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手足口病采用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效率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且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都较对照组时间短,观察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手足口病采用干扰雾化吸入可提高疗效,且病情短,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干扰素 雾化吸入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扰雾化吸入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了298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疗效、住院情况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出院时间、止咳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可提升止咳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干扰素 雾化吸入 儿童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干扰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58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超声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观察组患儿超声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2b。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1.6±1.0)天,喘憋消失时间(2.9±1.9)天,咳嗽消失时间(4.5±0.7)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9±0.2)天,均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于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干扰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干扰素&alpha -2b 雾化吸入 辅助治疗 小儿喘息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疗效研究观察,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支持处理、抗生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为95.00%,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7.5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喘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小儿支气管肺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象,且随机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干扰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住院时间。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重组干扰α1b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4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雾化吸入重组干扰α1b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5.00%,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重组干扰α1b可有效提高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腺病毒 雾化吸入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1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参照组64例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干扰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中,出现无效的患儿例数为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出现无效的患儿例数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3%,前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喘、气促、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患儿症状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干扰素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取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取8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根据剂量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剂量为2ug/kg,观察组剂量为4ug/kg。观察两组症状、住院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低剂量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相比高剂量而言,低剂量治疗与其效果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剂量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干扰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组在吸入用布地奈德基础上加用雾化干扰α1b,比较两者治疗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儿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干扰α1b雾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出现可能。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吸入用布地奈德 干扰素&alpha 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组人干扰α-1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我院就诊并纳入标准的新生儿病毒性肺炎患儿200例,根据患儿家属的医院将其按照是否应用重组人干扰α-1β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100)和研究组(重组人干扰α-1β雾化吸入治疗组,n=100)。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舒张压、心率及呼吸指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可见唇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大小便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对照组1例食欲不振和1例恶心呕吐;研究组未见其他不良症状。结论重组人干扰α-1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eta 雾化吸入治疗 新生儿 病毒性肺炎 安全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剂量与大剂量干扰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近期疗效、肺部通气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剂量干扰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大剂量干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实行大剂量干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极佳,临床价值极高,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近期疗效 肺部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30例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干扰联合羟基脲与单用干扰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治疗的71例PT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6)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α2a+羟基脲片治疗;对照组(n=35)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α2a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33%)与对照组(8.57%)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干扰治疗相比,联合羟基脲治疗PT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干扰素 羟基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干扰联合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入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联合干扰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气道重塑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两天后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IgE)均较对照组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气道重塑指标(MMP-9、VEGF、TIMP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联合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取得明显成效,可使得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有效抑制气道重塑指标,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干扰素联合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取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取8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根据剂量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剂量为2ug/kg,观察组剂量为4ug/kg。观察两组症状、住院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低剂量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相比高剂量而言,低剂量治疗与其效果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剂量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