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吴皓 贾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25
  • 简介:摘要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BI)是一种中枢听觉重建技术,通过直接在脑干蜗核处安置电极阵列,刺激听觉神经组织产生听觉,因此可以不受耳蜗或蜗神经病变的限制。多通道ABI诞生至今近30年,其适应证已从最初的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患者扩大到重度内耳和(或)蜗神经畸形的先天性耳聋患者等,手术年龄也从成人降到幼儿。本文就ABI的原理、适应证、手术、并发症以及植入后听力改善效果等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听觉丧失 听觉脑干植入 听觉重建 适应证 并发症
  • 作者: 刘一迪 郑琪 王心雨 赵雅雯 倪广健 倪鑫 刘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大数据中心 100045,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天津 30007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儿童在纯音、音节、声调任务诱发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波形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CI手术及随访调试的46例患儿参与研究,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19~103月龄。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三组(纯音组17例、音节组13例、声调组16例),分别以纯音(1 000、2 000 Hz)、音节(/ba/、/pa/)和声调(/ba1/、/ba4/)作为刺激声进行声场下CAEP测试。分析不同听觉任务难度下CAEP的P1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的引出率、潜伏期及波幅,并探索CI儿童听觉任务难度、受试者CI使用时长、重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时长、CI植入术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与P1和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纯音、音节、声调组P1引出率分别为100%(17/17)、100%(13/13)和75.0%(12/16),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14,P=0.016),其中纯音组与声调组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36,P=0.028),纯音组与音节组、音节组与声调组P1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纯音、音节、声调组MMN引出率分别为94.1%(16/17)、84.6%(11/13)和62.5%(10/16),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6,P=0.066)。不同听觉任务难度的三组间P1及MMN的潜伏期与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1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术前残余听力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负相关。MMN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负相关。结论纯音听觉任务下CAEP的P1引出率高于声调听觉任务。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对P1潜伏期有显著影响;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对MMN潜伏期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耳蜗植入术 儿童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和关注,音乐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小学音乐教学也赋予了新的任务,即加强对小学生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小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促进小学生个人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围绕音乐内心听觉的形成和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内心听觉的培养策略。

  • 标签: 小学音乐 内心听觉 培养 训练
  • 简介:摘要:视觉盛行的背景下,有着听觉传统的中国文化,一直缺少理论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作为中国三大显学的徽州文化有着诗意栖居的土壤,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听觉叙事,通过“以耳代目”和“听声类形”将徽州建筑中的听觉叙事进行归类、整理,发掘视觉的图像和听觉的声音中的听觉叙事,使得叙事更具想象空间,文化研究能够越发的视听平衡。

  • 标签: 听觉 声音 图像
  • 简介:摘要:智力障碍儿童身体功能受限,动作发展障碍突出,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系统的教育训练能够有效弥补智力障碍学生动作发展的不足,目前我国对智力障碍学生动作发展领域的研究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对智力障碍儿童动作训练的教育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策略,使智力障碍学生得到科学有效的动作康复训练。

  • 标签: 智力障碍学生 动作训练 教育路径
  • 简介:摘要:对于高中音乐而言,其主要通过鉴赏对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使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少数学生有着良好鉴赏能力,而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真正的理解与欣赏音乐,通常表现为:学生的音乐基础对学生的鉴赏力造成了限制;学生自身的基础导致学生学习音乐毫无信心。鉴于此,高中音乐教师需注重学生的听觉敏感度的培养,并强化听觉训练,以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发展,并使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高中音乐 听觉训练 现状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医生创立的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ve training,AIT)既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障碍的康复中。[1-2]而脑性瘫痪作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智力障碍[3] 。现将过往听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儿童脑瘫治疗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脑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护理院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入老年护理院接受调养的7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进行分组,A组39例采取健康教育,B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吞咽功能优良率和患者依从性。结果:A组的吞咽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患者依从性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护理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恢复其吞咽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老年护理院 脑卒中吞咽障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都是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他们在认知上有着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分配难、稳定性差、转移不灵活等问题,且容易被自我情绪影响,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无法具有较高的学习专注度,导致学习有效性低下。因此,为优化培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从课题导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践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培智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专注度。

  • 标签: 特殊教育学校  语文教学  学习专注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肺结核病人采用护理教育,分析其对病人心理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分法可分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常规 护理)与B组(护理教育干预),对比病人护理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研究表明,A组护理效果比B组差;另外B组病人心理状况优于A组病人,P值小于0.05,证明本次讨论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护理教育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心理障碍的病人治疗中,有助于改善心理不良状况,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提倡。

  • 标签: 护理教育 心理障碍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新时期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在开展儿童智力障碍教学时,系统分析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问题,从智力障碍孩子视角总结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智力障碍孩子的教学措施,促使智力障碍孩子在参与学习中能够有效拓宽自身见识,形成良好的独立人格,为智力障碍孩子今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特殊教育孩子智力障碍教学研究进行浅析。

