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代谢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运动员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代谢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输出功率最大,是速度、力量项目运动员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高峰维持1mm左右,直接影响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

  • 标签: 无氧代谢 能量 运动能力
  • 简介:近些年来,手球运动员所需要的体力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不仅是由于比赛规则的发展导致技术和战术的变化,而且也是由于运动生理学的发展使训练获得了更大的适应。最近,米克森、奥里森、戴利斯、哈勒姆比斯·爱德等学者的研究强调由于手球比赛的节奏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求手球运动员不仅要有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同时要改进训练方法以提高发展身体素质,特别要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及代谢能力。本文报道了手球运动员在较先进的功率自行车上及现场比赛中乳酸代谢的研究结果。

  • 标签: 手球运动 无氧代谢 运动生理学 训练方法 有氧代谢能力 比赛规则
  • 简介:<正>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骨骼肌(以下简称肌肉)活动的结果。肌肉的活动,正像其他物体的运动一样,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与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肌肉活动,从而也影响着人体的运动。因此,肌肉活动的能源问题,便成为人体运动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并引起了许多学者进行研究的兴趣。美国R·Margaria,瑞

  • 标签: 肌肉活动 无氧代谢能力 最大吸氧量 乳酸能 有氧代谢能力 神经系统
  • 简介:本文的研究旨在确定使用功率自行车法测时,适用于中国少年男子的最适负荷,并探讨少青时期能力的年龄特点。受试者为48名10—15岁健康、专项运动训练的男子,用多级负荷,在Monark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测试,以确定出最适负荷。利用统计学方法,推导出确定最适负荷的负荷——体重回归方程,并做出了重复性试验。

  • 标签: 受试者 无氧功 无氧工作能力 无氧能力 少年男子 多级负荷
  • 简介:本文就目前国外有关重碳酸盐与代谢运动能力关系的最新研究现状及咸果进行综述与分析.运动员运动前服用重碳酸盐能够有效地提高代谢运动能力,而这又与重碳酸盐服用的量和代谢运动时的时问长短密切相关.

  • 标签: 重碳酸盐 PH值 无氧代谢功 无氧代谢功率
  • 简介:运动时,血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血乳酸的升高和运动强度直接相关。血乳酸一直被国内外当作评定运动时人体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有的学者曾观察了冰球比赛中秘比赛后血乳酸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定冰球运动员和有氧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对如何提高冰球运动员的代谢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探讨冰球

  • 标签: 血乳酸值 无氧代谢能力 运动强度 有氧能力 有氧代谢 中秘
  • 简介:为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代谢能力特征及其差异,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进行30s测试(采用Monark839E功率自行车),并测定其运动后即刻、3min、5min、7min的心率和血乳酸。研究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后,其机体的代谢能力明显优于低水平运动员;恢复期高水平组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是运动员经多年系统训练对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高水平和中等水平运动员机体乳酸缓冲系统和消除系统机能好,代谢恢复能力较强。

  • 标签: 女子拳击 无氧代谢 无氧功 血乳酸 心率
  • 简介:目的:探究奔跑类运动项目无功率适宜的测试方法,为奔跑类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评价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采用COMBIWELLNESS公司产POWERMAX-Ⅶ功率自行车,对30名男大学生分别在其站姿和正常坐姿下进行30s功率测试,比较分析两种蹬骑方式的最大功率、平均无功率、疲劳指数以及5s分段平均无。结果:站姿蹬骑与正常坐姿蹬骑方式的最大功率、平均无功率、5-10s分段平均无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5s、10-15s、15-20s分段平均无均有显著性差异;疲劳指数、20-30s每5s分段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站姿蹬骑功率自行车测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奔跑类运动员工作能力;奔跑类项目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变化以及髋部肌群的合理调动,对运动成绩的提升有着显著性意义。

  • 标签: 站姿 坐姿 无氧功率测试
  • 简介:耐力是指肌肉在条件下工作,这种工作形式只能在三种情况—下产生:(1)长距离运动项目刚开始时30秒左右,此时将会出现暂时的“亏”,这种亏在几分钟内就能得到补偿,在此补偿过程中,运动员常有无法继续坚持的感觉,一旦最初的亏得到补偿,使运动员进入一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极点”后,使运动员感到继续运动似乎很容易忍受。

  • 标签: 运动员 运动项目 无氧耐力 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 “极点”
  • 简介:陆生生物不能长期忍受呼吸,原因是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乳酸之类的东东,对生物有毒害作用——酷毙了的生物老师如是说。

