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月23日,德国《商报》报道,联邦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赫尼格公开表示,在一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德国政府今后将加强对本国企业的保护。

  • 标签: 德国政府 外国投资 审查 《商报》 经济 企业
  • 简介:国投发展初期,并无完善的外国投资权益保护制度,而是沿用了传统国际法上的“外交保护机制”。然而,由于外交保护程序之繁琐、政治与经济成本之高昂,运用外交保护制度无法有效解决投资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因而最终被更有效率的现代投资权益保护机制所取代。

  • 标签: 外交保护机制 华盛顿公约 程序先行 公平与公正待遇
  • 简介:在我国外资市场深入开放的背景下,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势必成为主要的投资监管措施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的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不成熟,特别是缺失外资国家安全风险判断机制等实质内容。外资国家安全风险的判断更倾向于盖然性分析,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采用威胁——脆弱性的互动分析法。对于外资而言,国家安全脆弱性的关键在场是敏感产业、敏感技术、敏感设施、敏感信息、敏感地域等,这些敏感点易受攻击或者损害而难以防范或补救,从而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外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来源是外资有意图与有能力或有机会损害国家安全。西奥多·H·莫兰总结了外资的三类威胁行为,并提出了国家安全风险评估的三威胁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并不全面,仅考察了威胁行为,而外资的威胁体现为三个方面:意图、控制能力、威胁行为。国家安全风险是意图、控制能力、威胁行为与脆弱性这四个因素的互动结果,因此,更可行的外资国家安全风险判断路径是四因素变量互动分析。

  • 标签: 外国投资 安全审查 国家安全风险 四因素变量评估方法
  • 简介:目前我国主要有外商投诉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台商投诉协调处﹙中心﹚三类平台处理外资对行政机关的投诉。这些平台下的投诉机制通过协调处理外资行政争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外资软环境,但也存在诸如投诉机构分散及定位不清晰,处理的争议范围过于宽泛、处理投诉的方式不尽合理、解决争议的原则不统一等问题。因此,以我国制定“三法合一”的《外国投资法》为契机,建立新型的外国投资投诉协调处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国外资投诉协调处理机制的构建应以《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为蓝本,并明确、细化其法律地位、受案范围、处理方式与程序、处理结果效力、与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机制的衔接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外资行政争议 外资投诉协调处理机构 受理范围 处理方式 衔接协调
  • 简介:外国投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一国平衡经济监管权和对外开放国内投资市场间最重要的工具。作为"一带两廊"的核心国家,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通过对巴基斯坦外国直接投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及中巴未来相互投资前景的分析,从中国立场出发,建议未来中巴投资准入规则,放弃"依据东道国法律",力求准入阶段的最惠国待遇,再向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发展。

  • 标签: 巴基斯坦 外国直接投资 投资准入法律制度 “一带两廊”
  • 简介:据莫斯科12月29日消息,全球最大的镍和钯金矿商和出口商——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NorilskNickel)周二表示,已同意以1亿美元将西伯利亚东部一个矿业项目13.3%的股权出售给中国投财团。以Bystrinskoye金铜矿项目股权出售给最高landFund财团的价格来看,对该项目的估值为6.5亿美元。

  • 标签: 投资者 出售 股权 中国 矿业
  • 简介:通过梳理分析美国2000年《电子发布指引》《公平披露法》和2008年《公司网站使用指引》中有关公司网站的规制条文及2013年发布的针对网飞公司不规范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报告等,比较中美两国在网络投资关系规制上的异同,建议我国在现有的指定媒体信息发布制度框架下,采取措施积极推动、鼓励和规范上市公司使用公司网站和社交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投资关系活动,同时满足、培养和促进投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以使资本市场的信息更加丰富、高效和透明.

