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使用音乐诱发情绪是有效且特殊的诱发方式。本文对音乐诱发情绪的自我报告测量、心理生理测量和功能神经成像测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阐述了一种基于音乐特定模型的情绪测量方法。文章从音乐刺激的选择、听者特征以及情境特征三方面对影响音乐情绪测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出确定理论模型一致性、结合多元方法、利用有效刺激材料、认真考评情境和参与者特征等解决思路,并阐明了此领域的研究趋势。

  • 标签: 音乐情绪 测量方法 音乐特定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持续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7例,接受二尖瓣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接受二尖瓣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房颤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一周、半年、一年以及两年的房颤恢复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二尖瓣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让患者的房颤症状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二尖瓣手术 射频消融治疗 慢性持续性房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取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175例子宫肌瘤患者并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并分析不同生理阶段、子宫肌瘤个数、既往分娩史、既往妊娠史、米非司酮剂量及用药时间、子宫肌瘤部位、子宫肌瘤家族史对米非司酮治疗后复发率的影响。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其停药后复发率为3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后复发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患者子宫肌瘤家族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及患者子宫肌瘤家族史是子宫肌瘤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减少子宫肌瘤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后的复发率,建议应用12.5mg/d的剂量治疗并对存在子宫肌瘤家族史的患者加强随访。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药物治疗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5-02
  • 简介:什么是灵动的课堂?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的机智与敏锐流淌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吴老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现状,巧妙地利用教学中的“随机”现象,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为学生不可预约的精彩创设契机,从而感受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激荡创新思维的火花。

  • 标签: 数学课堂 吴正宪 情感智慧 老师 机智 激发
  • 简介:杨女士患心脏病多年,不久前因胸闷、喘憋等症状加重,到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心外科治疗。该院专家为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后,病情明确,主要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支血管病变)、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病情严重,入院后在救治过程还多次心绞痛发作,数次心衰,心功能极差,同时还伴有肺炎、糖尿病、多发脑血管腔梗等病症。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尖瓣置换术 搭桥 北京友谊医院 血管病变 心绞痛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同一个心脏手术组同期手术治疗19例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OPCABG(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和肝素后再进行肿瘤切除术。将19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7例与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住院费用较少,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为16.67%,对照组为71.4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恢复的效果明显要好。结论对于合并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实施同期手术治疗后采取综合性术前及术后措施对患者术后的效果确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我们临床上的进一步研究及采用。

  • 标签: 冠心病 肿瘤 同期手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至10%,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以及生命的疾病,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主要的手段。本文主要是对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我院从2010年3月至12月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14例,随机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护士 术中 心理干预 乳腺癌 患者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肝胆外科在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这段期间内诊断治疗的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并且记录比较两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以此来分析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同期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胆石症 同期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同期手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漏斗胸合并先心病中行同期手术的16例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再选取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同期手术后16例患儿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56.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0.1±2.7)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6.2±3.5)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同期手术后患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漏斗胸 先天性心脏病 同期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25例,Ⅲ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N。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l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9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脓肿清除术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连续133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13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合并房颤。其中男40例,女93例,年龄21-68岁,二尖瓣置换92例,双瓣膜置换4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56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47例。术后服用胺碘酮3-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常规心电图。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23例,房扑2例,房颤7例,交界性心律1例,转窦率为92.5%。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112例,房扑6例,房颤15例,转窦率为84.2%。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112例,3例基础心律为窦性有间断房扑发作,房颤18例,转窦率为86.5%。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011年至2013年2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采用WOLFF8/9.810°输尿管镜直视下进镜,分别进入双侧输尿管,以钬激光碎石,碎石功率30W。结果27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24例,碎石成功88.9%。2例术中结石上漂,术后行体外震波碎石成功,1例一侧输尿管下段狭窄进镜失败改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例肾功能不全者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或维持在代偿期。术后复查腹部平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 双侧输尿管结石
  • 简介:为了消除城市化进程对旧站地温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康乐县新旧地面气象观测站2012年1-12月同期0-20cm地温平均值、方差及相关性进行F、T、t检验,对新旧2站数据差异显著的地温,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佳线性拟合,建立2站地温订正方程。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新站与旧站0-20cm地温均存在负温差,旧站地温较新站的偏高,大多数月份差值较小,资料连续性较好,但2站地温差值变幅较大。地温差异显著的1月和10月2站地温资料呈显著线性相关,经订正后的新旧站资料基本重合。

  • 标签: 迁站 地温 对比分析 订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探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适应证、外科操作要点等。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32例患者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54枚,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大颗粒Bio-Oss植入上颌窦内,并用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覆盖骨窗,术后观察并记录上颌窦底提升高度、软硬组织愈合情况、种植体类型及术中初期稳定性等。结果32例患者上颌窦底高度提升了5.7-9.5mm,平均7.3mm,共提升37侧,植入种植体54枚,术后骨结合情况良好,均已完成固定修复。随访过程中,54枚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发现松动脱落者。结论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且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时,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满足同期种植条件,近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术 CGF(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浓缩生长因子) 骨移植材料 同期种植
  • 简介:摘要观察顺铂每周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99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采用顺铂每周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组),51例采用顺铂加5-氟尿嘧啶方案同期放化疗(对照组),两组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疗效治疗组CR91.7%,对照组CR90.2%,,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1.3%、96.1%和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口腔粘膜反应、白细胞下降、放射性皮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每周方案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近似,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的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部晚期鼻咽癌 顺铂每周方案 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63例(7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B组采用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A组则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行为期2年随访,比对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其视力恢复情况。结果①随访2年内,A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和0.00%,明显低于B组的17.65%和11.76%(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术后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予以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确切,复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睑球粘连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