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的玻璃液对人卵巢组织冻存后的近期异种移植效果,以筛选出较优的玻璃化冷冻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因妇科疾病行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卵巢组织,将卵巢组织分割成5~10 mm×10 mm×1 mm的小块,分为新鲜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4个处理组分别放入G1、G2、G3、G4不同的玻璃液中,经过4组玻璃液预平衡和平衡后冻存4周后复苏,复苏后的组织移植到胚龄10 d的鸡卵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培养,培养5 d后取出移植于CAM的卵巢组织,HE染色比较移植后4组卵巢组织的正常原始卵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05标记的4组卵巢组织的新生血管并比较其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并比较4组卵巢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过G1、G2、G3、G4玻璃液冻融并移植于鸡胚5 d后的卵巢组织,正常原始卵泡率分别为63.2%(24/38)、68.3%(28/41)、61.9%(26/42)、69.6%(32/46),新鲜对照组的正常卵泡率为82.8%(82/99),5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进一步两两比较,各处理组间正常原始卵泡率均低于新鲜对照组(均P<0.05),而各处理组间的正常卵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G3组和G4组鸡胚移植后的卵巢组织均可见CD105表达量增加,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新鲜对照组和G1组、G2组、G3组、G4组分别为6.51±1.30/mm2、11.10±1.62/mm2、13.04±1.84/mm2、9.11±1.09/mm2、11.28±1.62/mm2,各处理组的MVD均高于新鲜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22,P<0.001),G1组、G2组和G4组的MVD均高于G3组(P=0.024,P<0.001,P=0.034)。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1组、G2组、G3组、G4组和新鲜对照组的Bcl-2/Bax的比值分别为0.71±0.37、0.84±0.29、0.45±0.18、0.84±0.29和0.44±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G2组Bcl-2/Bax的比值明显高于新鲜对照组和G3组(P=0.025,P=0.038)。结论玻璃化冷冻保存的人卵巢组织,在移植早期原始卵泡丢失较多。经过G2和G4玻璃液冷冻复融后的人卵巢组织,在移植5 d后血管化程度较高,抗凋亡能力强,是适用于人卵巢组织冷冻的较优的玻璃化冷冻方案。

  • 标签: 卵巢组织 玻璃化冷冻 凋亡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对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并行新鲜胚胎移植后并发重度OHSS的155例患者(OHSS组)以及同期行新鲜胚胎移植后未发生OHSS的366例临床妊娠患者作为对照(非OHSS组)。根据Mathur的OHSS时间分型标准,将OHSS患者分为早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9 d(包括9 d)以内;晚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10 d或10 d以上;按照临床妊娠个数分为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母婴结局差异(主要指标)及临床指标差异(次要指标)。结果OHSS组中早发型亚组34例,晚发型亚组121例;单胎亚组80例,双胎亚组75例。非OHSS组中单胎亚组194例,双胎亚组172例。与非OHSS组相比,OHSS组患者的年龄更低[(29.99±4.02)岁比(31.85±3.62)岁,P<0.001],而获卵数更多[(11.62±4.17)个比(9.48±4.39)个,P<0.001]。在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患者的卵巢大小[(7.95±1.46)cm]、胸水最大深度[(5.83±4.57)cm]、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44.59±4.85)%]、D-二聚体最高值[(2.87±1.84)mg/L FEU]、腹腔穿刺者占比[23.53%(8/34)]及住院时间[(12.91±6.64)d]均较晚发型亚组高[(7.26±1.41)cm,P=0.013;(3.69±4.20)cm,P=0.012;(42.03±4.53)%,P=0.005;(2.01±1.09)mg/L FEU,P<0.001;9.09%(11/121),P=0.023;(10.12±6.18)d,P=0.024],而获卵数、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最低值、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胸腔穿刺者占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组中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间的住院相关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与晚发型亚组的双胎率、活产率、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组与非OHSS组比较,两组间的双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论是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OHSS组与非OHSS组间的产科并发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论是OHSS还是非OHSS患者,双胎亚组较单胎亚组有更高的早产率[54.46%(116/213)比11.60%(29/250),P<0.001]、剖宫产率[96.71%(206/213)比74.00%(185/250),P<0.001]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59.39%(253/426)比5.20%(13/250),P<0.001]。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后是否并发重度OHSS以及OHSS发生早晚对患者的远期妊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重度OHSS发病越早,对母体造成的早期并发症更重,增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妊娠风险。多胎妊娠明显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胚胎移植,新鲜周期 妊娠结局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的行IVF-ET的单角子宫合并卵巢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左侧单角子宫合并原发不孕患者阴道超声提示右侧卵巢未探及,进一步行腹部核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提示右侧卵巢腹腔异位。病例1在超促排卵过程中诉右侧腰部胀痛,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超声下左侧卵泡数量不一致,继而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同步监测卵泡发育,给予经腹部及阴道联合采卵,经冻胚移植后成功妊娠并于36周分娩。病例2亦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同步监测两侧卵巢卵泡发育,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后获得2枚囊胚冻存,解冻单囊胚移植后自然流产。结论卵巢异位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对于单角子宫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如阴道超声未能探及单/双侧卵巢,应进一步行腹部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有无卵巢异位;如确诊合并卵巢异位,患者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应同步监测双侧卵巢卵泡发育,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最大程度增加患者的获卵率和妊娠机会。

