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接受救治的情况、发病的季节,并比较其中死亡与治愈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治愈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1)这120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这些患者的发病时间多为5-10月份,其中8月份、7月份发病患者的占比较高,分别为25.83%、20.83%。2)治愈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的WBC、PLT、血清ALT的水平相比,P>0.05。治愈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的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其PT、APTT均短于死亡组患者,P<0.05。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夏季。此病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的水平、PT、APTT是影响此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毒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患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SFTS)发病期和恢复期的凝血和血栓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4月12日至8月12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SFTS患者,其中SFTS发病期36例,SFTS恢复期18例,并招募3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浆标本。回顾性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浓度。统计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FTS发病组PT[12.5(12.1,13.6)s比10.8(10.5,11.5)s,P<0.05]较长,但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14.0~21.0 s);APTT[49.1(42.0,58.2)s比28.5(26.6,30.4)s,P<0.05]较长;FDP[6.07(2.67,8.64)μg/ml比1.00(0.80,1.87)μg/ml]和D-D[2.27(1.04,2.98)μg/ml比0.30(0.21,0.47)μg/ml]较高(P均<0.001);血浆TAT[16.05(8.05,26.58)ng/ml比3.55(2.60,4.85)ng/ml]和PIC浓度[4.44(2.52,5.54)μg/ml比0.84(0.60,1.35)μg/ml]较高(P均<0.001);TM[(19.41±8.29)TU/ml比(9.33±1.89)TU/ml]和t-PAIC浓度[(37.52±21.10)ng/ml比(7.06±3.37)ng/ml]较高(P均<0.001)。SFTS恢复组患者血浆中TAT浓度为9.10(3.95,18.40)ng/ml,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4 ng/ml),PIC浓度低于SFTS发病组[1.91(1.45,2.93)μg/ml比4.44(2.52,5.54)μg/ml,P<0.05],TM和t-PAIC低于SFTS发病组(P均<0.05)。结论SFTS患者发病期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恢复期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减轻,但机体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系统障碍,提示当体内病毒清除后,仍需继续监测凝血指标。

  • 标签: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血小板减少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摘要患儿 女,7岁,因“发热6 d,腹痛、呕吐3 d”于2021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患儿以发热、腹痛、呕吐及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伴全心增大。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予液体复苏、肾上腺素应用、营养心肌、利尿及丙种球蛋白冲击,并紧急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后48 h患儿自主心律恢复,术后第5天自主心律稳定,拔除起搏器,术后第14天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患儿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走实走深,坦桑尼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我国与坦桑尼亚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赴坦投资和承揽工程。在此背景下,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税负,规避税收风险甚至争取税收优惠就成了入坦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坦桑尼亚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坦桑尼亚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筹划措施,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 标签: 坦桑尼亚 税收优惠 税收筹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建筑企业跟随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海外承接了很多国际工程;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倾向于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环保,坦桑政府和世界银行组织也不例外,世界银行在坦桑尼亚贷款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中的导排防渗技术是决定垃圾填埋场技术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建设垃圾填埋场工程当中运用了新型导排防渗工艺,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国际工程 垃圾填埋场 导排防渗技术
  • 作者: 伍智勇 徐孟 贾李佳 曹影 刘翟 刘海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 530004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性疾病呈现愈演愈烈、愈发愈快的趋势。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与宿主免疫调控机制,解析病毒与宿主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监测病原病毒与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转录组测序是一类在RNA水平上关注基因在特定时空状态下表达特征的技术,是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和研究mRNA差异剪接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成熟,转录组学研究向着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方向发展,逐渐从理论研究领域向临床实验室过渡,改变着临床工作人员对病毒病毒病的传统认知,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病毒转录机制、病毒与宿主的免疫互作、追踪疾病进展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研究。本文主要对宏转录组的技术流程、常用软件以及病毒病毒病方向的应用场景进行综述,并对细胞群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核转录组以及空间转录组的方法与应用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病毒转录机制研究与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方法学参考。