  • 标签: 网络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证券市场监管 证券规制 证券法
  • 简介:新股发行制度中,老股转让是成熟资本市场通行的制度。2013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老股转让制度,旨在增加股票供给以缓解“三高”问题,但大比例转让也引发了市场对老股东“套现”动机的质疑。本文研究发现:新股发行中老股转让力度越大,则投资情绪越低,相应股票定价越低,显示出这一制度引入对抑制高股价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大比例老股转让伴有盈余管理及后续业绩增长乏力现象。未来IPO“注册制”下,老股转让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平抑投资情绪等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老股转让
  • 简介:投资情绪引入投资组合选择问题研究,构建了投资情绪调节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到了最优投资组合策略及有效前沿的解析解,结果表明:最小情绪调节方差在达到最小值点前随投资情绪的增加而递减,之后随投资情绪的增加而递增,呈现出一种U型的抛物线关系;在方差-均值坐标中有效前沿与经典的均值-方差模型的有效前沿形状是一致的,但投资情绪函数越大,有效前沿越向方差-均值坐标的右上端移动。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均值-方差 投资组合 有效前沿
  • 简介:自1969年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采用有限合伙企业制度以来,目前已有超过80%的风险投资机构采用这种模式。合伙企业制度将不参与经营,但拥有财力的合伙人与拥有专业知识以及投资技巧的合伙人通过契约关系联合起来,该模式既有强大的融资功能,又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在风险投资行业中被广泛运用。

  • 标签: 合伙企业 核算 投资
  • 简介:本文立足于投资认知特征的视角,探讨投资注意力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投资不足,但是这种效果并不体现在对投资过度的抑制方面。进一步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企业投资过度时,投资注意力的强化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但在投资不足时此现象并没有出现。当加入外部融资作为控制变量时,投资注意力与投资效率之间相关系数的显著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投资注意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是通过外部融资的路径实现的。此外,市场化程度高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弥补投资注意力的稀缺。

  • 标签: 投资者注意力 投资效率 市场化进程
  • 简介:以沪深两市定向增发新股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投资情绪综合指数、证券分析师预测偏差程度作为情绪与异质预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投资情绪高低和异质预期差异大小与定向增发新股长短期公告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投资情绪与异质预期作用下,投资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题材宣告后普遍能获得正的短期累计超额收益和负的中长期购买持有超额收益;在短期内投资情绪低落情况下的定向增发公告效应低于投资情绪高涨情况下的公告效应,在中长期内则相反;当投资情绪与异质预期两交互叠加作用时长短期公告效应变化更为强烈。从定向增发模式来考察,整体上市的公告效应更加显著。

  • 标签: 定向增发 股东财富 投资者情绪 异质预期 公告效应 股票价格
  • 简介:本文选取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机构投资对资本市场股价同涨同跌现象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能够有效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使公司的股价能够包含更多公司的特质信息,缓解目前的股价同步性比较高的现象。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股价同步性 股价信息含量
  • 简介:利用2013-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经过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关系管理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关系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增值;代理成本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越低,企业价值就越高;在这两个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投资关系管理相对于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具有调节效应。由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应该能够对我国的上市公司及监管层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我国的上市公司及监管层应该认识到投资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要把投资关系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坚持贯彻下去;应该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代理成本;应该充分地发挥投资关系管理对代理成本和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提高投资关系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努力实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投资者关系管理 代理成本 企业价值
  • 简介: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融资 再融资偏好 投资者情绪 利益输送 公开增发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
  • 简介:本文利用2009~2013年前十大股东中有机构持股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机构投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距离远近是否也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与上市公司属于同城的机构投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要大于异地的机构投资,机构投资距离公司越近,公司价值则越高。这说明我国机构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时地理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机构投资者持股 空间效应 企业价值
  • 简介:基于投资情绪视角,以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时间法实证检验投资情绪对定向增发新股宣告后的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投资情绪的渲染作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宣告后普遍能产生正的短期股东财富效应和负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短期内,在低投资情绪情况下的定向增发新股宣告后股东财富效应低于高投资情绪情况下的股东财富效应;而长期内,低投资情绪情况下的定向增发新股宣告后的股东财富效应高于高投资情绪情况下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识别投资心理和行为特性,合理研判其对定向增发市场产生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中小投资合理决策和保护其长短期股东财富。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定向增发 股东财富效应 市场反应
  • 简介:投资风险一直是投资和企业主要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基于多个基础理论和多重视角对投资风险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股权集中度和投资异质信念是影响投资风险的两个重要方面。投资异质信念作为中介变量,可能在股权集中度对投资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传导作用。

  • 标签: 股权集中度 投资者异质信念 投资风险
  • 简介:股权结构和投资异质信念是影响投资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在研究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一步研究股权集中度、投资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三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异质信念的视角研究股权结构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降低投资信念异质程度和股票投资风险;投资信念异质程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异质信念作为传导变量,存在于股权集中度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中。

  • 标签: 股权结构 投资者异质信念 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