  • 标签: 卵巢异位 单角子宫 超促排卵 取卵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扳机方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255例,在助孕过程中根据不同扳机方式分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组(HCG扳机组,81例)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低剂量HCG扳机组(联合扳机组,17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G扳机组的OHSS总发生率(6.17%,5/81)低于联合扳机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6,P=0.001)。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过程中,GnRH-a联合低剂量HCG扳机更优,能减少OHSS的发生。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临床妊娠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年龄<35岁首次行IVF-ET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982例,其中PCOS患者(PCOS组)999例,单纯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非PCOS组)198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合并症。PCOS患者再根据BMI分为超重PCOS组(24.0 kg/m2≤BMI<28.0 kg/m2)和正常体质量PCOS组(18.5 kg/m2≤BMI<24.0 kg/m2)。计算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胚胎发育指标,分析BMI对妊娠结局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母体BMI的相关性。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优质胚胎率[67.41%(1906/2826)]、囊胚形成率[56.39%(578/1025)]、优质囊胚形成率[29.75%(305/1025)]及可利用胚胎率[62.14%(1756/2826)]均高于超重PCOS组[62.65%(1753/2798),P<0.001;47.30%(457/966),P<0.001;16.35%(158/966),P<0.001;59.04%(1652/2798),P=0.018]。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总受精率[82.38%(1711/2077)]、双原核受精率[68.03%(1413/2077)]、囊胚形成率[68.90%(554/804)]、优质囊胚形成率[62.56%(503/804)]及可利用胚胎率[57.16%(802/1403)]均较超重PCOS组高[80.21%(2954/3683),P=0.044;64.76%(2385/3683),P=0.012;63.95%(871/1362),P<0.001;30.32%(413/1362),P<0.001;53.03%(1250/2357),P=0.014],种植率[66.67%(72/108)]、临床妊娠率[66.97%(73/109)]及流产率[9.59%(7/73)]均较超重PCOS组低[80.57%(141/175),P=0.008;80.46%(140/174),P=0.011;20.71%(29/140),P=0.0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aOR=1.92,95% CI=1.049~3.515,P=0.034)及流产率(aOR=3.09,95% CI=1.209~7.915,P=0.019)分别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1.92及3.09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3、D5移植的PCOS患者及D3移植的非PCOS患者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r=0.144,P=0.013;r=0.212,P=0.004;r=0.137,P<0.001)。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的概率(aOR=5.33,95% CI=1.525~18.597,P=0.009)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5.33倍。结论高BMI可能是影响PCOS患者胚胎质量及流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超重或肥胖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PCOS患者在行IVF助孕治疗前减重将有助于改善胚胎质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质量指数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出生婴儿体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并有单胎活产的50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不孕原因分为PCOS组(n=1095)和非PCOS组(记为对照组,n=3992),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出生婴儿体质量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婴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PCOS组临床妊娠率[69.0%(1248/1808)]、种植率[49.0%(1742/3555)]均高于对照组[59.1%(5661/9572)、42.0%(7577/18 040),均P<0.001],而活产率[37.0%(670/1810)]低于对照组[49.0%(4697/9585),P<0.001]。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PCOS组种植率[63.1%(500/793)]、活产率[54.0%(425/787)]高于对照组[59.0%(1066/1806),P=0.042;48.0%(876/1825),P=0.013]。D5囊胚移植PCOS组婴儿出生体质量[(3 459.76±527.11)g]、超重儿比例[14.35%(61/425)]高于对照组[(3 391.61±521.38)g,P=0.028;8.22%(72/876),P<0.001]和D3胚胎移植PCOS组[(3 389.24±555.06)g,P=0.018;9.25%(62/670),P=0.009],但低体质量儿比例[2.35%(10/425)]低于D5囊胚移植对照组[4.91%(43/876),P=0.029]和D3胚胎移植PCOS组[4.78%(32/670),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影响D5囊胚移植的出生婴儿体质量(OR=1.12,95% CI=0.052~0.175,P<0.001);移植胚胎的发育时间影响PCOS患者的出生婴儿体质量(OR=1.52,95% CI=0.019~0.819,P=0.040)。结论PCOS患者D5囊胚移植可获得更高的活产率和更低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对PCOS患者建议新鲜周期进行囊胚移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出生婴儿体质量 新鲜移植 单囊胚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IVF-ET,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与对照组(克罗米芬治疗),每组69例。比较两组促排卵参数及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随访妊娠结局,比较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观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均低于治疗前,雌二醇、孕酮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SH低于对照组,雌二醇、孕酮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AM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AM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率(53.01%,44/83)、临床妊娠率(37.68%,26/69)均高于对照组(30.00%,27/90;21.74%,15/69),流产率(7.69%,2/26)低于对照组(40.0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应用于行IVF-ET患者,在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提升妊娠结局,降低流产率。

