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发临床防治措施。方法:4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出现并发及处理情况。结果40例中,其中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分支闭塞1例、支架脱载1例、支架扩张不完全1例。结论术前做好防范准备,术中及时识别危险性且发现并发,并及时合理处理并发,将减少引起的严重后果。

  • 标签: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 并发症 临床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导电介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室颤动(室颤)患者中电除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电除颤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导管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浆形电极板上涂导电糊为导电介质的方法进行电除颤,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浸泡纱布直接置于除颤部位进行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电除颤抢救的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电除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0%vs.50%,P>0.05)。观察组电除颤平均用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80±0.49minvs.1.86±0.79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灼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35%,P<0.05),皮肤灼伤范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中心局部印记5.0%vs.22.5%,P<0.05)。结论对急诊PCI并发室颤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为电除颤导电介质,可显著缩短除颤时间、减少皮肤灼伤,电除颤成功率相似,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室颤的抢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颤动 电除颤 导电介质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PTE),后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该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漏诊率,多发而少见。鉴于DVT临床症状常不典型,PTE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临床漏诊情况普遍,这些特点导致VTE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能被低估。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流行病学 尸体解剖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总结用单纯心内修复的方法施行法洛四联矫治的手术经验.方法2005年1月到2016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对275例法洛四联患者施行单纯心内修复,在充分疏通右室流出道、修补室间隔缺损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占同期法洛四联矫治术的28.61%.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结论法洛四联的矫治宜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对单纯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为嵴下型的病例,单纯心内修复方法可行,并有利于心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单纯心内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B超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brachialflowmediateddilatation,FMD),观察单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对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否有叠加作用及哪种病变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了解临床上常用的"标准化药物"治疗有无改善内皮功能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163例,分为正常组:未服用药物治疗;单纯高血压组:单药治疗半年,给予缬沙坦80mg/d;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联合药物治疗半年,予拜阿司匹林0.1g/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d、缬沙坦80mg/d、阿托伐他汀20mg/晚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半年测定肱动脉FMD,比较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单药治疗与联合药物治疗后FMD的变化。结果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服药后FM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MD变化幅度方面,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患者服药后FMD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患者服药后FMD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比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单纯高血压患者经单药治疗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均能使内皮功能改善,提高肱动脉FMD。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治疗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