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11-21
  • 出处:《大众科学》 2017年第11期
  • 机构: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发育迟缓的定义为: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语言能力不符合其年龄正常的发育水平[1]。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此种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与其它儿童疾病相比发病率较高,此疾病可对儿童的读写能力、认知能力、精神和行为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因此,本次研究中针对此疾病延用听觉统合训练法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迟缓进行功能恢复性治疗,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医生创立的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ve training,AIT)既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障碍的康复中。[1-2]而脑性瘫痪作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智力障碍[3] 。现将过往听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儿童脑瘫治疗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脑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确诊的多动症患者60例,全部患儿予以规范化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对两组患儿治疗干预前后进行综合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前组患儿总分为75.90±15.723分,干预后组患儿总分为61.80±9.496分,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的对小儿多动症患儿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减轻各种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 标签: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 小儿多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对智力降碍儿童语言迟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智力降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在在采用语言训练,观察组采用听觉综合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适应性和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适应性发育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适应性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语言发育商之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听觉统合训练应用于智力降碍儿童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语言功能,促进患儿语言迟缓的康复。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智力降碍儿童 语言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采用听觉统合训练对患儿异常行为以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孤独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1,常规治疗)和综合组(n=41,听觉统合训练),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异常行为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异常行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综合组患儿各项异常行为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儿童孤独症 康复治疗 异常行为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与康复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孤独症儿童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取综合治疗,研究进组则开展听觉统合训练,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ABC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儿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小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小儿发育商滞后患儿。用抛币方法分为试验组以及对比组,对比组提供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增加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观察对比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患儿的GDD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12个月时GDD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小儿康复治疗中开展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可以促进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大幅度改善,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为其获得良好康复效果打下基础。

  • 标签: 小儿康复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 GDDS评分 语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 观察 言语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 方法 : 将 64 例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2 例,对照组实施 言语 - 认知功能训练 ,试验组联合 听觉统合训练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 试验组患儿的听、口头表达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 言语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 可以促进患儿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儿童 言语 - 认知功能训练 听觉统合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常规康复护理予以对照组,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ABC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以及PEP-3评分(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P-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闭症患儿采取应用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自闭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神经 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患儿
  • 作者: 陈一心 周洋 高润 陈图农 王建军 曹娟 黄懿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 210029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15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理诊断科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210029 ,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后听觉传导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存在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ASD患儿分入AIT组(接受训练后恢复正常的组成试验组)、对照组A组(空白对照组)、对照B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组),分别在各组入组时、入组1个月后、入组3个月后进行波特奇发育检核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估,以各因子分数的变化值评价核心症状改善水平。结果入组时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CARS[分别为(36.31±4.08)分,(36.33±3.76)分,(36.33±5.14)分]及ATEC语言[分别为(19.08±6.43)分,(16.40±6.42)分,(18.48±5.96)分]、社交[分别为(15.63±7.13)分,(16.05±7.57)分,(16.19±7.19)分]、感知[分别为(16.78±5.39)分,(16.92±6.75)分,(17.12±6.73)分]、自理[分别为(15.98±8.71)分、(17.93±8.22)分、(17.26±8.93)]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组1月、3月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对照B组、对照组A组CARS分值[1月:(33.96±3.79)分,(35.09±4.38)分,(34.30±3.98)分;3月:(32.95±3.15)分,(36.86±3.86)分,(33.95±3.90)分]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22.308,P<0.01),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2.647,P>0.05),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8.626,P<0.01);对ATEC语言[1月:(16.18±7.10)分,(18.62±6.63)分,(13.40±5.44)分;3月:(14.13±6.13)分,(18.40±6.35)分,(10.75±5.17)分]、社交[1月:(12.31±6.68)分,(17.76±6.82)分,(15.08±6.75)分;3月:(10.71±5.42)分,(16.31±6.30)分,(12.15±7.30)分]、感知觉[1月:(14.37±5.86)分,(17.43±7.22)分,(18.58±6.92)分;3月:(10.35±5.43)分,(16.44±7.05)分,(16.68±7.37)分]分量表分值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35.534,40.729,40.401,均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7.600,6.193,7.675,均P<0.01),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7.602,3.355,7.649,均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B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语言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1.69,P1<0.05;I2-J2=-4.98,P2<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社交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54,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试验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感知觉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3.16,P1<0.05;I2-J2=-4.89,P2<0.01);对ATEC自理能力分量表分值影响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22.876,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3.427,P<0.05),时间与组别无交互作用(F=1.885,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自理能力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46,P<0.05)。结论AIT训练听觉传导功能恢复正常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听觉统合训练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闭症实施中医辅助干预疗法结合听觉统合训练对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本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间诊治的自闭症患儿选定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实施听觉综合训练,分析组联合开展中医辅助干预疗法,比较组间自闭症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患儿治疗后CARS、ABC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分析组自闭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辅助干预疗法结合听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闭症 中医辅助干预疗法 听觉统合训练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听觉统合训练((AIT))配合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8.06~2020.12本院收治的50例孤独症患儿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A组25例,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25例,基于康复干预上实施AIT。观察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当天))、干预后((干预10d后))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R))各维度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B组ADI-R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AIT配合康复干预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部分异常行为及社交障碍,促进其康复,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听觉统合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在语言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摘选2021.7-2022.7时间段内我院80例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的语言发育迟滞患儿,对照组40名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40名患儿,责任制护理。两组患儿训练1年后比较语言能力改善情况和患儿训练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对听觉统合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改善较好,患儿综合评分(52.35±4.75)分,高于对照组(44.80±4.09),(P

