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X线、CT、MRI检查并对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脊柱创伤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1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片、磁共振及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确定基本情况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前术后的Cobb’S角及前缘压缩高度指标存在明显的变化,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恢复良好,不存在螺钉松动的情况,其中3例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处不良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在对急性脊柱采用系统的检查方式和诊断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对医院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临床诊断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在急性脊柱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Cobb's角、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术后30d患者的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分别为(5.02±0.51)?、(5.20±0.66)%、(3.45±0.44)%、(4.63±0.51)%,均显著低于术前30min,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治疗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显著改善,E级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 急性脊柱创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弓根内固定手术,通过减压操作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椎体高度,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骨折均愈合,手术效果优13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术后出现伤口感染2例、固定松动1例,没有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9.4%.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术后1年椎体压缩高度、椎管占位、后凸畸形等指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脊柱创伤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效果良好,具有手术优良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6例均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回顾其临床和影像学相关资料,对上述患者术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记录其骨折和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脊髓功能进行Frankel评分。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生理弧度和椎体高度恢复满意,Frankel评分改善显著。随访结果显示,压缩椎体高度、畸形角矫正及脊髓功能等均有良好恢复。结论通过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Frankel评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均在确诊后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Cobb's角的变化,并采用Frankel标准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明显提高,Cobb's角明显减小,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手术前,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脊柱创伤可通过X线片、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改善损伤椎体结构和脊髓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临床诊断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创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5年4月接收脊柱创伤病患者68例作为对象,按意愿分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基础开放手术)、研究组(微创手术),评估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脊柱创伤病患者行微创手术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脊柱创伤病 微创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创伤手术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脊柱创伤7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与术后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VAS评分(3.28±1.05)分比对照组(8.43±1.68)分低,且伤口的感染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创伤手术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疼痛,并减少感染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创伤 微创技术 开放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脊柱创伤患者血栓预防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创伤血栓高危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共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栓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脊柱创伤患者的血栓预防,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脊柱创伤患者 血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在临床表现方面可以分为3类第1类患者为腰椎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7.5±6.5)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8.1±5.2)d,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第2类患者为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5.2±6.1)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25.7±15.2)d,补钠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第3类患者也是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17.4±9.2)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36.5±5.5)d,尿量连续4周>4000ml,经补纳治疗后,可以降低血钠。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及体会,探寻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的有效方式。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植骨治愈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植骨愈合率高,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腰段脊柱 骨折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急救与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急性创伤患者而言,急救与护理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几率。急性创伤患者他们的受伤机制主要有车祸伤、高坠伤、烧伤等等,对于这些急性创伤患者来说,时间就是最重要的,时间拖延的越久他们的生命危险就更大。导致急性创伤患者死亡的原因通常都是呼吸衰竭导致的院前死亡,所以说及时的急救处理和正确的护理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急性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急性创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方面的关键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否能在突发的情况下准确的分析患者伤情,并且熟练应用掌握的急救原理和方法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救助是提高患者成活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有关的研究数据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将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 标签: 急性创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住院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后S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AS评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创伤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以及早期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一共有89例,对89例病人采取临床手术治疗以及早期康复,对其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9例病人,术前平均移位(2.1±0.7),Cobb29.82±4.07度,椎体高度82.25±5.31%,神经功能评分B级,均于24-48小时内予复位、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6个月,椎体间移位基本复位,后凸成角减少,术后Cobb角12.12±3.51度,椎体高度平均为(89.71±3.19),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评分E,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功能、关节功能以及肌肉功能早日恢复,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 手术治疗 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院前急救与转运抢救措施,提高救治率。方法对我本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接诊收治的126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创伤性休克病人院前急救与转运措施,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26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5例现场死亡,4例转运途中死亡,117例平稳送至医院,113例抢救成功,抢救的成功率为89.68%。结论建立健全急救体制,院前合理抢救,把握好转运时机是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获得良好救治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继发急性胆囊炎诊断与治疗上的合理性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10年期间所收治的20例创伤后发生急性胆囊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4例中治愈13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6例中治愈2例,死亡2例,其余2例随访观察1~2年因胆囊炎症状反复发作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11~21天,平均15.35天.结论原发创伤或手术后继发急性胆囊炎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治愈本病的关键.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创伤后继发;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3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从2013年4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选择50例重症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患者死亡6例,系脑外伤死亡,死亡率为12%。结论系统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中重症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差异,以减少误诊比率。方法对17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17例均因X线、CT、MRI表现而误诊,最终经病理、骨穿被纠正。结论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但不典型病例,两者较难鉴别。特别是对椎旁有软组织肿块的脊柱肿瘤,常常误认为结核脓肿。误诊率虽不高,但会导致病人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脊柱肿瘤 脊柱结核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在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38例)、中型(68例)、重型(23例)、特重型(19例),按随访半年后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及预后不良组(6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分析其与GCS及GO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白细胞计数越高,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GCS及GOS评分有负相关关系(r=-0.832、-0.757,P<0.05)。结论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颅脑创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