  • 标签: 特殊教育 孩子智力障碍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 性教育缺席的教育是不够全面的教育。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正常儿童需要性教育,特殊教育中的发展性障碍儿童同样需要性教育。提高对发展性障碍儿童性教育的认识,建构发展性障碍儿童性教育体系,推动发展性障碍儿童性教育开展,对于造福发展性障碍儿童是有益的。

  • 标签: 发展性障碍儿童 性教育 学科建构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的教学非常重要。听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疏导日常中的负面情绪,同时也是情绪的良好表达方法。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力量,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家长和教师忽视了音乐对学生的重要性。听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综合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核心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高中音乐开展的重要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听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的欣赏离不开听,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均在听觉中体现。教师要重视听觉训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得到释放,提升自己的审美与音乐素养。

  • 标签: 高中音乐 听觉训练 现状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听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听力上存在障碍,但是为了儿童的未来发展,还是要帮助儿童克服听力障碍,发展儿童的听说能力,可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早日回归主流社会生活。

  • 标签: 听觉口语法 听障儿童 个别化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多通道听觉脑干植入设备(ABI)对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患者进行听力重建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存在单侧或双侧听力损伤、且需要切除前庭神经鞘瘤的NF2患者。手术采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在切除肿瘤后进行ABI电极植入。术中通过记录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辅助定位耳蜗核,以确保电极贴附于耳蜗核表面。采用自体脂肪填塞侧隐窝以固定ABI刺激电极。通过长期临床随访观察应用AB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存在听力损伤或丧失的NF2患者。术侧的前庭神经鞘瘤均获得全切除。术中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ABI,并通过电刺激成功记录到EABR波形。术后2~4周进行开机调试和言语训练,5例患者均可在安静环境下感知不同程度的环境音。随访时间为57~6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开颅手术或设备植入相关的并发症。术前双侧听力丧失的2例患者开机后连续使用ABI 54、27个月,其术后环境音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62.5%和49.6%,封闭环境中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语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42.5%和33.8%,同时结合读唇后具有较好的言语沟通能力。1例患者因对侧耳听力完全丧失而尝试开机调试和进行言语训练2个月,其余2例患者因对侧仍有听力,至末次随访仍未开机。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应用国产化多通道AB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听力重建方法,术中良好的耳蜗核定位和术后言语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2型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外科手术 听力 前庭神经鞘瘤 听觉脑干植入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多通道听觉脑干植入设备(ABI)对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患者进行听力重建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存在单侧或双侧听力损伤、且需要切除前庭神经鞘瘤的NF2患者。手术采用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在切除肿瘤后进行ABI电极植入。术中通过记录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辅助定位耳蜗核,以确保电极贴附于耳蜗核表面。采用自体脂肪填塞侧隐窝以固定ABI刺激电极。通过长期临床随访观察应用AB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存在听力损伤或丧失的NF2患者。术侧的前庭神经鞘瘤均获得全切除。术中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ABI,并通过电刺激成功记录到EABR波形。术后2~4周进行开机调试和言语训练,5例患者均可在安静环境下感知不同程度的环境音。随访时间为57~6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开颅手术或设备植入相关的并发症。术前双侧听力丧失的2例患者开机后连续使用ABI 54、27个月,其术后环境音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62.5%和49.6%,封闭环境中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语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42.5%和33.8%,同时结合读唇后具有较好的言语沟通能力。1例患者因对侧耳听力完全丧失而尝试开机调试和进行言语训练2个月,其余2例患者因对侧仍有听力,至末次随访仍未开机。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应用国产化多通道AB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听力重建方法,术中良好的耳蜗核定位和术后言语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2型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外科手术 听力 前庭神经鞘瘤 听觉脑干植入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护理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针对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本护理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且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在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值<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以促进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护理院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智力障碍人群是需要社会多加关注和鼓励支持的特殊群体,但是仅仅是同情和关心并不能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探索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康复、能够更好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的康复方法才是给予他们实质性帮助的最佳途径。根据对于这部分智力障碍人群的研究表明,越早介入康复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就会越好。基于此项研究结论,文章中将对学龄前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教育展开探索,并深入研究如何将探索的内容与实验相互结合,能够给予这部分特殊人群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 标签: 学龄前 智力障碍 康复教育
  • 简介:摘要: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目的在于满足不同学生个别需求。面对智力障碍学生,积极采取个别教学计划,可切实满足特殊学生群体需要,培养其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鉴于此,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探讨其在智力障碍学生个别化教育中的应用,希望能提升智力障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不断发展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

  • 标签: 现代教育技术 智力障碍 个别化教育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