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焊紫外线对电焊工人的皮肤损伤、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方法于2017年5月1日至6月30日,选择125名电焊工人作为接触组,按工龄分为接触2、4、6、8、10年组,各25人;选择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接触组工人进行防护用品发放和佩戴情况的问卷调查;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专业的皮肤科检查,收集外周血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单一核细胞DNA损伤情况,分析紫外线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电焊面罩、防尘口罩、护目镜发放率分别为100.0%(125/125)、96.0%(120/125)、98.4%(123/125),电焊手套的发放率为64.8%(81/125);电焊面罩和护目镜的佩戴率分别为100.0%(125/125)、90.4%(113/125),防尘口罩、电焊手套的佩戴率分别为89.6%(112/125)、64.0%(80/125)。接触2年组工人的手部和面部脱皮、皮肤瘙痒等急性皮肤损伤表现严重,接触10年组以感觉迟钝麻木、疣状赘生物慢性皮肤损伤表现为主。与对照组比较,接触6、8、10年组工人外周血血清T-AOC水平明显降低,各接触工龄组工人彗星尾部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彗星尾部DNA含量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F=1 501.130,P<0.05)。结论电焊紫外线可致工人皮肤损伤、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DNA损伤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 标签: 紫外线 电焊工 总抗氧化能力 DNA损伤 氧化损伤 皮肤表现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因素。长期高血糖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引起DKD发生的共同致病途径,但具体机制错综复杂。氧化应激是高血糖引起肾损伤的共同基础,在DKD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减少肾脏氧化应激可能是DKD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抗氧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的运动功能及黑质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爬杆得分为0分的雄性SD大鼠,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Ⅰ组),其余40只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建立PD模型。利用行为学筛选建模成功的24只PD大鼠,随机分为MPTP组(Ⅱ组)、MPTP+0.05 mg/kg Se组(Ⅲ组)、MPTP+0.1 mg/kg Se组(Ⅳ组),每组8只。灌胃30 d后对各组行为学、黑质部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黑质部病理变化、TH+细胞数量及TH mRN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的方格间穿行格数显著降低[(95.40±14.66)格,(6.11±4.17)格,P<0.05],竖起次数显著降低,爬杆得分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4.02±0.62)nmol/mg,(12.75±1.59)nmol/mg,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黑质区神经细胞皱缩、神经元数量减少,TH+细胞数和TH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 。与Ⅱ组相比,Ⅲ组与Ⅳ组的方格间穿行格数显著增加[(88.80±24.61)格,(38.86±19.77)格,均P<0.05],竖起次数显著增加,爬杆得分显著降低(均P<0.05);Ⅲ组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黑质区神经细胞结构完整并且排列整齐,TH+细胞数和TH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Ⅳ组MDA含量没有差异性;SOD、GSH-Px活性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质区神经细胞有所恢复,TH+细胞数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5 mg/kg的亚硒酸钠能明显改善PD大鼠运动功能,提高黑质部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黑质区神经元。

  • 标签: 帕金森病 大鼠模型 亚硒酸钠 运动功能 抗氧化
  • 简介:[摘要 ] 目的:比较分析生姜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 DPPH、 ABTS、 FRAP三种体外抗氧化模型对生姜、干姜、炮姜三种姜的乙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 DPPH、 ABTS和 FRAP三种模型测定中发现生姜不同炮制品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其抗氧化活性差别较大,其中生姜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好。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生姜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抗氧化方法,简便、快速可应用与生姜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标签: [ ] 生姜不同炮制品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状态、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方便选取该院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加用抗氧化剂治疗的观察组各 55例,对两组营养状态、抗氧化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 24.91±1.01) kg/m2、白蛋白( 43.25±1.25) g/L、球蛋白( 30.30±1.35) g/L、总抗氧化能力( 560.89±7.22)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1.34±0.21) μm,对照组体质量指数( 24.10±1.04) kg/m2、白蛋白( 40.20±1.20) g/L、球蛋白( 27.33±1.33) g/L、总抗氧化能力( 535.41±7.29)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0.98±0.22) μM,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0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1, 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氧化剂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营养状态和抗氧化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氧化剂 ;营养状态 ;抗氧化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treat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ntioxidant treatment.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statu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mass index ( 24.91±1.01) kg/m2, albumin ( 43.25±1.25) g/L, globulin ( 30.30±1.35) g/L,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60.89±7.22) μm,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1.34±0.21) μm, control group body mass index ( 24.10±1.04) kg/m2, albumin ( 40.20±1.20) g/L, globulin ( 27.33±1.33) g/L,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35.41±7.29) μm and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0.98±0.22) μ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7% ( χ2=0.221, P>0.05) . Conclusion Antioxid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tioxidant;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inde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經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好发于 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老年人成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群体,使得该病症发病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上升态势 [1]。