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一直缺少整体性认知或理论研究。以我国四批传统村落基础信息数据为支撑,采用数据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传统村落现存状况进行了包含传统文化、保存状态、人居环境、建设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揭示出传统村落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价值特征,经济社会总体水平,面临的贫困及关键问题、发展环境与条件困境等,并针对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出功能活化、基础设施建设、分类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 标签: 传统村落 总体评价 适应性保护与发展
  • 简介:<正>一地名渊源与地名沿革研究,或可以称作地名沿革学,在中国源远流长。它的发轫可以上溯到公元纪年初期,即一世纪。其代表著作就是众所周知的《汉书·地理志》。自那以后,这种着重于

  • 标签: 地名沿革 地名渊源 地名学 公元纪年 地理志 汉书
  • 简介:本文提出了“文化景观→文化载体→空间数据→载体联合→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与地图化表达模式,为开展系统性文化地理研究奠定基础。蔚县剪纸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解析蔚县剪纸文化景观,建立了包括艺人、生产作坊、文化受众、网络店铺等10种文化载体的空间数据;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整合实现艺人分布空间、艺人行为空间、艺术风格空间、艺术传承空间和产销空间等地图表达成果。地图表达为进一步开展景观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的挖掘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是针对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和实证,通过文化景观的抽象语言描述到地图可视化表达,为非物质文化现象的时空研究提供了新模式。

  • 标签: 非物质文化 文化载体 空间数据库 地图表达 蔚县剪纸
  • 简介: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1994-2003年收录的185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来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研究发现,文献篇名以"形象定位和设计"最为普遍,形象策划是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主题;"城市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策划理论形成的基础,并从已有理论中归纳出了"旅游形象策划的简化模型".文章最后指出,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转向形象管理,更多关注形象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将是国内未来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旅游地形象 形象策划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形象管理
  • 简介:岭北地名的溯源,现在看来只能追到.汉志北地郡下辖19县,首县为马领县,现已确定为西汉北地郡治所,谭其骧先生主编图说部分定其今地为"甘肃庆阳西北".凉州北地郡下辖6县,已无马领县.卷3记庆州马领县沿革,"汉末为虏所侵,至后魏为朔州之地",隋朝大业元年(605)"分合水县于此置马领县",十三年(617)因"陷贼"而废,次年"于今县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其地理位置变动不大.

  • 标签: 《汉书·地理志》 十六国 地名 凉州 北朝 西汉
  • 简介:地名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是研究民族分布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多部落分布之地域,民族变动极为频繁,不同民族都曾以自己的语言命名过地名。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有关地名的追索研究,初步探索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民族演替及分布状况。

  • 标签: 河西走廊 地名 民族分布
  • 简介: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 标签: 史记索隐 地名 鄡阳 校勘
  • 简介:明代中叶以前,澳门地区的地名叫蠔镜澳。据《澳门纪略》上卷载:该地“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环。二湾规圜如镜,故曰蠔镜,是称澳焉”。澳是可以泊船的港湾。还有一种说法,因该地以产蠔闻名,蠔壳光亮如镜,因而称之为蠔镜。明代中叶到末期,蠔镜澳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 标签: 澳门 明清档案 濠镜澳 香山 西洋人 明代中叶
  • 简介:作为宋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具有丰富的地名学内容.其地名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它在继承汉唐以来的地名学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开创了'古今参考'的编撰体例来研究地名沿革变迁.它还用诠释法和历史考证法,对地名的命名原则、地名渊源解释、地名考证等作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舆地广记》 地名学 命名原则 渊源解释
  • 简介:<正>近几年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考证杜甫在秦州、成州诗作中的地名,使杜甫在甘肃的行踪已自渐清晰。本文就杜诗龙门镇的位置谈一点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教正。杜甫《龙门镇》诗云:

  • 标签: 水经注 甘肃天水 西汉水 成县 仇池山 秦州
  • 简介:<正>地名考证是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功,不论谈到任何地名,要使它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都需要进行一番考证(前人已有正确结论的除外)。这是一项相当繁琐、又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但要研究地名学、历史地理学乃至历史学,都离不开它。因此,就不

  • 标签: 地名考证 历史地理学 几个问题 基本功 地名学 历史学
  • 简介:历代对于《资治通鉴》的注释,以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最为经典。然其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致误。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一地名讹误之处。备注如下: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138《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载:"壬寅,魏主至肆州,

  • 标签: 《资治通鉴》 地名 中华书局点校本 校正 宋元之际 胡三省
  • 简介:中国历代地名渊源解释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东汉末年应劭的超百,到《水经注》的超千,一直到《大清一统志》突破一万大关,谱写了中国地名学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究其成因,既有学术本身发展的原因,也有社会背景的因素。

  • 标签: 中国 古代地名 《水经注》 《大清一统志》 文化内涵
  • 简介:关于敦煌本《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之史源,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元和郡县图志》'说、'十道四方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三说。但慎而审之,其史源问题至今并未能很好的解决,故有重新探讨之必要。从体例、文本对勘及相关史料所记《要略》撰述取材等角度论证,可知'《图志》'说不准确;从常理、版本、目录及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等角度论证,可知'《十道四蕃志》'说不正确;在'《图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论证的基础上,从文本对勘及中国历代地理总志取材的角度来观照'十道四方志'说,最终考定其史源为十道四方志。

  • 标签: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 史源 《元和郡县图志》 《十道四蕃志》 十道四方志
  • 简介:本文通过对南海诸岛古今地名变化的梳理,认为,对于中国大陆而言,中国南海从模糊的区域概念到明确的地理界线,恰恰反映了中国南海疆域形成的历史过程.从古代历史上的“有疆无界”到以“U”形断续线为标志的南海疆域的底定,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不仅发现、命名并长期开发经营了南海诸岛,而且历代中国政府行使了连续不断的管辖权,从而确立了中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地位.

  • 标签: 地名演变 南海疆域 形成历史
  • 简介:一、《北史》地名点校疑议一则《北史》卷五三《皮景和传》:“又有阳平人郑子饶,诈依佛道设斋会,用米面不多,供赡甚广,密从地藏,渐出饼饭。愚人以为神力,见信于魏、卫之间。将为逆乱,谋泄。乃潜度河聚众,自号长乐王,已破乘氏县。(皮)景和遣骑击破之,禽子饶,...

  • 标签: 《金史》 《北史》 中华本 平阳县 平阳城 河北磁县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南海诸岛地名演变的过程及近代以来中国对南海诸岛命名逐步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具有独特性和系统性,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南海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国家对南海管辖的不断深化。

  • 标签: 南海诸岛 地名演变 行政管辖
  • 简介:本文论述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地名用字,吴氏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指出了地名用字的同音通假现象;二是指正前贤的许多地名错误,有的非常精辟,仅《汉志》本文他就指正了12处,今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尚未完全吸收其正确意见。

  • 标签: 《汉书地理志补注》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