  • 标签: 无氧呼吸 毒害作用 生物 乳酸 酒精 手臂
  • 简介:目的:研究和揭示小轮车泥地竞速比赛的有氧代谢代谢特征.方法:对3名广东省重点运动员在赛前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赛时进行全程心率和赛后血乳酸进行值测试和分析.结果:(1)在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赛时运动员每轮比赛的最高心率都达到个人峰值心率(Hrpeak)的90%以上,平均心率达到88%Hrpeak以上;(2)每轮比赛赛后间歇期平均心率处在67%~70%Hrpeak的中等强度心率范围,且整体呈上升趋势;(3)全国正式比赛赛后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模拟赛,达到最高乳酸训练区(血乳酸值大于15mmol/L)的强度.结论:小轮车泥地竞速项目不仅对运动员最大代谢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有氧代谢能力.

  • 标签: 小轮车 比赛 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特征
  • 简介:以散打和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对其进行30s最大持续运动能力测试与分析,旨在探讨散打与套路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供能能力的特征异同,为研究散打与套路运动员在代谢方面的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散打 套路 无氧代谢 比较
  • 简介:<正>一、阈概念的产生远在本世纪初,Douglas及其同事发现,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时,血乳酸可保持在安静时水平而无变化。当运动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血乳酸浓度增加。他们还观察到,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的CO2结合力(主要是HCO3-浓度)下降,呼吸系统受到刺激,CO2呼出量增加。Hill等,于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肌肉运动时乳酸增加,是因为不能满足收缩的肌肉产能需要。于是将能量代谢形式分为有氧代谢代谢两种。1964年美国Wasserman和Mclroy第一个用阈AT(Anaerobicthreshold)术语来描述由于运动引起乳酸增加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的发作。几乎与此同时,德国Hollmann也提出了无阈的概念。从此,阈这一概念被欧洲、美洲等地学者采用。

  • 标签: 血乳酸浓度 无氧阈 运动强度 无氧代谢 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 简介: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代谢能力和体成分,以为训练和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女子摔跤队12名队员。依据比赛成绩分为冠军组(n=5)和非冠军组(n=7),进行15秒和45秒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分别测定平均功率和运动前后血乳酸值。结果发现,15秒运动测试中,冠军组(A组)平均功率高于非冠军组(B组),血乳酸增值低于B组,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功率/血乳酸增值,即磷酸原能商显著高于B组(P<0.05)。45秒测试中,A组平均功率/体重,即相对平均功率和血乳酸增值显著高于B组。体成分的测试发现体脂百分数A组冠军显著低于B组(P<0.05)。去脂体重高于B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15秒,还是45秒运动测试,去脂体重与平均功率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 标签: 体脂百分数 去脂体重 无氧代谢能力 磷酸原能商
  • 简介:摘要PET局部脑代谢率测定为研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脑组织代谢的改变提供了有力工具,特别是在脑血管病时,进行rCMRO2与局部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容量的联合测定,对于研究急性脑梗死的发展过程、卒中危险的预测以及各种内科、外科治疗效果的判定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PETCT 局部脑氧 代谢率
  • 简介:冬季来临,很多人感到手脚冰凉,因此,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应该选择能让身体充分发热又可以锻炼肌肉的运动。哑铃操单手握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或1~3千克的轻量哑铃,手肘弯曲呈直角,将矿泉水瓶或哑铃平举到身体前方再放下,重复动作至少20次,速度愈快,效果愈好。

  • 标签: 无氧运动 矿泉水瓶 身体 锻炼 动作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无铜生产工艺,探讨了其技术条件控制,对生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 标签: 无氧铜 脱氧 工艺 铸锭 焙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如今随着人们保健的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保健运动备受关注。也许我们很多人知道有氧运动能够减肥健身,但就是一直分不清楚有氧运动和运动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 标签: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保健运动 减肥健身
  • 简介:目的探讨Neurotrend-7脑组织代谢监测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在全麻下行开颅术的患者术中持续进行脑组织代谢监测,观察12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前后和8例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脑组织氧分压(PbtO2)、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PbtCO2)、脑组织pH值(pHbt)的变化.结果①12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PbtO2、pHbt分别从(16±7)mmHg、6.99±0.12增加到(28±6)mmHg、7.11±0.09(P<0.05),PbtCO2从(59±6)mmHg下降到(46±5)mmHg(P<0.05);②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PbtO2、pHbt分别从(24±6)mmHg、7.12±0.05下降到(13±4)mmHg、7.04±0.06(P<0.05),PbtCO2从(45±6)mmHg升高到(56±4)mmHg(P<0.05).结论脑组织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以指导治疗.

  • 标签: 脑组织氧分压 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 脑组织pH值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