  • 标签: [] 听觉统合训练 责任制护理 语言发育迟滞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和声听觉训练是练耳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的耳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的耳朵”,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品质方面也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是保证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和声听觉 音乐理论 构唱 听辨与听记 因材施教
  • 简介:1感觉统合理论1.1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SI)由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的JeanAyres博士于1969年提出。SI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Ayres博士将脑神经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根据对脑功能的研究、职业治疗及实验结果,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 调和 感觉统合理论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诊的76例孤独症儿童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而研究组则联合加用听觉统合治疗,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BC量表各项指标评分,以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予以听觉统合治疗,对其病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听觉统合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注意力缺陷儿童虽然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但是由于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差。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来看,儿童注意力缺陷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主要原因则是大脑对作用于人体的各种感觉的整合功能不良,即感觉统合失调。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来看,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无法正常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缓解儿童注意力缺陷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双耳刺激为听障儿童口语康复提供先决条件,通过刺激获得双耳聆听技能更有助于听障儿童语言学习。本文介绍了双耳刺激的类型与形式,并针对听障儿童接受双耳刺激后听觉训练方案及随班就读后的康复指导要点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双耳刺激 听觉训练
  • 简介:<正>长期以来,音乐听觉训练是以调性为中心的。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人们的听觉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在一个音调组织内,每一个音,每一个和弦,每一个调的设计,都要对一个中心(即主音)具有妥善而明确规定的关系。”([英]莫·卡纳《当代和声》第11页)调性思维已在人们的听觉意识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自二十世纪始,随着音乐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调性原则已发生动摇。以单一调式、调性为基础的古典大、小调体系,在调性扩张、调式扩充等多种手法的冲击下,终于被极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音高关系体系所取代。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新的音乐语言毕竟在音乐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新的音乐语言,由于与传统的常规不符,使人们长期形成的听觉习惯一时难以适从。新的音乐语言难以理解与不易听辨,已成为听觉训练中的一大难题。因

  • 标签: 听觉训练 音乐语言 调性感 调性思维 传统音乐 音高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以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听觉产生的胜利基础在对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之后,探讨了音乐听觉训练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了音乐听觉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对音乐听觉训练新的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

  • 标签: 音乐听觉 旋律 音准 发音 听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