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唇裂修复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唇裂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5例患儿唇部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1.4%(32/3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唇裂修复的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唇裂 修复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唇裂修复的可行性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37例新生儿期行唇裂修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中,除1例双侧唇裂出现鼻底糜烂,延期康复外,其余均治愈。随访2年,瘢痕细小,外观形态较好,14例伴腭裂者裂隙明显缩窄。结论新生儿期唇裂一期修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 标签: 唇裂/外科学 婴儿 新生 疾病/外科学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实施手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原长法手术式对双侧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80例双侧唇裂运用改良原长法手术式进行唇裂修复。结果180例患者鼻小柱居中,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有较完美的前鼻孔外观,两侧唇峰对称,良好地模拟了人中嵴形态,唇弓清晰。唇珠饱满。上唇上翘,前庭沟无粘连。边界清楚,运动自如,外形美观。除3例鼻底部缝线滑脱外,其余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6-24个月不等,疗效满意。结论改良原长法手术式是目前治疗双侧唇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证实实用可行。

  • 标签: 双侧唇裂 改良 口轮匝肌 唇弓 唇珠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ack式对于双侧唇裂畸形的矫正作用.方法选择30例病例,采用改良Black式.手术切口的设计以Black式为基础,在前唇设计2个“C”瓣,在两侧唇的唇峰及人中凹正中点设计矩形瓣.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侧位片,测量对比前颅底平面与上齿槽座点之交角(SNA角),以判定上颌前突畸形及外观纠正情况.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术前及术后一年角度.结果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侧位片,测量对比SNA角,可见SNA角缩小明显,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明显变大,双侧唇裂患者外观纠正满意.结论改良Black式对于双侧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具有较好的矫正作用.关键词双侧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实施鼻翼软骨离断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求成熟且效果肯定的手术方式。方法以50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29例,年龄12-50岁。针对不同的畸形程度,采用鼻翼软骨离断,通过手术矫正不对称畸形,并使用肌肉组织充填鼻翼基底,弥补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复位鼻唇肌,以保持两侧肌张力的均衡。术后放置塑料鼻塞,保持2个月。结果术后50例患者的鼻畸形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病因复杂,可通过对鼻翼软骨离断的矫正,有效地改善畸形。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面对市售琳琅满目的护唇膏,如果真不知如何选择,又不想花钱购买,不妨使用坊问流行的diy唇部保养方法,例如:保鲜膜加凡士林的自制唇膜,而市售护唇膏种类众多,有加入胶原蛋白成分让双唇充满弹性的、也有标榜具有丰唇效果的护唇膏,另外,双唇的防晒、美白与抗老也成为唇部保养的必备概念。

  • 标签: 唇裂 唇部 保养方法 蛋白成分 唇膏 di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1.12年间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两组患者均随访6月。测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在唇裂整复同期应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及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轮匝肌 功能重建 单侧完全性唇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高频通气应用于唇裂整复中麻醉呼吸管理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高频通气应用于先天性唇裂畸形患儿围期的呼吸管理,实施择期手术30例,年龄3月~3岁,体重6~16kg。行唇裂修复,手术时间40~160分钟。结果程进行麻醉安全效果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患儿中心电图、心率、SPO2及PETCO2均正常,术后均及时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未发生缺氧、呛咳、躁动、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情况。结论以高频通气应用于先天性唇裂患儿畸形麻醉中的呼吸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先天性唇裂畸形患儿麻醉呼吸管理的安全性。

  • 标签: 高频通气 呼吸管理 气管插管 唇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生儿72小时内单侧唇裂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患儿双侧眶下孔局麻对出生72小时内的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行唇裂整复,术后常规护理,6-7天拆线出院。结果5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无任何意外,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初生儿72小时内在局麻下行单侧唇裂整复安全可行。

  • 标签: 初生儿 唇裂 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唇裂手术围期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我院纳入的小儿唇裂患者 60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性,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将两组并发症数量展开比较。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数量少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针对小儿唇裂手术围期可以采取优质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儿唇裂 手术围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例2岁以内唇裂修复的患儿全部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全身麻醉。结果手术患儿中安全、舒适、无痛。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婴幼儿唇裂修复的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婴幼儿 唇裂修复术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行硅橡胶鼻假体,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护理。方法:通过延长鼻小柱,纠正鼻小柱和鼻中隔的偏斜,广泛游离患侧鼻翼软骨,分三点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同期植入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24例。结果:24例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效果患者均满意。结论:采用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配合正确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硅橡胶鼻假体 单侧唇裂 继发鼻畸形 护理
  • 简介:摘要隐性唇裂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唇裂,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但是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对其发生机制认识不足,因此隐性唇裂的分类和式纷繁多样,无明确规范和指南。随时间推移,手术切口趋向更为隐蔽、局限,手术目标也从单纯的形态修复向功能重建方向转化。唇鼻肌肉的生物力学研究为隐性唇裂畸形矫正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隐性唇裂的治疗将更加系统、规范,以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唇裂 隐性唇裂 分类 生物力学 唇鼻肌肉张力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唇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胎儿唇裂畸形的超声图像特点与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胎儿唇裂畸形中,9例为单侧性,2例为双侧性,1例为中央性。7例为单纯性唇裂,3例合并脊柱裂,2例并脑积水。超声检出11例,漏诊1例,超声检出准确率91.7%。结论超声检查对中晚孕胎儿颜面部结构显示率极高,对胎儿唇裂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唇裂畸形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侧唇裂关键性畸形要素:唇高不足、人中嵴变短的调查分析患侧上唇提出单侧唇裂新的临床分类,即定量分类。方法对单侧唇裂病例的健侧唇长及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长进行测量,将裂隙内、外侧唇长分别与健侧唇长进行比较。其相差值在2mm以内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正常(与健侧唇长相等时)或接近正常;相差在3mm以上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不足。结果100例单侧唇裂定量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型,裂隙内、外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二型,裂隙内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裂隙外侧唇长不足型;第三型,裂隙内侧唇长不足,裂隙外侧唇长正常或近接近正常;第四型,裂隙内、外两侧唇长不足型。结论单侧唇裂临床定量分类与既往教科书按唇裂的部位与程度不同进行分类[1]或以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面积不同进行分类[2]及其他有关文献唇裂分类方法[3,4]完全不同。这种分类法,理顺了单侧唇裂分类与修复原则、选择和改进修复方法及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正确与合理指导单侧唇裂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单侧唇裂 畸形要素 定量分类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