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等疾病[1],有关其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系统预试发现,本品含有较多量的黄酮类成分,为控制其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本研究对其含有的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

  • 标签: 连钱草 总黄酮 含量 测定 中药
  • 简介:试验目的初探从分蘖葱头中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醇冷浸,有机溶剂萃取再以DiaionHp20及硅胶柱层析方法(Ⅰ)与SephadaxLH-20法(Ⅱ),比较结果:2种方法均可选用,但Ⅱ法省时方便。

  • 标签: 分蘖葱头 黄酮 花生四烯酸
  • 简介:目的:探索金银花中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金银花中黄酮收率的影响。结果:金银花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12,超声温度40℃。结论:以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药材中黄酮,产率较高,时间较短,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作为提取金银花中黄酮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金银花 总黄酮 超声波 正交试验 心肌耗氧量
  • 简介:目的从木瓜中提取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木瓜中黄酮含量.结果测得木瓜中黄酮含量1.64%,RSD=3.72%,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71%(n=3).结论首次从木瓜中提取出黄酮,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木瓜 总黄酮 提取 含量测定 中药 植物药
  • 简介:目的:测定尿石通颗粒中黄酮的含量。方法:用70%乙醇提取并制成供试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2.13%。三批尿石通颗粒样品中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448mg·g^-1,1.403mg·g^-1,1.427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尿石通颗粒 总黄酮 芦丁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黄酮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AlB3C1D3,即加药材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1.5h,共提取3次。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未显示出某一个因素对黄酮的溶出率有显著的影响。但从极差分析结果看,不可忽视各因素的综合作用。

  • 标签: 沙棘 蒙药材 胡颓子科 黄酮类 提取工艺 热回流
  • 作者: 陈姝娟张金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1-06-16
  • 出处:《赤子》 1年第6期
  • 机构:(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 简介:目的:观察骨碎补黄酮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免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扎大鼠双侧股静脉造成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果:兔和大鼠膝骨关节炎实验模型中,骨碎补黄酮减轻软骨病变,显著降低Mankin法软骨积分。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骨碎补黄酮组形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骨碎补黄酮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骨碎补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膝骨关节炎作用.

  • 标签: 骨碎补 总黄酮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芫花根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的分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生成,以及小鼠Ts细胞亚群等指标评价芫花根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剂量为12.5~50mg·kg-1·d-1的芫花根黄酮,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和减弱均有显著的下调和提升作用;浓度为125~500μg·ml-1的芫花根黄酮,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剂量为3.125~25mg·kg-1·d-1的芫花根黄酮,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量效关系;单独使用25~50mg·kg-1·d-1的芫花根黄酮,可显著减弱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的免疫耐受,与环磷酰胺合用能增强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免疫耐受.结论芫花根黄酮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芫花根总黄酮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 简介:为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黄酮含量,探讨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黄酮的快速方法,研究发现在pH8.6Na2HPO4-KH2PO4底液中,峰电位Ep-0.74V(vs·SCE)处黄酮化合物产生灵敏的极谱还原波,以芦丁作对照品,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芦丁浓度在0.05-1.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直线关系。检出限为0.02mg/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保健食品中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单扫示波极谱法 测定 保健食品 总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黄蜀葵花黄酮(totalflavoneofAbehnoschlmanihot,TF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TFA模拟缺血预适应的方法,分别在大鼠和小鼠大呐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观察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和血清中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较似手术组明显增高,而TFA(160,80,40,20mg.kg^-1)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和PGE2含量,同时明显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TFA(160,80,40,20mg.kg^-1)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死面积;在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TFA(200,100,50,25mg/kg)预处理也可明垃减少脑梗死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以及MDA含量,明显增加血清中NO含量。结论:黄蜀葵花黄酮预处理对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蜀葵花总黄酮 预处理 保护作用 预适应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重建衰老免疫稳态的基因调控模式。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分析老年组、年轻组及淫羊藿黄酮组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②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各组淋巴细胞基因表连谱。结果①细胞凋亡百分率:老年组与年轻组比较,淫羊藿黄酮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著性(P〈0.01)。②基因表连: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上调的基因有116个,下调的基因有215个。与老年组比较,淫羊藿黄酮上调的基因有447个,下调的基因有456个。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调控等方面。结论①以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抗调亡基因表达下调为主要特微的表达模式是衰老免疫稳能失横的重要基因背景。②淫羊藿黄酮的作用规律在于逆转功能对立的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促增殖基因与抗增殖基因在衰老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异常,重塑基因表达的良性平衡,重建衰老免疫稳能。

  • 标签: 免疫衰老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连谱 淫羊藿统黄酮
  • 简介:目的:测定心达康片中黄酮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测定波长为372nm.结果:检测线性范围为1.8~12.7μg/ml,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43%.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作为心达康片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 标签: 心达康片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抗心绞痛药
  • 简介:为了解黄酮对人体的美容祛斑作用,选取部分以黄酮为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为试验样品,选择具有黄褐斑或痤疮的适龄人群为受试对象,按照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进行人体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受试物能显著降低黄褐斑色度(P<0.01),减小黄褐斑的面积(P<0.01),并且未观察到新的黄褐斑产生;受试者痤疮数量较试食前显著减少(P<0.01),皮损程度较试食前显著减轻(P<0.01),表明黄酮的祛黄褐斑作用和祛痤疮作用明显.

  • 标签: 黄酮 人体 美容作用 保健食品 功效成分
  • 简介:黄酮类化合物简称类黄酮,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目前很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抗氧化剂,降血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功能因子都是类黄酮。临床实验证实:类黄酮既是药理因子,又是重要的营养因子,是一种新发现的营养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压、防止

  • 标签: 竹叶黄酮 竹康宁 天然活性物质 胶囊 保健食品
  • 简介:出现在中国人家常餐桌上几千年的豆类食品,如今却成了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中的热点。其原因是大豆中含有一种功效近似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功效远远的超出了人们对它的想像。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功效 西方发达国家 豆类食品 食品工业 雌激素
  • 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沙棘叶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地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并呈规律性变化,此项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沙棘的选种、育种和适宜采摘时间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含量 变化规律
  • 简介: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综述)彭向雷1王蕊2王悦3崔洪斌1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150001)2哈尔滨市南岗区生防疫站(150001)3黑龙江省海林市立医院(157123)近年来,西方膳食结构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膳食大...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研究进展 大豆皂甙 增长因子 黑色素瘤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 简介:目的:测定刺五加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结果:刺五加总黄酮含量在5.8mg~34.8mg范围内,芦丁mg数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1.05%,R^2=0.9995。刺五加不同部位黄酮含量分别为:根皮18.96%,茎皮(1年生)10.29%,茎皮(2年生)9.08%,茎皮(3年生)8.3%,茎皮(4年生)8.27%,叶柄(8月25日)5.43%,叶柄(9月3日)5.14%。结论:剌五加不同部位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差异,茎皮中黄酮的含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刺五加 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