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女性腹股沟疝发病率远低于男性。根据Lichtenstein报道的6321例成人腹股沟疝中,男性占94%,女性仅占6%[1]。其中女性疝中以腹股沟斜疝居多,其次为股疝,直疝罕见。对于女性腹股沟斜疝中是否切断子宫韧带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维持女性子宫位置重要结构,子宫韧带得到保留[3]。本文主要探讨女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对子宫韧带的处理。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女性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股疝 子宫位置 腹膜前间隙
  • 简介:人体的肝回韧带是胚胎时期左侧脐静脉的残留组织、呈条索状结构.肝韧带连于脐和门静脉左支之间,可分为腹膜内位段和腹膜外位段面部分,按其行程可分为腱膜下段、游离段、裂隙段和脐门连接四段[1].肝外段和肝内段分别长约(14.51±3.44)cm和(5.75±0.99)cm[2].

  • 标签: 临床应用 圆韧带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股沟区肿块为首发的子宫韧带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妇产科医生加深对子宫韧带囊肿的认识,术前仔细体检及超声检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手术中熟悉腹股沟区解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囊肿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肝韧带进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腹壁解剖特点,设计经肝韧带进腹法。2004年11月-2005年6月。5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开腹组和经肝韧带开腹组,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实施开腹。统计两组病例开腹时间、关腹时间、切口长度、腹壁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为(23.5±10.5)cm。腹壁厚度平均为(6.5±7.4)cm,开腹时间(11.5±6.8)min。关腹时间(18.8±12.5)min。经肝韧带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为(22.6±14.0)cm,腹壁厚度平均为(5.9±2.7)cm。平均开腹时间(5.8±3.5)min,关腹时间(19.5±12.5)min。两组切口长度、腹壁厚度及关腹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肝韧带开腹组开腹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开腹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胃、肠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肝韧带开腹是一种快捷、安全的开腹方法,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开腹 经肝圆韧带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韧带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子宫韧带囊肿临床误诊较多,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主要手术治疗。结论临床医师加深对子宫韧带囊肿的认识,仔细分析临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对子宫韧带囊肿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子宫韧带囊肿主要为手术治疗。

  • 标签: 子宫圆韧带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子宫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分析,以提高子宫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手术证实子宫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点。结果46例手术证实子宫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中18例术前行超声检查,其中16例术前超声诊断子宫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诊断腹股沟斜疝漏诊韧带囊肿,1例误诊为股疝,诊断准确率88.9%(16/18)。子宫韧带囊肿超声表现为长椭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呈无或低回声,内部伴或不伴分隔例,CDFI分隔上可见血流信号。结论韧带囊肿和女性斜疝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韧带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对韧带韧带囊肿的认识有助于提高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率。

  • 标签: 斜疝 腹股沟 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 圆韧带 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子宫韧带与疝囊解剖关系,为女性疝气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理论与实际,对女性针对女性疝气患者的疝囊以及与子宫韧带的解剖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解剖结构的临床处理方法。结果女性疝囊通常不大,多以斜疝以及右侧病变为主。通过临床实践明确女性子宫韧带与疝囊的解剖关系主要分为大间隙型、小间隙型以及无间隙型三种关系。结论总体来看,女性韧带与疝囊存在较为紧密的解剖结构,剥离难度较大。但女性子宫韧带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是否存在影响这一方面,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出于谨慎起见,建议在疝气治疗中尽可能保留子宫韧带,并根据不同子宫韧带与疝囊的解剖关系,采取相应的临床处理方式进行操作。

  • 标签: 疝气 女性患者 子宫圆韧带 疝囊 解剖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精索和韧带脂肪瘤及其相关临床问题。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10例腹股沟疝患者中发现精索和韧带脂肪瘤患者93例。常规行无张力修补疝(重建内环)切除脂肪瘤。结果本组共切除脂肪瘤132枚,1~7枚/人。单个瘤体最大15cm×10cm×3cm,最小1cm×1cm×1cm。术后行病理检查77例,检查率82.8%。光镜下病理类型:脂肪瘤33例、血管脂肪瘤19例、纤维脂肪瘤6例以及脂肪瘤样增生19例。补片感染1例,于术后3个月将补片取出。术后随访2~35个月,无脂肪瘤复发及所致疝复发。结论精索和韧带脂肪瘤可以产生临床内环扩大或疝,应予以手术切除。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医师对本病的忽视,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要高于本组在疝手术时的发病率。切除精索和韧带脂肪瘤不增加无张力疝修补的难度,手术是安全的,术后恢复顺利。