有研究指出,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起病后又会给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其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所以补充抗氧化剂十分有必要 [2]。为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效果,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治疗与加用抗氧化剂治疗取得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状态、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方便选取该院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加用抗氧化剂治疗的观察组各 55例,对两组营养状态、抗氧化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 24.91±1.01) kg/m2、白蛋白( 43.25±1.25) g/L、球蛋白( 30.30±1.35) g/L、总抗氧化能力( 560.89±7.22)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1.34±0.21) μm,对照组体质量指数( 24.10±1.04) kg/m2、白蛋白( 40.20±1.20) g/L、球蛋白( 27.33±1.33) g/L、总抗氧化能力( 535.41±7.29)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0.98±0.22) μM,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0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1, 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氧化剂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营养状态和抗氧化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氧化剂 ;营养状态 ;抗氧化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treat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ntioxidant treatment.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statu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mass index ( 24.91±1.01) kg/m2, albumin ( 43.25±1.25) g/L, globulin ( 30.30±1.35) g/L,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60.89±7.22) μm,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1.34±0.21) μm, control group body mass index ( 24.10±1.04) kg/m2, albumin ( 40.20±1.20) g/L, globulin ( 27.33±1.33) g/L,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35.41±7.29) μm and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0.98±0.22) μ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7% ( χ2=0.221, P>0.05) . Conclusion Antioxid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tioxidant;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inde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經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好发于 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老年人成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群体,使得该病症发病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上升态势 [1]。有研究指出,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起病后又会给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其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所以补充抗氧化剂十分有必要 [2]。为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效果,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治疗与加用抗氧化剂治疗取得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状态、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加用抗氧化剂治疗的观察组各 55例,对两组营养状态、抗氧化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 24.91±1.01) kg/m2、白蛋白( 43.25±1.25) g/L、球蛋白( 30.30±1.35) g/L、总抗氧化能力( 560.89±7.22)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1.34±0.21) μm,对照组体质量指数( 24.10±1.04) kg/m2、白蛋白( 40.20±1.20) g/L、球蛋白( 27.33±1.33) g/L、总抗氧化能力( 535.41±7.29) μm、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0.98±0.22) μM,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0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1, 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氧化剂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营养状态和抗氧化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氧化剂 ;营养状态 ;抗氧化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treat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ntioxidant treatment.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statu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mass index ( 24.91±1.01) kg/m2, albumin ( 43.25±1.25) g/L, globulin ( 30.30±1.35) g/L,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60.89±7.22) μm,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1.34±0.21) μm, control group body mass index ( 24.10±1.04) kg/m2, albumin ( 40.20±1.20) g/L, globulin ( 27.33±1.33) g/L,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 535.41±7.29) μm and plasma-reduced glutathione ( 0.98±0.22) μ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0.697, 1.021, 1.020, 1.789, 0.691, P<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7% ( χ2=0.221, P>0.05) . Conclusion Antioxid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index,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tioxidant; Nutritional status; Antioxidant inde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經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好发于 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老年人成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群体,使得该病症发病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上升态势 [1]。