系统、早期的医学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早期康复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 标签: 早期医学干预 脑损伤 高危儿 疗效分析 知觉功能训练 等综合治疗
  • 简介:损害是变态反应性紫癜的严重表现之一,并提示其预后不良,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损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30例变态反应性紫癜患儿检测尿ALb、lgG、β2-MG及血β2-MG的含量以期早期发现损害。1临床资料选我科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紫癜的住院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岁8例,6~10岁20例,11~14岁2例。临床表现:皮疹30例,血管神经性水肿关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紫癜 肾损害 早期诊断 放免法 变态反应性疾病 肾功能
  • 简介:对近10年来国内外中药防治缺血再灌注(RIR)损伤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丹参、黄芪、川芎、地榆、丹皮、甘草等单味中药,及黄芪当归合剂、参附注射液等中药复方,对多种动物实验性RIR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单味中药 中药复方 保护作用 RIR
  • 简介:目的 对比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损伤的指标差异。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γ-谷胺酰转肽酶(GGT)、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0%,83.3%和50.0%,83.3%和70.0%)高于血清BUN,Cr,Ua异常发生率(33.3%和15.0%,57.1%和40.0%,50.0%和33.3%)。结论 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损伤为主为重。早期诊断用尿酶、β2-MG和尿常规反映更为有价值。

  • 标签: 肾损伤 肾功能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观察并用高压氧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76例及对照组52例脑损伤儿给予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氧。测评治疗前后2组发育商DQ,比较有效率及疗程长短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个疗程治疗有效率高于3个疗程(P<0.05)。结论并用高压氧可增加脑损伤的干预效果。

  • 标签: 高危婴儿 脑损伤 高压氧 筛查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严重颅脑损伤早期死亡患者的院前和来院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患从受伤到收住入院的时间均在1h以上,除患者自身伤情严重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当前医疗体制有待完善.结论严重颅脑外伤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其救治的需要,必须提高神经外科的应急水平,完善急诊医疗体制,不断总结诊治中的经验教训,摸索救治方法.

  • 标签: 严重颅脑损伤 早期死亡 相关因素 死亡原因 手术时机
  • 简介: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  2.2 脑瘫发生率 观察组38例仅2例出现轻度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早期修复作用

  • 标签: 干预早产儿 早产儿脑损伤 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