  • 标签: 脂肪瘤 腹股沟 精索 圆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韧带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5例(113条)超声诊断为韧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与术后诊断结果对比。结果临床术后证实韧带囊肿共66例(69条),均合并腹股沟疝,其中68条为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韧带囊肿61例(64条)。超声表现韧带积液合并韧带增粗者2例(2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斜疝。超声诊断为韧带静脉曲张合并斜疝1例(1条),斜疝术后复查静脉曲张消失。超声诊断的韧带囊肿合并疝1例(1条),手术证实为斜疝合并韧带囊性病变(性质不明)。超声正确描述韧带区交通性积液21例(24条),术后均证实为斜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韧带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韧带囊肿的诊断率较高。韧带病变中韧带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韧带病变和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圆韧带 囊肿 疝,腹股沟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韧带经腹壁悬吊治疗子宫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为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脱垂,5例为子宫脱垂合并宫颈延长,均采用腹腔镜下韧带腹壁悬吊术,行双侧韧带7号丝线Z字形缝合,将7号丝线两端牵出腹膜外,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2、4、8、18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术后复发率,恢复时间。结果:15例患者术后判定均为有效,有效率100%,术后阴道平均长度6.5cm,可正常性生活。结论:腹腔镜下韧带腹壁悬吊术能有效地阻止子宫脱垂,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脱垂 腹腔镜腹壁悬吊圆韧带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进行女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时,将Keyhole法保留子宫韧带术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6月进行数据调用,录入符合要求的60名女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照实验,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设置3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选择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对照组患者横断子宫韧带进行处理,观察组采取Keyhole法保留子宫韧带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而观察组中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10%,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美观度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女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的Keyhole法保留子宫韧带术时,选择保留韧带方案,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韧带静脉曲张(roundligamentvaricosities,RLV)和腹股沟疝的鉴别方法及其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子宫韧带静脉曲张41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初诊科室、误诊率、临床表现、B超影像表现以及确诊后的处理和预后情况。结果41例均为孕中后期女性,平均年龄31.5岁,其中初诊考虑为腹股沟疝可能性28例(68.3%),表现为腹股沟区包块30例(73.2%),伴有腹股沟区胀痛不适25例(61.0%),仅有腹股沟区胀痛4例(9.7%),无包块无症状由常规孕检B超发现7例(17.1%)。所有病例均采用保守观察。有37例患者随访至产后3~6个月(随访率90.2%),所有患者腹股沟区包块明显减小或消失,局部胀痛症状消失。结论子宫韧带静脉曲张多见于孕中后期,较易误诊为腹股沟疝,腹股沟B超是其确诊的最佳方法,确诊后只需保守观察即可。

  • 标签: 腹股沟 静脉曲张 圆韧带 子宫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子宫韧带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葛洲坝中心医院共47例女性腹股沟疝行TAPP,总结手术过程中子宫韧带的处理技巧。结果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保留子宫韧带38例(A组年龄50岁以下),手术时间平均(42±8)min,2例术后出现血清肿。横断子宫韧带9例(B组年龄50岁以上),手术时间平均(36±7)min;1例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术后出现腹股沟区包块,彩色超声证实为挛缩的子宫韧带。二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腹腔脏器损伤、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包括疼痛)、补片感染等。二组患者在手术用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是否存在腹股沟区包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恢复理想,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保留子宫韧带的手术操作略为复杂,用时略长,约6min,但保证了子宫韧带完整性及原有功能,值得用于生育期女性的腹股沟疝。

  • 标签: 腹股沟 子宫圆韧带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T管引流术早期拔管的可行性和腹腔粘连的预防。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10年6月,对67例胆道手术患者采取经肝韧带内走行T管引流,避免了T管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窦道的过程,消除人为的腹腔粘连,并改变常规拔管时间,施行早期拔管。结果67例患者中术后8d拔管22例,11d拔管16例,无胆瘘发生,早期拔管占手术例数的56.7%(38/67),随访62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7年,无腹腔粘连症状。结论经肝韧带内走行胆道T管引流,在避免拔管后胆瘘的基础上提前了常规的拔管时间,缩短了疗程,有效避免了术后腹腔粘连,减小了再次手术难度。

  • 标签: 胆道外科手术 引流术 胆瘘 粘连
  • 简介:探讨腹腔镜下上腹部带血管蒂的肝韧带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86例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网膜修补35例,带蒂的肝韧带修补51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胃肠瘘和腹腔脓肿,均顺利出院。腹腔镜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肝韧带作为上腹部较为游离的韧带在腹腔镜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与网膜一样是很好的生物补片材料。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圆韧带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