有研究指出,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起病后又会给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其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所以补充抗氧化剂十分有必要 [2]。为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抗氧化剂治疗对营养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效果,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入的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治疗与加用抗氧化剂治疗取得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diquat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A)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16~18 g的C57BL/6雌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抗氧化剂组小鼠灌胃MA,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等渗盐水,饲养22 d后,模型组和抗氧化剂组腹腔注射diquat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等渗盐水,处理3h后处死小鼠采集肝组织。肝脏组织制成10%匀浆后,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自由基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用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肝脏组织制成10%匀浆后,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自由基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用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过氧化氢在对照组、模型组、抗氧化剂组分别为(8.74±1.38)、(11.44±1.01)、(9.81±0.98)mmol/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7.640,P < 0.05)。对照组、模型组和抗氧化剂组MDA的含量分别为(0.65±0.07)、(0.86±0.18)、(0.70±0.05)nmol/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406,P < 0.05)。模型组AST活性为(146.68±4.29)U/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64±15.69)U/g与抗氧化剂组的(126.57±1.82)U/g,F = 6.192,P < 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为1.880±0.442和1.800±0.380(F值分别为7.702、10.815,P值均< 0.05);与模型组相比,抗氧化剂组PERK和ATF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为1.310±0.333、1.180±0.204(P值均< 0.05)。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抗氧化剂组caspase3和caspase8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36±0.381、1.593±0.407,与模型组的1.572±0.127和2.843±0.973相比,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12.800、7.657,P值均< 0.05)。结论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减弱diquat诱导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肝细胞凋亡,改善肝脏功能

  • 标签: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肝脏损伤 内质网应激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氧化应激诱导下人正常黑素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和不同时间处理人正常黑素细胞的细胞活力,以探讨构建良好氧化应激模型的条件。然后,他克莫司以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干预氧化应激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他克莫司最佳干预浓度和处理时间。将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和他克莫司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的H2O2最适浓度为0.4 mmol/L,处理时间为24 h,他克莫司最适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是10 μg/ml和24 h。与H2O2组相比,他克莫司组细胞内ROS和MDA表达水平均下降,细胞内SOD、GSH-Px活性均增高(均P<0.05)。结论他克莫司可保护黑素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他克莫司 白癜风 氧化应激 黑素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肺活血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患者10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肺活血汤。2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计算FVC;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PaO2、PaCO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DA、SOD、GSH-Px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50/51)、对照组为80.4%(41/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04)。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心慌、胸闷、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16、6.524、5.032、2.516、4.804、2.882,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8.05±6.11)%比(59.02±5.45)%,t=7.876]、FEV1/FVC[(60.10±5.83)比(54.05±5.07),t=5.592]、PaO2[(67.79±3.82)mmHg比(60.63±3.55)mmHg,t=9.805]均高于对照组(P<0.01),PaCO2[(56.08±2.25)mmHg比(61.14±2.13)mmHg,t=11.663]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MDA[(3.21±0.63)μmol/L比(4.95±0.87)μmol/L,t=11.56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OD[(73.35±8.97)μU/ml比(61.68±7.82)μU/ml,t=7.003]、GSH-Px[(170.35± 17.72)U/ml比(149.14±15.04)U/ml,t=6.5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肺活血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益肺活血汤 氧化/抗氧化失衡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复合果蔬发酵汁以新鲜的水果蔬菜原料,利用具有发酵作用的益生菌发酵支撑,适当的饮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因其具有更易消化吸收的性质,帮助人体充分吸收果蔬发酵汁中的营养物质,起到了排毒养颜的作用,同时其味道色泽及香气可以帮助人们愉悦心情。本文研究了复合果蔬发酵汁胃肠抗氧化活性及有机酸的变化,旨在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 标签: 复合果蔬发酵汁,胃肠,抗氧化活性,有机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传明酸+维C及向控射频仪抗氧化美白补水功效。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相关患者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将48例患者分治疗组、对照治疗组,针对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向控射频仪的治疗方式,针对合并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结束后,应用传明酸+维C敷料敷在面部,针对对照治疗组,仅采用冰敷疗法,不做其他处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50个毛囊中黑色素数量以及皮肤水分含量。结果:合并治疗组在50个毛囊中黑色素数量、皮肤水分含量数据指标上,优于对照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明酸+维C及向控射频仪在美白、补水上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其应用效果与胶原蛋白活性之间具有一定的梯度联系,胶原蛋白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下一阶段,需要对其安全性、毒理性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传明酸+维C及向控射频仪 复方抗氧化 美白补水 功效
