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Stromatolites)是距今5.1亿年前的寒武纪以前即己存在的许多门类的低等单细胞或多细胞微体生物化石,为古滨海浅水环境的产物,由古藻类和菌类生物群体经生物沉积作用、固结作用所形成的综合体——生物沉积结构。这种'综合体',常保存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其层构造(或说色层构造),由两种细微的'基本层'交替组成:深色的是富藻纹层,又叫暗层,较薄;浅色的是富屑纹层,又叫明层或亮层,较厚。其层理形态(即层纹)则相当复杂,以大明为例,大致有平行层纹、波状层纹、斜层纹、疙瘩(交错)层纹、递变层纹、块状层纹等,其中有些还可细分成多种类型,如平行层纹中还可分成水平线状的、断续型的、重复型的、透镜状的;波状层纹中还可分成对称的或不对称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等等。许多基本

  • 标签: 大明山叠层石 叠层石 生物流积结构 观赏性 赏石艺术
  • 简介: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地方风格园林,其山艺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史料和调研资料为依据,从的山石材料因素、砌筑技术以及造景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环境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古典园林的地方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新岭南园林设计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岭南园林叠山 材料因素 技术因素 空间环境
  • 简介:<正>名,名叫。我被所震撼,纯属偶然。也是缘分所至,当地人根本没有对给我作过任何介绍。也许,他们见惯不怪,也许不识石山真面目,只缘身在石山中。只因为从东边去龙山的路不太好走,从龙山往回走时,乡干部说,带你们从大古衙、小古衙方向回新街乡政府,路好走些。客随主便,就走。由龙山往西走,万亩田野奔来眼底,鸡犬相闻,田舍俨然。田舍之间,一片片水域点缀母石山下。或是蜿蜒的小溪,或明镜般的水库:四面环山,天边高原就镶嵌在高低错落的山峦上。清、水秀,宛若陶

  • 标签: 四面环山 新街乡 冥冥之中 风流千古 于斯 徐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3
  • 简介:你在大山里站成一种骨气,站成了一种,你大山里一站又是一百年

  • 标签:
  • 简介:自从Kalkowsky在1908年构筑了的术语之后,一直是地质学家采用不同方法研究和思考的主题,而且一直被当作证明地球早期生命历史的代表物而得到深入调查。确实为地球早期生命历史提供了间接而且复杂的证据,所以,现代确实代表着明显的生物信号而成为研究的焦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现代的多样化构成,确实表明了蓝细菌生物席建造了,而且进一步表明了微生物席转化成不是一个直接的作用过程。那些反映现代多样化构成的典型实例包括:(1)南极Untersee地区的湖泊相锥状泥质;(2)新西兰North群岛被称为煎锅湖的热水湖泊中以及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热泉中的硅质;(3)巴哈马台地、澳大利亚鲨鱼湾以及巴西东南部海湾碳酸盐沉积物构成的。由于蓝细菌微生物席是否代表了古代的形态学前体总是存在争议,而且在生命的图像中一直是一个迷惑的关键片段,因此,现代的多样化构成,将成为认识古代形成的关键和窗口。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追踪和总结现代的多样化构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丰富而复杂的信息,将不但丰富微生物沉积学的研究内容,还将拓宽沉积相分析的基本内容,对深入了解复杂的沉积学特征和生物学属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标签: 蓝细菌生物席 多样化构成 现代叠层石 研究进展
  • 简介: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生物沉积构造,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沉积岩中都有分布.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应用价值而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虽然不是实体化石,无所谓演化或进化问题,但它却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进化一样,随时间和地球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丰度和分异度上的变化.现在已知地质历史中共发生了5次重要的衰减事件,分别为2000Ma,1450Ma,1000Ma,675Ma,460Ma.对这种地质事件的解释主要有后生动物竞争和沉积环境变革两种解释.综合来看,衰减是全球大环境和整个生物圈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叠层石衰减 机制 后生动物竞争 环境因素
  • 简介:他不是武汉最有钱的地产商人,依资产规模,他治下的“水木清华”在武汉的房地产企业中连前100名都排不上,他也不是武汉最有名的地产商人,当“欧美风”、“概念热”席卷江城南北众多地产大佬纷纷”出口成章时,他只是埋头走路,低头做产品,甚至有人怀疑他还是不是一个商人——当无数商人热衷于出入名流用心于编织政经圈子时,

