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以及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了心舒康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探讨其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ST段偏移线的高度,检测血清测AST、CPK、LDH的含量以及全血粘度;(2)采用皮下注射0.1%的肾上腺素所致急性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全血粘度;(3)观察心舒康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心舒康能降低大鼠的血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率.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在动物模型的水平上证实了心舒康对缺血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心舒康临床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心舒康;心肌缺血模型;急性血瘀模型;大鼠LaboratoryresearchonXinShukangcapsuleformyocardialischemiaXiujuanPengXuanpingQiangXinjieYang2BaoshengDun(.Shaanxiinstituteofinternationaltrade&CommerceXianyang712046;(2.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yang712046)AbstractObjectiveUsingischemiaandreperfiisionmodelinratstoobserveXinShukangcapsuleonischemicmyocardialprotectiveeffectandinfluenceonbloodrheology.MethodsEstablishingischemiareperfusionmodelandacuteblood-stasismodelinrats,and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XinShukangcapulseontheelectrocardiogramandSTsegmentheight,theserumindex,thePlateletaggregation,ResultsXinShukangcapulsecanreduceviscosityofbloodrheology,inhibitplateletaggregation.ConclusionsTheseresultscouldpKreoyviwdoerdesxperimentalevidencesforresearchingandclinicalpractice.XinShukangcapsule;Myocardialischemiamodel;Acuteblood-stasismodel;Rats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1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栓治疗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与对照组的74.19%比较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与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应用联合栓治疗可改善心室心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塞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分析1例女性NMDA受体脑炎患儿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以癫痫起病,逐渐出现发热、精神症状、运动认知障碍,病程初期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脑脊液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确诊,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掌握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对于以癫痫或精神症状起病,伴有运动认知障碍或自主神经症状者,应尽早检测NMDA受体抗体,以免漏诊、误诊。

  • 标签: 抗N&mdash 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误诊 癫痫 脑炎 病毒性
  • 简介:心肌脂肪浸润又称脂肪心,是指心外膜下有大量脂肪沉着,并广泛地浸润到心肌纤维之间,压迫心肌纤维,导致心肌纤维萎缩甚至部分消失。病变常发生在右心室,左心室极少见[1]。因本病多无临床症状,故文献报道病例多为死亡尸检病例,且多为猝死患者。本文献报道病例为少见左心室心肌脂肪浸润,且因临床症状反复就诊的患者。

  • 标签: 心脏病 脂肪心 左心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芍药苷和赤芍总苷心肌缺血的药效强弱。方法将Wistar大鼠2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3组,每组1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观察赤芍总苷和芍药苷十二指肠给药对心肌梗死面积,心电图和血清心肌四酶的影响。结果冠脉结扎后,芍药苷(60,90,120mg/kg)和赤芍总苷(80,120,160mg/kg)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以缩小模型组平均心肌梗死面积30%为有效标准,计算ED50,芍药苷和赤芍总苷分别为51mg/kg和80mg/kg。芍药苷(90mg/kg)可在给药后15min、2h、3h、4h和5h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赤芍总苷(120,160mg/kg)仅在给药后3h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芍药苷(120mg/kg)和赤芍总苷(160mg/kg)可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的含量。结论芍药苷和赤芍总苷都具有心肌缺血的作用,芍药苷的作用要强于赤芍总苷。

  • 标签: 芍药苷 赤芍总苷 抗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观察心痛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面积和血浆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心痛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冠脉结扎法造模;处死动物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心梗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术后血浆中ICAM-1、V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心痛方及欣康给药后均能抑制血浆ICAM-1、VCAM-1的表达(P〈0.01),心痛方及欣康给药后均能缩小心梗面积(P〈0.01),且心痛方较欣康组更具优势;ICAM-1、VCAM-1心肌梗死面积存在线性关系,ICAM-1水平与梗死面积相关性更高。结论:黏附分子ICAM-1、VCAM-1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心痛方能抑制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缩小急性心梗大鼠心梗面积。

  • 标签: 心痛方 急性心肌梗死 ICAM-1 VCAM-1 多重回归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干咳 鉴别诊断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15h前运动突发胸痛不缓解"就诊于外院,吸烟史20年,20支/日;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150/90mmHg(1mmHg=0.133kPa),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冠心病早发家族史。发作性胸痛3年,呈压迫、发紧感,每次持续数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于外院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入院前6h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肌桥 恶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史 突然意识丧失 对症治疗 发作性胸痛
  • 简介:为研究烟草黑胫病不同亲本来源的抗性遗传规律,定位抗性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黑胫病品种Beinhart1000-1构建了220个F2分离群体。通过病圃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确定Beinhart1000-1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利用筛选到的70对稳定SSR引物对烟草黑胫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绘制了一张包含14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且定位到5个与烟草黑胫病抗性紧密相关的QTLs,分别在2、3、3、6、12号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6.2%、6.0%、6.7%、5.6%和5.1%。此结果使烟草黑胫病抗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推进了烟草黑胫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烟草 Beinhart1000-1 黑胫病 SSR QTL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用不同血小板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2015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7人,随机分为四组1)AC组阿司匹林0.3g联合氯匹格雷300mg;2)AG组阿司匹林0.3g联合替格瑞洛180mg;3)ACTF组阿司匹林0.3g、氯匹格雷300mg联合替罗非班;4)AGTF组阿司匹林0.3g、替格瑞洛180mg联合替罗非班。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小时、服药后24小时、服药后7天测血浆二磷酸腺苷(ADP浓度)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后使用药物常规剂量,观察7天内出血发生率。结果1)ACTF组、AGTF组在服药后2小时、7天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较AC组、ATG组明显降低;2)服药2小时,AG组、AGTF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较AC组、ACTF组减低;3)服药后次日清晨及服药后第7天,AC组和ATG组、ATGTF组和ACTF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4)ACTF组、ATGTF组,7天内出血率较AC组、ATG组高;5)AG组、AGTF组,7天内出血风险分别较AC组、ATG组略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前,使用替格瑞类联合其余血小板比氯吡格雷起效快。在出血风险小的患者,尽量联合替罗非班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替罗非班 氯吡格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对黄萎病菌胁迫处理的海岛棉Pima90-53根组织全长cDNA文库分析中,筛选到一个与黄萎病胁迫相关的杂合富含脯氨酸蛋白(hybridproline-richprotein)基因,将其命名为GbHyPRP1。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747bp,开放阅读框945bp,编码一个由3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包含信号肽、N端富含脯氨酸域及C端PollenOleeI域。同源序列分析显示,GbHyPRP1与来自雷蒙德氏棉、陆地棉和亚洲棉的HyPRP1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95%、93.87%和91.34%。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受黄萎病菌胁迫后海岛棉根部GbHyPRP1表达显著下调。将GbHyPRP1基因克隆至植物超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病指统计分析表明GbHyPRP1过量表达显著降低了拟南芥对黄萎病的抗性。据此推测GbHyPRP1参与棉花黄萎病,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负调控因子。

  • 标签: 海岛棉 GbHyPRP1 克隆 拟南芥 黄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