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癫痫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受癫痫疾病治疗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西比灵在抗癫痫药物基础上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比灵 抗癫痫药物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按照患者病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17例中年龄>60岁8例(占47.1),既往有抽搐或癫痫史5例,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者5例,肾功能不全3例;引起癫痫发作的氟喹诺酮为环丙沙星7例、左氧氟沙星5例、氟罗沙星3例、诺氟沙星1例、氧氟沙星1例,静脉给药共15例,口服2例;4例合用茶碱类药物,3例合用非甾体抗炎药。15例为大发作,2例为小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30min~5d;17例患者均在停药或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驶癫痫发作,临床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癫痫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癫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认为癫痫是一种大脑的疾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平衡所致[1]。岛叶癫痫的概念最先是由Guillaume[2]等提出的。由于岛叶深藏在脑组织深部被其他脑叶所覆盖,其表面的解剖屏障复杂,所以对于岛叶癫痫的诊断十分困难。根据颞叶癫痫患者术中岛叶皮层脑电监测及皮层电刺激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岛叶癫痫的临床症状与颞叶癫痫非常相似。

  • 标签: 岛叶 颞叶癫痫患者 国际抗癫痫联盟 脑电监测 电刺激 兴奋与抑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俗称羊癫疯,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七,估计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并且每年都在逐渐递增。其发病的表现复杂多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标签: 癫痫患儿 心理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癫痫平序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5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癫痫平的剂量调整,对照组为丙戊酸钠常规疗法。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与发作频率的相互关系。结果治疗组(40例)有效控制发作,较对照组(36例)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积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癫痫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联合癫痫平序贯疗法,中西药作用机制协同、时间互补、效应增强,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

  • 标签: 癫痫 丙戊酸钠 癫痫平 序贯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进行病房安全管理,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我科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癫痫患者共153人,通过在院资料收集,制定系统的病房安全管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结论病房安全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对巩固治疗,减少复发,促进康复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癫痫 病房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在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对入住本院收的60名癫痫病人(脑卒中),对他们的卒中部位及类型、发病类型与时间等展开分析。结果(1)癫痫发作时间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可分为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迟发性癫痫是指在脑卒中病程2周后出现多次癫痫发作,脑卒中病程的两个星期内会有数次发生癫痫发作现象即为早发性癫痫。本组病例中有早发性癫痫17例,晚发性癫痫43例。(2)癫痫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26例,全身性发作34例。(3)癫痫与脑卒中类型脑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为14例,占23.3%;脑栓塞继发性癫痫为7例,占11.7%;脑出血继发性癫痫为30例,占50%;蛛网膜下腔出血为9例,占15.0%。(4)部位、类型18名病人为脑出血,包括脑叶3例,脑干4例,9例基底节区,小脑2例;28名病人为脑梗死,包括4例小脑,4例脑干,6例脑叶,12例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结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是脑卒中后癫痫,卒中类型和其产生没有关系。基底节区这个部位的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表明,基底节区病人(伴有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必需注意癫痫的发生。癫痫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97-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综合病因及对症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癫痫持续状态不同的诊疗,预后不同。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为探讨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1998年由Gramer等建立,由QOLE89缩编而来,共31条目,包含7方面的内容,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与正常成人作对比,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在对癫痫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治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22例,根据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0例)和整体护理组(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11/12),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70%(7/10);同时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癫痫发作进行有效控制,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患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主要是脑卒中发生后由于卒中本身的原因致使身体机制继续发生癫痫的症状。癫痫是患有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并且随着脑卒中和癫痫的同时发作,常常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令家人和医生为之头疼欲裂。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疾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障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健康,我科医护人员运用一系列治疗手段,再加上内科护理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及时的临床治疗和内科护理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治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临床治疗方法 效果研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提高癫痫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我科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癫痫患者共计41人,通过在院资料收集,制定计划,在病员出院后给病员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41例患者家庭都接受了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主要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其中6例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2例死亡。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多受到脑水肿的影响,其中主要为单纯性部分发作,发病病灶通常在脑叶及其周围位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