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及其增强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择期行肾脏、胃肠和神经外科的手术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纳美芬组和纳洛酮组,每组各35例。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5min后,纳美芬组静脉注射试验药物纳美芬0.25ttg/kg;纳洛酮组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两组注射药物频率可为5min/次,直至呼吸频率>10次/分钟,呼吸暂停时间<15秒时停止注射药物。且两组患者药物所用总剂量纳洛酮不超过0.4mg,纳美芬不超过1gg/kg。记录患者用药0.5小时内的呼吸恢复情况、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的用量等。同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纳美芬组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较纳洛酮组明显更短;用药0.5小时内纳美芬组的呼吸恢复情况较于纳洛酮组更优。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镇痛药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纳洛酮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纳美芬组。结论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诱发术后患者呼吸抑制作用的效果较好,观察到纳美芬无明显加强镇痛的作用。

  • 标签: 纳美芬 呼吸抑制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提取2014年5月到2016年3月期间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分析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厄贝沙坦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钾、肌酐等各项指标,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的概率和分析。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肌酐、尿蛋白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要比采用厄贝沙坦方法要好得多,具有临床广泛推广的意义。

  • 标签: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螺内酯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GLU)(6.12±0.73)mmol/L、24h尿蛋白(Pro)(0.57±0.29)g/24h、血肌酐(SCr)(229.03±80.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03±1.24)mmol/L、(1.04±0.51)g/24h、(360.28±99.7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04、5.374、6.881,P<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螺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拉西地平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并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作用明显,降压效果好,对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炎症反应及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在内的TNF-α拮抗剂已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疾病、银屑病及炎性肠病等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TNF-α拮抗剂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报道逐渐增多。该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TNF-α拮抗剂的应用导致TNF-α、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失衡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TNF-α拮抗剂品种和血药浓度也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类 银屑病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HCG日孕酮水平对IVF/ICSI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科行拮抗剂方案IVF/ICSI助孕的患者118例。根据HCG日孕酮(P)水平分为三组A组P≤0.50ng/ml(n=30);B组0.50<P<1.50ng/ml(n=57);C组P≥1.50ng/ml(n=31)。比较三组间促排卵及胚胎结局。结果B组D3可移植胚胎率和D3优质胚胎率高于A组和C组。结论拮抗剂方案中HCG日孕酮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高质量胚胎形成。

  • 标签: 孕酮水平 HCG日 拮抗剂方案 胚胎质量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是较早用于银屑病治疗的一类生物制剂,通过中和TNF-α,阻断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而发挥疗效。TNF-α拮抗剂在分子结构上有受体融合蛋白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前者主要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及其生物类似物益赛普(yisaipu)等,后者则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等。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TNF-α拮抗剂显示出对银屑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而不同的制剂在使用方法、起效速度、总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则各有差异。TNF-α拮抗剂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各种感染特别是结核病和乙肝的激活,以及潜在的诱发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风险,用药前需进行认真的筛查,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视,以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银屑病 依那西普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益赛普
  • 简介:目的对拮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针对现有的药物和新型结构类型化合物研究能够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现有的药物或天然产物展开的;另一部分是一系列不同结构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结论CTGF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只在间质细胞中表达,主要介导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是一个更有效和特异的抗纤维化作用的靶点,虽然仅有几种结构类型,但是也开启了能够拮抗CTGF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序幕。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纤维化 小分子化合物
  • 简介:摘要缬沙坦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本文对缬沙坦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缬沙坦 拮抗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DBP、SBP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BP、SBP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钙拮抗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醛固酮拮抗劑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本院治疗并且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1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钾、肌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heartrate,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心排出量(cardiacoutput,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s,LVEF);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肌酐水平均超过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LVESD、LVED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有效治疗心力衰竭,恢复心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 治疗有效率 心脏功能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本地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及各种降压药物的临床疗效,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在本社区门诊和住院60岁以上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共368例。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同时患有疾病和接受的治疗等,分为两组A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为首选治疗,B组采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联合性选择性用药,同时对这些病人给予健康教育。钙离子拮抗剂口服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在治疗老年人的高血压的观察中,作为药物,368例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中有208例首选应用此药,其他160例根据老年病人特点,选择性与其他药物合用。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头晕缓解时间,烦躁、失眠缓解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血压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钙离子拮抗剂为首选药物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头晕头痛症状,减少并发症,而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药物 疗效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白介素-17(IL-17)与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选择性靶向IL-17A及其受体的生物制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介素-17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并鉴定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梯度稀释海绵匀浆液,涂布海水培养基,分离纯化典型特征菌落;采用纸片法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16SrDNA法鉴定菌株。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7株典型菌株,其中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结论筛选并鉴定出一株强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短小芽孢杆菌。

  • 标签: 海绵 金黄色葡萄球菌 拮抗 16S rDNA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6日至2017年11月26日期间我院老年哮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利迭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3.96±0.12)L、FVC(30.61±7.58)L、FEV1/FVC(82.27±3.28)%、总有效率(96.00%)、IL-13水平(24.19±2.33)pg/ml、IL-12水平(60.74±3.66)pg/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三烯拮抗剂 舒利迭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对于老年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哮喘患者(男性85例,女性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吸入舒利迭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EV1、FVC、PEF评分明显更高,IL-12更高、IL-13更低,哮喘症状、心理状况、自身关心、活动受限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舒利迭应用于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肺部功能和弱化炎性介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白三烯拮抗剂 舒利迭 老年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5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螺内酯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心室重建的影响。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水平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螺内酯效果显著,有效防治患者出现心室重构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室重建 螺内酯 醛固酮拮抗剂 冠心病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