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几天,老李因患过敏性鼻炎去医院看医生,取药时他想着包装上有说明,也就没在意听药师的服药交待,更没有向药师咨询相关问题。结果回家后发现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看不懂,一种喷鼻的药也不会用,几种散装药上面只有每天服几次,每次服几片,没有其他注意事项和禁忌症。自己还患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这些药到底能不能吃,当时也没问问药师……看着这一堆药老李不敢用了。

  • 标签: 药师 药房 过敏性鼻炎 前列腺肥大 专业术语 说明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QCC活动在缩短门诊中药房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QCC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患者平均取药时间,计算改善幅度。结果 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时间由活动前的17.57min缩短至7.56min,目标达成率92%,进步率56.97%。结论 QCC活动有效降低了患者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提高了其满意度,提升了医院药学服务品质。

  • 标签: QCC 门诊中药房 高峰期 候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进行医院信息系统(HIS)功能改进和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实践,缩短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妇幼专科医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选取2017年至2019年每年12月门诊药房处方发药工作情况为评价指标观察期,分别比较分析HIS功能改进前后、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前后配药上屏时间在不同区间人次的上屏率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分析在门诊药房一系列智能管理优化前后高峰时段的平均配药上屏时间、平均取药等候时间的差异。结果通过包括配药上屏时间统计和色标管理、药师工作效率统计在内的HIS功能改进,以及引进半自动数片机和自动化发药机的智慧药房建设优化,“0 min<配药时间≤10 min”区间配药上屏率由95%提升至99%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峰时段药师配药上屏时间由(5.69±1.65)min缩短为(2.52±0.27)min,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9.11±1.00)min缩短为(7.20±0.5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门诊药房智能管理优化改进,缩短了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实践经验有效可行。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功能优化 取药等候时间 门诊药房
  • 简介:设计一种由stm32单片机控制的自助取药装置,由ZigBee模块实现远程检测,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设置,以及蜂鸣器的协调下,实现提醒用户用药以及控制门有顺序性打开的功能。设计完成的取药器主要由STM32F103最小系统、串口屏、ZigBee模块、报警模块、智能手环模块组成。而且这个自取取药器最多可以实现同时吃6种药的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患者排队取药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运用 PDCA循环理论进行计划拟定、现状解析、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检查反馈、制订标准。结果:应用 PDCA循环后门诊药房患者排队取药时间从改善前的 901s下降为改善后的 566s。结论:通过运用 PDCA循环理论,能够持续、有效地改进药房调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药房 排队时间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化药房应用前后对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动化药房系统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采取与传统工作模式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降低药师工作强度,提高处方调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结论自动化药房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自动化药房 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处方调配效率
  • 简介:人类在与病魔作斗争中需要大量药物,对陆生药物的滥采乱伐以及陆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造成陆生药物资源日益枯竭,品质不断降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浩翰海洋,其资源占地球上总资源的80%,特别是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 标签: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海洋药物 药物研制 药物开发 人才培养
  • 简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全球范围内,Internet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着.Internet中的药学资源非常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库及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 标签: INTERNET 互联网 药学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设取药诊台前后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方法在2014年2-3月开设取药诊台前和2014年8-9月开设取药诊台后,对就诊100名患者和90名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论开设取药诊台后,患者满意度由89.6%提升至97.3%,医务人员满意度由88.3%提升至96.8%。结论开设取药诊台有效缩短患者等待及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门诊 取药诊台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门诊药房每天都要面临着数量庞大的取药人群,而传统的门诊药房收放药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为了弥补传统门诊药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方面的不足,自动化药房系统逐渐被各大医院采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取药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与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 标签: 机械设计 机器人 自动化
  • 简介:摘要 论文围绕如何有效提高中药材购药效率问题,提出一款智能中药材取药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上位机、药柜改装、搭建Node-RED物联网技术等,完成对设计系统的联网、中药方的准确录入、药材实时查看及状态检测、语音及显示屏提示等功能,对传统抓药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 标签: 物联网 Node-RED 上位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房管理中,优化取药管理,观察该种方式对门诊药房发药质量影响情况。方法:根据医院目前实际状况,查找相关医学文献资料研究出落实性更高的优化取药管理方式,从而提升门诊发药质量。结果:通过相关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具体策略的实施,门诊药房相比之前其发药质量、发药准确性提高,并且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结论:对门诊药房管理中采用优化取药管理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药房管理 优化取药管理 发药质量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取药窗口发生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3起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23起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就诊流程及设施不满7起,候诊时间长5起,药师患者沟通不足3起,服务态度不满3起;患者自身因素3起;药师责任心不强2起。结论规范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及设施,提高人员服务意识,加强人文关怀是解决药房发药窗口纠纷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产科术后硬膜外腔不采取药物镇痛的病人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在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425例,选取其中86例,没有进行硬膜外腔药物镇痛,采用肌肉注射及口服止痛药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44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活动情况、睡眠、疼痛评级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下肢活动情况、睡眠、疼痛评级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优越乙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采用肌肉注射及口服止痛药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的产妇,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下肢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疼痛评级,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及开展。

  • 标签: 妇产科 硬膜外腔 药物镇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峰-终定律在优化我院门诊药房取药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我院门诊药房于2020年12月1日启动给予峰-终定律优化的取药流程,以2020年5-11月门诊药房患者及相关数据资料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取药流程;以2020年12月-2021年5月为观察组,实施给予峰-终定律优化的取药流程。比较两组的取药等候时间、综合管理水平、患者取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取药等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峰-终定律 门诊药房 取药流程 满意度 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