  • 简介:摘要高龄女性生育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储备减少和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导致流产率和染色体非整倍性的风险增加。卵母细胞质量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关键因素,线粒体是卵母细胞中最丰富的细胞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至关重要。但根据氧化应激——线粒体突变理论,卵巢衰老的根本原因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增加,诱导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在组织中的缺失和点突变的累积、细胞凋亡增加、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及氧化剂形成增加,从而导致卵母细胞成熟停止、染色体错位和胚胎发育受损。因此,补充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相关的病症,增加染色体分离的能量,从而改善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和胚胎的质量,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本文将综述抗氧化剂及辅助用药改善高龄女性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卵母细胞 抗氧化剂 高龄女性 辅助用药
  • 简介:摘要目前认为氧化应激可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有关。端粒长度缩短与细胞衰老有关,氧化应激可加速端粒损伤及缩短。端粒酶具有维持端粒长度、提高细胞抗氧化应激及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晶状体上皮细胞是少数几种具有端粒酶活性的成熟体细胞,端粒酶在其中主要起到抗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作用,而非促进细胞增殖。而端粒长度与白内障之间的关系存在种属特异性。总结氧化应激与端粒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99-104)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氧化应激 端粒长度 端粒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和抗炎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16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叶酸组,另选择16周龄SPF级雄性C57BL/KsJ小鼠16只作为对照,叶酸组小鼠用(2 ml)叶酸灌胃每日1次,剂量为71 μg/kg,连续60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以相同的方法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定期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运动、精神状态、体质量、空腹血糖(FPG)水平变化。灌胃结束后摘取小鼠眼球并分离视网膜;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评估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收集小鼠球后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3-硝基酪氨酸(3-NT)和4-羟基壬氨酸(4-HNE)水平变化;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视网膜中NADPH氧化酶4(NOX4)含量。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小鼠FPG正常,体质量缓慢平稳增加;模型组小鼠FPG>16.7 mmol/L,体质量快速增加,叶酸组小鼠FPG逐渐下降,体质量增加较模型组平缓。实验后2个月,模型组小鼠血清Hcy浓度为(27.18±3.1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28±2.18)μmol/L和叶酸组的(13.73±2.5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完整,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变薄,毛细血管生成增加,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叶酸组小鼠视网膜厚度较模型组增加,新生血管和炎症细胞减少。模型组视网膜中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叶酸组视网膜组织中TNF-α mRNA、IL-6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叶酸组小鼠视网膜中bax、3-NT和4-HNE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模型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而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叶酸组小鼠视网膜中T-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低于模型组,视网膜中8-OHdG质量浓度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叶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NOX4蛋白表达明显弱于模型组。结论叶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Hcy水平、抑制视网膜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视网膜 保护作用 叶酸 氧化应激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酵素因为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酵素可以帮助人们美容瘦身,预防心血管疾病,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等。因此,酵素的制作成为人们研究的技术之一,不同发酵菌及酶处理对酵素的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本文旨在探讨酵素不同发酵菌及酶处理对蜜桃酵素发酵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标签: 发酵菌,酶处理,蜜桃酵素,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探究该护理方式对患者心脏功能复常产生的影响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中,以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这一阶段中的 60 例在本院入住的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具体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 93.33% ,而对照组仅为 70.0% ,研究组结果更佳,两者之间 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方式十分有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效果, 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复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探究该护理方式对患者心脏功能复常产生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以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这一阶段中的60例在本院入住的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仅为70.0%,研究组结果更佳,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复常
  • 简介:摘要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全身性毒物,长期砷暴露可导致多种癌症发生。砷致癌机制复杂,其中氧化应激是较为公认的重要机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调控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关键转录因子,在抵御细胞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环境性砷暴露可通过诱导Nrf2介导的适应性抗氧化反应,引起抗氧化酶及解毒酶表达,使细胞在不良环境中获得生存优势,进而促进癌症形成与发展。因此,阐明Nrf2及其介导的适应性抗氧化反应在砷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砷暴露相关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Nrf2 适应性抗氧化反应 致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