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上古汉语里,有这么一格式:否定词+其+V(V表示谓词)。例如:(1)不其或稽,自怒曷廖?(书·盘庚中)(2)我不敢知曰:不其延。(书·召诰)(3)我亦不敢知曰:不其延。(同上)(4)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书·康诰)(5)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书·洛诰)(6)下民胥怨,不其乱而?(逸周书·芮良夫)(7)才难,不其然乎?(论语·秦伯)(8)多而骤立,不其集亡。(国语·晋语)(9)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4)

  • 标签: “其” 特殊用法 否定词 左传 语气 上古汉语
  • 简介:"请"有实义动词和敬辞两用法.这两用法的"请"在意义和形式上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分析了"请"的不同用法及其特点.

  • 标签: 实义动词 敬辞 语义 语法
  • 简介:“改”是一通过故意写错字或形体怪异之来暗示寓意的修辞方法。作为修辞现象至今未见有人专门研究,却有人否认“改”是一修辞现象。改与拆字同属于谜语中“体目文字”一类。表现形式的特点大同小异,寓意特点本质相同。理应有同样的修辞资格和修辞地位。忽视乃至不认为“改”是一修辞现象,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不科学的。

  • 标签: 修辞 改字 体目文字 寓意 语言手段 表达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的”的用法极其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这篇短文分析两跟“的”有关的语言现象。在这两语言现象中,“的”子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跟“的”一般常见的用法有所不同。两“的”,性质也很不相同。一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在分析偏正词组和结构助词“的”时,将“的”的作用归结为区别结构和区别意义两个方面。其中“名+名”格式,“的”用与不用,有明显意义差别的,举了两对例子:

  • 标签: “的”字 朋友 两种语言 “山东” 名词 《现代汉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及学习阶段的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对两“得”补语句的习得情况。考察发现,结构复杂的重动V得句,二语者优先习得,并且使用频率高。影响习得的因素至少有三个方面,即语际迁移,目的语典型顺序的作用,教材的编排。当然这几个因素的作用表现得也不完全一样。

  • 标签: 重动V得句 前受事V得句 迁移 典型顺序
  • 简介:<正>一、说形甲骨文中有一个写作从辛从殳的,辛写成长三角形,是辛构形的最早形态。①孙诒让释为“报”,又怀疑“为设之省”,②王襄“疑古酌”,又疑为“凿”,③郭沫若“疑是毁”,④于省吾先生从孙诒让说释为“设”,认为所从之辛乃言初文,后变为从言,与兢、燮本从辛,后变为从言的

  • 标签: 甲骨文 孙诒让 卜辞 三角形 辞例 古文字研究
  • 简介:英汉两语言分属于两很不相同的语系,表现出两很不相同的文化。它们中很多词汇是很难在对方语言中找出完全相同或相等的对应词、对应概念。我们在翻译时往往不加以注意,出现错误,引起误解。

  • 标签: 文化 词义 对等 隐含意义
  • 简介:大量例证说明另起炉灶、重造新字在古代汉语中屡见不鲜,它是今产生的一特殊途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另起炉灶创制今的原则、规律和方法。

  • 标签: 古字 今字 分化 途径
  • 简介: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 标签: 北京故宫 紫禁城 牌匾 凡尔赛宫 白金汉宫 俄罗斯
  • 简介:在成都有关薛像和的拓片常见者有两,一是薛涛持笺立像拓片,一是薛涛手书西岩诗拓片。仅就手中资料看,这两拓片又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现试说如下。

  • 标签: 薛涛 “像” “字” 拓片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正>拙作《形声声符新论》认为声符义除了《说文》所云亦声明显见诸字形的声符基本义外,还有三类型:声符的引申义及再引申义、假借义、声符之音所载的语源义。今考,声符表示语源义并非个别的偶然现象,形声中此类声符甚多。段玉裁《说文》注、朱骏声《注学识余》、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形声声旁有义略证》等所考证的声之义,实为语源义者庶乎居半。又,在《说文通训定声》1137个声符中,以其音声表示语源义者在

  • 标签: 三种类型 形声字 语源义 小学 声符 说文通训定声
  • 简介:一、互动艺术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周围万物皆存在着广义的互动关系。比如说,当我们触碰含羞草的时候,它的叶子会卷曲;当我们抚摸小狗,它会摇尾巴给我们看;当我们对别人微笑,对方也会回以微笑。在互动的关系背后,我们会获得不同的互动感受,或喜悦,或悲伤,或满足,甚至充满成就感。总之,总有种互动感受触动我们的心灵。同时,互动也发生在人与科技之间,比如我们一跺脚楼道里的感应灯就亮了,一伸手水龙头就自动出水等等。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在无意识的状态里,我们参与完成了多种形式的互动。

  • 标签: 艺术形式 杂谈 日常生活 含羞草 成就感 水龙头
  • 简介:现存两部《晋书》南宋初期建刊14行27本,皆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一为杨氏海源阁旧藏,《中华再造善本》据之影印;其二为蒋氏衍芬草堂旧藏,百衲本据之影印。本文研究证实了两本并非过去认为的那样是同板,后者实为前者的覆刻本,异文主要是异体、正俗字。两部书部分叶面被调换,导致藏印混淆。

  • 标签: 晋书 宋本 建刊本覆刻本
  • 简介:<正>增本《切韵》残卷第三,是周祖谟先生所审定的名称。它就是被伯希和劫走,编为2017号的那一纸敦煌音的资料。在《瀛涯敦煌韵辑》和《唐五代音韵集存》里都有这纸资料的影抄件。《集存》本有原纸的照片,只是由于照片极其模糊,难以辨认,所以才又附上影抄。这纸资料的特点是:紧接残存的陆法言序文之后,以“平韵五十四”、“上韵五十

  • 标签: 切韵 韵目 残卷 陆法言 反切 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