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吸力式基础具有投资费用低、施工时间短、无噪音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海洋工程领域。本文针对吸力式基础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主要综述现有设计理论,指出理论缺陷,并给出设计建议。创新点:综述砂土、粘土和成层土中吸力式基础的安装、回收、基础承载力、基础沉降和服役性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现有设计理论。方法:1.基于文献报道的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针对吸力式基础安装过程中的沉贯阻力、临界吸力和土塞效应,评估现有设计理论的准确性;2.分析粘土和砂土中吸力式基础的完全排水、完全不排水和部分排水条件下静力和循环承载力计算理论;3.针对吸力式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分析荷载引起的基础变形、固结沉降、循环再固结沉降和极端荷载下的“棘轮效应”。结论:1.现有的吸力式基础安装中沉贯阻力计算理论没有普适性;对于临界吸力的计算,由于没有考虑“土拱效应”,理论计算值均低估了安装吸力。2.对于粘土中吸力式基础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循环作用下土体的强度弱化和基础一土间空隙引起的承载力降低,而砂土中基础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排水条件的影响。3.对于吸力式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特别是基础变形的计算,目前还缺少成熟的计算理论。

  • 标签: 吸力式基础 安装 承载力 变形
  • 简介:摘要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方式简单,实用性较强。自21世纪开始,相关研究表明,血栓抽取可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效果,并使患者预后恢复速度增加,但部分研究学者临床结果显现出差异性。对于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争议较大,该研究将对相关血栓抽吸治疗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血栓抽吸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栓抽吸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抽吸海绵牙刷刷洗口腔及常规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用吸引海绵牙刷刷洗口腔,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法。统计两组口臭、口腔溃疡、污垢残留、VAP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口臭、污垢残留、口腔溃疡及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的操作时间亦低于对照组。结论抽吸海绵牙刷刷洗口腔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能增加口腔清洁度及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海绵牙刷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即对照组50例采取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50例采取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两个小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6.0%,两组数据对比明显不同(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43.9±11.5)min、术中出血量(35.2±2.1)ml、住院时间(16.1±3.2)d,对照组(65.5±13.8)min、(74.1±12.3)ml、(25.4±4.6)d,两组数据对比明显不同(P<0.05)。结论微创穿刺抽吸术应用于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穿刺抽吸术 开颅手术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腋臭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修剪大汗腺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组则给予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比较两组腋臭治疗效果;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微创治疗组腋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治疗组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微创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有效根除腋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微创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微创抽吸法 腋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我科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术的35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针穿刺抽吸活检术,除1例发生晕针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外,无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替罗非班,观察组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导管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观察组(30例),与选择标准经皮冠状动脉(PCI)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3级例数、心电图STR>50%例数、LVEF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左室结构和心肌状态等,效果显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联合 血栓抽吸导管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40例行脂肪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入选(ASAⅠ~Ⅱ级)。镇静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作为负荷量,时间10min,然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4μg/Kg。肿胀液注射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术中手术刺激患者有体动时,追加舒芬太尼5~10μg。术毕前5~10min停止药物输注。分别记录镇静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5、30和60min以及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Ramsay镇静分级。观察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并发症。记录总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用量。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镇静分级2~4级。镇静后各时间点的患者心率均低于镇静前(P<0.05)。与镇静前相比,镇静后15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而镇静后其他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与镇静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后的呼吸、SpO2无明显下降(P>0.05)。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麻醉时间为(168±58)min,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126±36)μg和(15±5)μg。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的清醒镇静。

  • 标签: 清醒镇静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脂肪抽吸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腋臭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修剪大汗腺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组则给予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比较两组腋臭治疗效果;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微创治疗组腋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治疗组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微创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有效根除腋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微创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微创抽吸法 腋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将盐酸替罗非班与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匀分作常规组及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方式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盐酸替罗非班与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当中,让患者同时接受血栓抽吸导管与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 血栓抽吸导管 盐酸替罗非班 效果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抽吸加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效果。方法本文将8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分组方式采用抽签法;对照组手术期间施以超早期微创抽吸加常规引流治疗,研究组手术期间施以超早期微创抽吸加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超早期微创抽吸加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是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血肿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超早期微创抽吸 尿激酶 液化引流 高血压 小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与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锥颅液化抽吸术治疗的观察组与应用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通过对照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评价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30d观察组累计再出血、脑疝、脑积水等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7%、13.0%、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1%、21.7%、13.0%(P<0.05)。结论全新微创手术术式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快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清除血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神经外科临床最常见急症之一,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难测”为其临床特点。在中老年群体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在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中也是属于最为严重一类,在脑血管病致死的群体中,大约占到了4分之一,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非常高,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开颅、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及微创碎吸术等,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过去通常采用开颅去骨瓣清除术,然而此方法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于出血量超过80ml的患者,致死率超过90%,因此,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具备较高的风险。而微创引流术不仅能够就地抢救,并且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得到大大提升,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我科自1998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微创颅骨钻孔脑出血抽吸加尿激酶液化引流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6例,针对其上述临床特点,对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抑制恶化、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起到了明显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抽吸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监测患者腹腔、胸腔压力等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情况无明显相关。结论对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防范风险,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腹腔高压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卵巢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MFA组(采用IMFA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窦卵泡数、促黄体生成素以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比较两组1年内月经恢复率以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卵巢体积、窦卵泡数、促黄体生成素均明显降低,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恢复率与妊娠率分别为65.00%、4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IMFA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内分泌水平,促进卵巢形态及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月经恢复及妊娠率。

  • 标签: 超声 未成熟卵泡抽吸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从多方面分析了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泵压入式与抽吸式布置的优缺点,认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空调循环泵不应该一味地采用压入式布置,而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再确定循环泵的设置位置。

  • 标签: 水泵压入式 水泵抽吸式 水温升 工作压力 初投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PD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6月收治8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以面罩吸氧治疗,实验组(45例)予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面罩吸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SaO2相比,实验组(95.32±2.30)%等麻醉前血气指标改善均更优;且FEV1(2.30±2.59)L/s肺功能指标改善均更优;与对照组FEV1相比,实验组(2.50±2.69)L/s术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更优;P<0.05)。结论COPD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COPD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麻醉诱导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