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分娩与侧切分娩方式下产妇会阴伤口愈合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实施创分娩,对照组(60例)实施侧切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优良率是98.3%,明显较对照组的81.7%高,观察组伤口愈合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3%,明显比对照组的18.3%低,(P<0.05)。结论实施创分娩可使产妇会阴损伤减轻,使产妇会阴处伤口能够顺利愈合,从而使产后康复效果得以提升。

  • 标签: 无创分娩 侧切分娩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瘢痕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彩超的检查。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测方式,研究组采用阴道彩超检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为91.43%,1例患者误诊,1例患者漏诊,1例患者诊断结果不确定;对照组确诊率为62.86%,1例患者误诊,1例患者漏诊,1例患者诊断结果不确定;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检查方式开展诊断过程,误诊和漏诊情况更少,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瘢痕妊娠 阴道彩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超检查对于提高治疗瘢痕子宫瘢痕妊娠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后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40例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诊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2.50%(5/40)。结论经阴道多普勒彩超的检查能够准确的定位瘢痕妊娠的手术部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瘢痕妊娠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度,经历剖宫产的产妇200例,将其分成两组,瘢痕子宫产妇100例,定为对照组,非瘢痕子宫产妇100例,定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等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经过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患者,不管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还是在腹腔粘连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在手术的过程中,还需多加注意。

  • 标签: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腹部切口愈合状态不良患者在应用湿性愈合敷料基础上开展护理处置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切实提升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护理水平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择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26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研究组患者在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实现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实现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在应用湿愈合性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相较在应用常规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湿性愈合敷料 常规愈合敷料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治疗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200例分组研究妊娠结局对比。结果研究组子宫破裂发生率高达29.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3.00%(P<0.05)。研究组胎盘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7.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4.00%(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也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产妇而言,其危险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高。所以,初产妇应当尽量实施自然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再次妊娠
  • 简介:骨折愈合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和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评估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推断方法。本文研究用DEXA测定骨痂骨密度来评价骨愈合程度,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全部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数字化、量化模型的方法研究骨折时间。

  • 标签: 骨折愈合 骨密度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对骨折手术、骨折愈合和手术伤口的愈合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手术伤口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周期均会对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产生影响,病程低于10年且血糖浓度低于<8.0mmol/L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更短。糖尿病患者切口按期愈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必须积极进行血糖控制,使自身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积极进行各种并发症的治疗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 标签: 糖尿病 骨折手术 骨折愈合 手术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妇20例。结果在产妇产后因内诊次数多、产程长、破膜时间长、试产失败、羊水污染、急诊手术、贫血、肥胖、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提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结论在产妇剖宫产后切实做好腹部切口护理十分重要,能够及时获取切口感染现象,予以早期处理,将缝线拆除,实施彻底清创,且每天都需要进行换药,在微波理疗之后实行二期缝合切口,利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促使切口早期愈合

  • 标签: 剖宫产 腹壁切口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瘢痕整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60例)及传统护理组(60例),对比检验循证护理对瘢痕再次增生的预防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瘢痕整形术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效果良好。

  • 标签: 瘢痕整形 术后预防 瘢痕增生 循证护理方案 建立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吸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都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7%,与对照组的93.3%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治疗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烧伤创面愈合后皮肤护理方法,为日后烧伤创面愈合后皮肤护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0.64%),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不及观察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加快创面愈合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烧伤 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由于局部循环和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比普通人难愈合。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在外科手术后,伤口易出现愈合不良,反复感染,变成慢性而难以愈合的溃疡,尤其容易在四肢出现,需要引起注意。

  • 标签: 难愈合 糖尿病 伤口 外科手术后 代谢障碍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照 。方法:选取 我院剖宫产产妇 (110 例 ), 选取 时间

  • 标签:
  • 简介:不管何时,回到家先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汤是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说到汤,不可忘记法国著名烹调学家古斯的评价:“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能使人感到宽慰。”

  • 标签: 保健法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烧伤瘢痕癌17例为鳞状细胞癌,3例为基底细胞癌。其中溃疡型15例,菜花型5例。手术植皮或皮瓣均成活。20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5年获得随访,2例术后3~6个月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1例放弃治疗,5月后死亡,其余18例局部复发,目前仍健在。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瘢痕癌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瘢痕癌的最佳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瘢痕癌 临床治疗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瘢痕妊娠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60例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A组),9例行甲氨蝶呤(MTX)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B组),5例行开腹子宫病灶切除术(C组)。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少于B组和C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下降时间A组和C组短于B组(P<0.05),A与C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成功保留子宫,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应个体化,MTX适用于UAE后的辅助治疗;开腹手术适用于孕囊外生型,孕囊植入于子宫肌层深部,靠近浆膜层的病例;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适用于孕囊向宫腔生长或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例。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甲氨蝶呤 子宫病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各40例,A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方法;B组采用米非司酮+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方法。观察宫缩发动时间、宫缩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引产成功率。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出血量、子宫胎盘膜残留率。结果A组宫缩发动早,宫缩持续时间少于B组,A组出血量少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的引产效果十分理想,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子宫 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