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万待宏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手足口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效率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且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都较对照组时间短,观察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提高疗效,且病情短,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干扰素;雾化吸入;患儿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00-02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多发于婴儿和儿童中,症状主要有发热、疱疹、口腔溃疡[1]。开始主要有低热、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会出现红色小疱疹,再演化成溃疡,出现在牙龈、舌头、口腔颊粘膜。经过1~2天,手掌、足底以及臀部会出现疱疹[2]。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男35例,女25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年龄(3.2±1.3)岁,观察组6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男38例,女22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3.1±1.8)岁,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纳入标准:(1)中度发热且伴有高烧,体温39.0℃以上;(2)手、掌、足底以及臀部会出现疱疹;(3)口腔疱疹出现或与足部疱疹同时出现。(4)年龄8个月~6岁。

1.2方法

对于所有患儿进行退热和口腔痛的处理。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并口服中成药,持续3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其中干扰素20万U加生理盐水2ml,每天2次10~15min的雾化,药量2ml~8ml。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两天内体温正常,三天内不流涎,正常进食及活动;有效:三天之内体温正常,五天不流涎,正常进食及活动;无效:治疗四天后,仍有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溃烂等症状[3]。

1.4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软件,用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干扰素可与细胞表面的特殊膜结合,从而对蛋白质、DNA、RNA的合成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组织病毒在细胞中进行病毒复制、增值和释放,对RNA病毒敏感[4]。干扰素还可对T细胞以及NK细胞的活性起增加作用,从而诱导淋巴因子杀灭病毒,增强了抗病毒能力[5]。所以对于手足口病使用干扰素治疗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多运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其优点有:(1)治疗方法无创,避免了肌肉注射干扰素后可能产生的发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2)通过雾化使药液转化为高流量5um的微粒喷出,可直接进入咽部与病毒组织接触,提高药物浓度,对于病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3)治疗手足口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相比注射疗效大大提高[6]。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多发于婴儿和儿童中,症状主要有发热、疱疹、口腔溃疡。开始主要有低热、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会出现红色小疱疹,再演化成溃疡,出现在牙龈、舌头、口腔颊粘膜。经过1~2天,手掌、足底以及臀部会出现疱疹。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更应加强护理:(1)在雾化前让患儿及家属了解雾化吸入的原理、注意事项、雾化吸入优点,通过观察其他患儿雾化吸入来消除恐惧感。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可通过转移注意等方法进行安抚,还可在患儿睡眠是进行吸入治疗。对于较小的患儿应在雾化前1小时禁食,防止因雾化过程中哭闹导致呛咳、误吸等危险现象发生。雾化前对于吸入器进行清洗消毒和全面检查,对于患儿的气道进行预估,对于痰液等要及时清理,保证呼吸道顺畅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药量做到合理科学的掌握,保证治疗效果。(2)在雾化过程中可使用玩具、图书等患儿感兴趣的事物吸引躁动患儿注意力,提高患儿配合度。如雾化吸入过程中遇到患儿出现反复咳嗽时,应立即停止吸入,并用力均匀的对患儿背部进行数分钟自上而下的拍打,对于症状的缓解有一定效果。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对于患儿反映、面色、呼吸以及心率等进行随时随地密切的观察,如发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面色发白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入,并采取急救措施。还应注意雾化时可佩戴眼罩或目镜来防止药液喷入眼睛[7]。(3)雾化吸入后,为防止药液黏附于口腔黏膜上引起口腔真菌感染,应及时给患儿清洁口腔及面部。

综上所述,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效率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与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出,对于儿童手足口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蕻馨,张剑,李俊红.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传染病信息,2014(3):176-177.

[2]李智娅,邹丽云.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06):1794.

[3]孙燕.重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302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05):516-517.

[4]王傲杰.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9):156-157.

[5]赖彩珍.雾化吸入干扰素与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49-50.

[6]马海燕,刘雪莲.运德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04):18-20.

[7]李立.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06):53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