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日知录》卷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条引邱濬《大学衍义补》的话说:“韩愈谓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江南税粮之重,由此可见。然而,终明之世,这个问题却始终未能解决。而它对江南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江南,历代所指的地区不一,本文基本上系指通称之江苏南部和浙江地区。

  • 标签: 朱元璋 江南地区 社会经济 明代 官田 农民起义
  • 简介:  《桃花扇》第四十出《人道》,本已成为全剧结局:"桃花扇底送南朝",李、侯断然撒手,国破家亡,理想破灭,醍醐灌顶,看破红尘.一个随丁继之做了道士,一个随卞玉京做了道姑"修真学道"去了.但是,作者并未到此为止,故事虽完,意蕴未尽.在结局之后的尾声(亦称"余波")部分,作者又写了"续四十出"《余韵》.为国奔走、为朋友尽力的民间艺人柳敬亭、苏昆生在《余韵》中登场.此时,苏是"采樵度日"的樵夫,柳是"捕鱼为业"的渔夫.他们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拒不降清,逃入山林.他们在南京龙潭湖畔相逢并碰到了祭神社散的老赞礼,三人在一起,把"兴亡旧事,付之风月闲谈",既表现了真挚的爱国之思,又为全剧增强了悲剧气氛.薄酒一杯,长歌当哭.老赞礼先唱一曲《神弦歌·问苍天》,宣泄了胸中的愤懑和不平.接唱的是柳敬亭,弹词一曲《秣陵秋》,伤今怀古,痛定思痛,概括了全部南明兴亡史.……

  • 标签: 哀江南 孔尚哀 意孔尚
  • 简介: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是一篇别致的说明性、议论性、抒情性散文。它在结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上具有淡化文体的突出特色,值得仔细阅读、再三斟酌、反复鉴赏,以悟其平实中的宛转,微言中的深意,闲散中的匠心。

  • 标签: 《杜鹃枝上杜鹃啼》 阅读 结构安排 周瘦鹃 文体 议论
  • 简介:<正>清人王夫之在《(?)斋诗话》中写道:“以乐景写,以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话不假,在轻松欢快气氛中的“”,与凄凉肃穆中的“”;在愁云惨雾氛围中的“乐”,与喜气洋洋中的“乐”,其给人的印象确是迥然不同的。“乐”中见哀哀更,“”中见乐乐更乐。各种艺术门类的规律常常是相通的。那么,这种哀乐反衬的艺术法则对电影是否也适用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们不妨援例为证:影片《茶馆》的结尾,是三个历尽劫难的三位老人的相会。那场面和气氛本当该是哀伤无比的。请想一想老人们的遭遇吧:裕泰茶馆的老掌柜王利发,处心积虑,惨淡经营了一辈子,到头来朝不保夕不说,甚至连祖辈经营的茶馆也即将被人强占;雄心勃勃的秦二爷,曾经是北京城里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标榜“实业救国”,颇有振兴民族之志,可落得个“逆产”查抄、扫地出门的悲惨结局;血气方刚的常四

  • 标签: 以乐景写哀 实业救国 茶馆 倍增 气氛 艺术处理
  • 简介:牢文化是形成和发展于怒江中游牢国——永昌郡地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它孕育于原始社会晚末期,兴盛于战国至西汉,在东汉至魏晋时代与汉文化逐步融合为永昌文化;它是生衍于横断山垂直环境的立体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渔猎和多种手工业的复合型经济文化,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牢夷区经三江走廊和川滇缅印古道,长期与东南亚、西亚、我国西北特别是滇川、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终整合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体系。

  • 标签: 哀牢国 永昌郡 史前文化 青铜文化 永昌文化
  • 简介:从1993年起,笔者搜集和采摘了形成于汉晋、六朝时的26种史籍、碑文,编写成17000多字的《牢国——永昌郡史料辑录》,刊出于《保山师专学报》,后收入拙著。出版6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鼓励。当时出于两个原因,对六朝以后的晚出史料都舍而未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辑录一份历代形成的较全面的牢史料,显得很有必要。因此,笔者在多年收录历代资料的基础上,着手全面搜集和爬梳。2000年7月,收到申旭先生惠寄宁超先生主编、1996年出版的《滇国、滇越国、牢国、掸国、八百媳妇国史料汇编》,内载牢国史料57种。

  • 标签: 《哀牢国史料续辑》 中国 云南 历史发展 历史考证
  • 简介:《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之矣。”其中“亦之矣”的“”,诸家选本或者不注,或者注为“哀怜”、“哀痛”、“悲哀”等。例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末注;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末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古代散文选》,末注;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也末注。有的选本考虑到这是阅读或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于是便作了译或注。如:

  • 标签: 先秦文学史 古代散文 中国文学史 一个问题 《古代汉语》 学语文
  • 简介:<正>牢山,在云之南红颜色的高原油画家不再轻易动红天上游走云的马,与我耳鬓厮磨牢山也列出马阵我是其中一匹草木的歌声撩人心旌睁眼闭眼.鬃毛翻卷如浪落日放逐黄昏的暧昧高原血泛滥如潮呼啸着、骄傲地覆盖山头再烈的马也要被驯服这边高山流水那边雨打芭蕉三弦和芦笙在云端里唱晚所有的情都不能自禁所有的手都可以相握、纠缠成爱和哈尼人一起“跺脚”跺走你的陌生我的矜持跺走风尘和疲惫苦聪的寨子备好上等的蜜糖一碗下去,甜到骨子里

  • 标签: 心旌 禁所 雨打芭蕉 一只手 油画家 马也
  • 简介:反腐败,不怕腐败分子贪婪,只怕腐败分子像割韭菜般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而且有后来居上之势。倘真是那样,反腐倡廉可就真的任重道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了。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心忧,而现实看起来更让人心惊。且看这样一个例子:大名鼎鼎、不可一世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夫人、省政协常委、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阎健宏,因收取巨额贿赂被执行枪决,此案当时轰动全国。想不到的是,在反腐败斗争中被提拔,接任阎健宏不到一年的向明序,竟又步阎之后尘,走上犯罪道路,于今年2月锒铛入狱。“前车”不远,“后车”又

  • 标签: 反腐败斗争 腐败分子 反腐倡廉 信托投资 贵州省 公司董事长
  • 简介:《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说:“永昌郡,古牢国。”即保山在西汉以前,是古牢国地。而南诏则是在唐代——以今大理为统治中心的新崛起的国度。但在《蛮书》、《白古通纪》、《南诏野史》等史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说:“南诏”本“牢”后裔。其渊源历史根据是什么呢?

  • 标签: 哀牢国 南诏国 中国 云南 历史研究
  • 简介:<正>《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民生之多艰。”此两句历来歧解甚多。王逸释之曰:“艰,难也。言己自伤所行不合于世,将效彭咸沈身于渊。乃太息长悲。念万民受命而生,遭遇多难,以陨其身。“又引王臣云:“太息掩涕,此万姓遭轻薄之俗,雨多屯难。”这个注释就不明不白,好象屈原这两句诗,既是自伤,又是为人民多难的命运而愁苦。王逸已为此模棱两可之辞,无怪乎后来学者见仁见

  • 标签: 民生 屈原思想 离骚 王逸 郭沫若 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