  • 标签: 病毒 宏转录组 细胞群转录组 单细胞转录组 单细胞核转录组 空间转录组
  • 简介: 【摘 要】 本文结合肯尼亚年金公路项目就项目管理当中的情况,对海外国际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对施工项目的影响、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收集整理,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肯尼亚年金公路项目   机械   设备   管理  设备操作人员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三种常见病毒性出血热病毒的现场应急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传统的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利用国产快速一步法RT-PCR试剂盒,结合magnetic induction cycler (Mic) qPCR仪,建立三种常见病毒性出血热病毒的快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三种病毒体外转录RNA及模拟样本、其他相关病毒临床样本及健康人血标本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验证。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此方法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可在35 min内完成检测。SFTSV、DENV、HTNV的最低检出限均小于100拷贝/PCR,与模拟对照样本及其他病毒临床样本无交叉反应,模拟阳性样本验证均可检出,且各组验证结果的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快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于现场应急检测和媒介生物标本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登革病毒 汉滩病毒 快速荧光定量RT-PCR
  • 简介:摘要1972年,诺如病毒被发现,此后被确认为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及暴发的主要病因之一,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50年来,人们对诺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病原特征等有了较深入认识,但迄今未能建立有效的体外培养和实验动物模型,导致其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受限,也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上市。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全球普及,诺如病毒成为继轮状病毒后又一亟待控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疫苗
  • 作者: 杨高懿 杨茜指导老师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4-19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1期
  • 机构:由于人们不断破坏环境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南极、北极和很多高山上的积雪陆续融化,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死去的动物尸体就暴露在空气中,很多被冰封住的病毒趁机逃了出来。世界被黑暗笼罩着,弥漫着诡异的气息,只要人们靠近这些病毒,就会被传染,发烧、没力气甚至还会死亡。病毒们组成了一个病毒王国,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感染,这样就越来越强大,统治整个世界。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镯沛 朱凤才 李靖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1166,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1166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评价所,南京 210000
  • 简介:摘要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各研究机构对新冠疫苗的研发。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多种技术平台的新冠疫苗中,重组病毒载体类疫苗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原性优势和效力,但同时出现的疫苗安全性和载体预存抗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将概述重组载体疫苗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历程,梳理当前不同重组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并阐述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重组载体类疫苗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病毒载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疫苗 预存抗体
  • 简介:【摘要】由于冠状病毒与普通病毒一样,因其拥有特殊的结构,导致其异种多、易变异、难控制。但冠状病毒的侵染性强于普通病毒,感染致死率更高,对人类的危害性更大。本文将详细阐述由几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了解并认识到冠状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机理及其危害性,达到有效防预的目的系,同时加强并提升个人日常防护意识。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 侵染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可有效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COVID-19,但对于其阻断传播的效果还存在较大争议。新冠疫苗可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从而减少传染源数量,同时可降低突破性感染病例发生二次传播的可能性,但是其保护效果随时间的推移发生衰减,并且具有更强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的出现对新冠疫苗阻断病毒传播的效果带来了巨大挑战。终结疫情仍然需要持续推进新疫苗的研发及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阻断传播 无症状感染 保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B病毒感染儿童患者的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法:关于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中被确诊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合计60例,截取诊治起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根据其年龄大小区分为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各30例,就两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和肝功能等级评估值展开对比。结果:经展开对两组的咽部充血、咳嗽等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对比,获知学龄期组较之学龄前期组居更低(P0.05),经分组治疗后学龄前期组较之于学龄期组呈现更高(P

  • 标签: EB病毒感染儿童 抗病毒药物 药物应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目前我们需要一直重视的病毒,从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足足有近两年时间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感染危害大和传播基数大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已经研制出疫苗的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对于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疑是危险的。这不仅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本身的危害巨大,对于正在成长初期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更加危险的。同样,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们对于身体尚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身体一旦出现状况,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种前期潜伏期长的病毒,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有一个及时准确的反馈。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向幼儿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从而顺应当今社会防疫的要求,保护好幼儿们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幼儿教育 新冠防治 新冠普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取样是受检者自己采集标本进行疾病检测的方法,具有隐私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时间地点自由等优点,可以提高受传统观念影响、工作时间限制及交通和医疗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人群参加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依从性。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居家自取样检测成为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一个发展趋势。HIV及HPV感染给个人及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在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普及性不足的现况下,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目前关于HPV和HIV自取样检测的研究较多,其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且在人群中接受度较高,对于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居家自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