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种吸附剂真空抽吸再生方法,主要解决提高吸附剂脱水再生效果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吸附剂再生在双塔系统中进行,首先是关闭双塔系统中的一干燥塔的进、出口,随之开启该干燥塔出口的旁路阀,再启动真空泵抽吸干燥塔内腔气体,在启动真空泵同时,开启该干燥塔加热器,对干燥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按再生吸附剂的设定时间,关闭真空泵、旁路阀和加热器,完成吸附剂再生作业,该干燥塔内吸附剂达到预定最佳再生效果,适用于各种压力的压缩气体吸附剂再生作业。

  • 标签: 吸附剂再生 再生技术 真空抽吸 再生效果 压缩气体 干燥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健康成人不同运动负荷下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呼吸力学的影响,为其应用于呼吸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在7名成年健康成人中,观察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受试者在自主呼吸(SB)和无创辅助通气(压力支持模式,PSV)状态下的受试者做功、潮气量等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运动状态下(非极限运动状态时),与自主呼吸时相比较,压力支持通气可有效减少受试者的呼吸做功,改善受试者呼吸状态。结论压力支持通气(PSV)在受试者处于非极限运动状态时可有效改善其呼吸状态。

  • 标签: 健康人 运动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术治疗脑脓肿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4例脑脓肿患者,其中3例外伤性开颅术后者直接经颅骨缺损区皮肤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腔穿刺术;1例眼内炎术后合并脑脓肿,开颅形成小骨窗后再行穿刺术治疗。术中动态监测抽吸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探测到脓腔,顺利完成抽吸治疗。1例患者术后复查有脓液残留行再次抽吸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术治疗脑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接受度高、可动态监测抽吸情况等优点,效果良好。

  • 标签: 脑脓肿 超声引导 穿刺抽吸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对体表脂肪瘤患者使用脂肪抽吸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标记好瘤体的边界,在瘤体的外缘切开一0.5cm的切口,使用肿胀麻醉法将瘤体及皮下注入肿胀液药后应用吸脂针将瘤体大部分吸出,残余的瘤体及包膜用止血钳直接夹碎取出,瘤区加压包扎。结果从2009年到2010年我院根据接收的使用脂肪抽吸术进行体表脂肪瘤治疗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全部28例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的病例,伤口隐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用脂肪抽吸术进行治疗能够让体表脂肪瘤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的瘢痕不明显,美观,手术操作简单,效果突出,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表脂肪瘤 吸脂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立体血肿抽吸治疗,同时采用尿激酶50kU实施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采用药物实施降压治疗、营养神经以及提高脑部代谢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消失情况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观察组分别为(8.7±1.6)、(7.12±1.8)、(5.6±0.8)ml,对照组分别为(16.7±2.9)、(14.8±1.7)、(6.5±1.3)ml。两组治疗1、2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2、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伴发脑水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能够使血肿周围水肿出现显著下降,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立体定向抽吸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型颅内血肿抽吸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创型颅内血肿抽吸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型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颅内血肿 抽吸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