  • 标签: 房地产企业 “心” 张平 资产规模 商人 武汉
  • 简介:曾昭璇教授论述海印之形成认为:“白垩纪红色岩层排列水平、易受河水沿层与层之间的层理面进行侵蚀、形成平坦的岩面……被人称为‘沉’.状如‘海印’。”又说:“由这些小海印看来,方格状节理发育、被河水冲刷、沿节理形成了沟.所以方格状的沟就把大片面切成方块状的印章形态。”(《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

  • 标签: 蟹山公园 “海印石” 广州市 地方志
  • 简介:墓地性质新探蒋志龙1955年,云南省考古工作者对昆明东南约40公里的晋于县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从此时到1960年曾先后对该墓地进行四次发掘。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金质滇王之印,引起文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滇王金印和伴出的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使寨...

  • 标签: 石寨山 滇王金印 云南青铜时代 墓地 石寨山文化 墓葬
  • 简介:涛(1642—1707)“为少文先生打稿”的《余杭看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的中卷,图幅为30.5×143.2厘米.今藏上海博物馆,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五册,编号是:“沪1-3155”,未著创作年代,影印本始见于1960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涛画集》,又载上海《艺苑掇英》编辑部为“纪念上海博物馆建馆三十五周年”而编印的《清初四画僧精品集》(上)第18页.

  • 标签: 黄道周 余杭 上海博物馆 古代书画 七绝 江万里
  • 简介:文章从文化视角对文化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研究文化时不能用今天“民族”的概念为二千年前的古人定一个民族成分,而从文化的角度看,通过对器物的研究去了解历史,更能说明问题。文章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器物分析,对文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石寨山文化 文化观 器物分析 论述
  • 简介:熏炉是古代的燃香之器,它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较为流行。熏炉的质地有陶质、瓷质、铜质等。铜质的熏炉,是一种实用器,它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属于熏炉中的上品。目前,据公布的资料中汉代铜质熏炉数量不足200件。分布较为广泛,以陕、两湖、两广、河南、河北数量较多,其他则属零星出土。

  • 标签: 赏析 战国时期 风格独特 铜质 汉代
  • 简介: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绘画和书法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引导出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锐是明代初期著名的宫廷画家,钱塘人,字以明,官至画院的仁智殿待诏。但是,锐的绘画作品传世极少,据资料统计仅《探花图》卷,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一件《金碧楼阁山水轴》,日本《友娜明画宝鉴》曾影印,现藏于何

  • 标签: 山店 店春 春晴
  • 简介: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中划时代的变革。小篆的“发明者”李斯,是书法史中第一位有姓名记载与作品流传的书法家。《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年轻时的经历,被讥为“鼠辈小吏”,有人据此总结出所谓“老鼠哲学”,无疑有很深的成见。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毋庸置疑,李斯的历史功绩前无古人。推行郡县制,一手绘制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蓝图。在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方面,是重要决策者、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执行者。李斯书法在当时影响巨大。卫恒《叙篆》记:“诸碑铜人铭,皆斯书也。”唐李嗣真评:“小篆之精,古今绝妙。”

  • 标签: 峄山刻石 解析 临摹 丘壑 历史功绩 中央集权
  • 简介:七、《峄》典型偏旁部首及其拓展运用(二)《峄》典型偏旁部首综合练习前面两讲选取《峄》部分篆字偏旁部首,作分类讲解。本讲再选取比较常用的一些偏旁部首,进一步分析其书写要领,以期抛砖引玉,方便读者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些偏旁部首的正确写法,同时加强对古文字的研习,掌握小篆的构形规律,识读篆书、研习篆法,运用篆书进行创作。

  • 标签: 峄山刻石 小篆 偏旁部首 连载 讲座 技法
  • 简介:<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部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距邢台市70公里,路罗镇西8公里处。该村分为3个自然村庄,传统的古建筑规模有4500平方米,现在保存完好。这里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一川、三、六岩、九沟、十八垴和"太行寨"之称。古寨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该村174座村民住宅为二、三层楼房,全部由青红两种沙石岩建

  • 标签: 谈村 河北省邢台市 石寨 自然村庄 古寨 明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