  • 标签: 来曲唑 克罗米芬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功能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取卵术后最佳解冻移植时间。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取卵术且术后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行全胚冷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取卵术与解冻移植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间隔1个月;B组:间隔2个月;C组:间隔≥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及出生缺陷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项指标组间差异。结果B组活产率为70.27%(26/37),高于A组[58.62%(17/29)]和C组[52.27%(23/44)],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A组流产率[0%(0/18)]显著低于C组[25.81%(8/31),P=0.017];三组间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及出生缺陷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取卵术后解冻移植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解冻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对年龄≤35岁患者通过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获得活产的围产期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就诊的≤35岁不孕妇女在FET治疗后妊娠≥24周的围产期结局资料。将患者分为非DOR组(n=14 342)和DOR组(n=1292)。主要观察指标为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婴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以及先天性缺陷、新生儿死亡和产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DOR与活产新生儿出生结局以及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DOR组分娩单胎、双胎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非DOR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先天性缺陷、新生儿死亡以及产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DOR不是年龄≤35岁患者行FET获得单胎以及双胎活产时发生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单胎校正OR=0.97,95% CI=0.69~1.34,P=0.831;双胎校正OR=1.14,95% CI=0.95~1.36,P=0.166)。结论对于年龄≤35岁的DOR患者行FET获得的活产儿出生结局与非DOR患者相当。

  • 标签: 受精,体外 卵巢储备 冻融胚胎移植 子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的流产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后获临床妊娠的3556例患者,其中PCOS患者889例(PCOS组),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266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后临床结局,并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产的影响因素,最后按照单/双胎妊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亚组分析。结果PCOS组流产率[11.81%(105/889)]、晚期流产率[5.29%(47/889)]显著高于对照组[9.19%(245/2667),P=0.023;3.64%(97/2667), P=0.031]。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COS、双胎妊娠、高BMI、不孕年限延长是流产的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影响流产率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双胎妊娠、PCOS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亚组分析显示单胎妊娠时两组患者早期、晚期流产率没有区别;双胎妊娠时PCOS组患者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期流产率[8.58%(29/338)]显著高于对照组[3.11%(37/1188),P<0.001]。结论行IVF/ICSI-ET助孕的PCOS患者单胎妊娠时流产率与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相似,双胎妊娠时早期流产率与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相似而晚期流产率显著增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受精,体外 单精子注射,卵胞质内 流产,自然 双胎妊娠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273个周期,根据所用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38个周期)和黄体期促排卵组(135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排卵结局、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结果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1、1.018、1.902、1.846、-0.775、-0.064、1.552、1.149、0.896,均P>0.05);与拮抗剂组相比,黄体期促排卵组扳机日LH[(3.74±3.20)IU/L比(6.44±6.18)IU/L]、扳机日雌二醇(E2)[(2 561.03±2 120.72)pmol/L比(3 842.46±3 563.95)pmol/L)]、获卵数更低[(3.20±1.95)枚比(4.21±2.66)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6、3.432、3.345,均P<0.05),而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更高(χ2=4.023、8.874,均P<0.05)。结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也可获得较理想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 标签: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 拮抗剂方案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自体移植冻融卵巢组织诱导青少年女性青春期发育的可行性。方法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于2019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冷冻卵巢组织11片。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诊出现卵巢早衰,无青春期发育征象,仍无月经初潮。2022年1月20日通过腹腔镜为患者行原位卵巢组织移植术,共移植卵巢组织5片。术后随访患者性激素水平、生长发育情况及月经是否来潮。结果患者卵巢移植术后5个月现月经初潮。性激素水平表现为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明显下降,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卵巢组织移植成功,卵泡已开始募集及发育。患者彩色超声提示子宫明显增大,子宫内膜增厚,盆腔左侧移植部位探及窦卵泡声像。结论青春期前儿童通过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生育力的临床价值。对已经出现卵巢功能衰竭、青春期发育延迟甚至停滞的患儿通过自体冻融卵巢组织移植可诱导自然的青春期发育,恢复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育力保存 卵巢组织移植 重度地中海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短肠综合征(SBS)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以腹泻、体质量减轻和进行性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重者可危及生命。肠外营养是SBS患者维持生存的主要方式,但易继发感染、代谢紊乱和肝脏损害等,而肠康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小肠移植是SBS的理想治疗方式。随着移植技术和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小肠移植的近期疗效得到显著提高,但远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本文简要概括了小肠移植的最新进展,包括发展与现状、适应证、手术方式、并发症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短肠综合征 小肠移植 手术方式 排斥反应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移植肾再次移植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将首次移植供体小鼠左侧供肾肾静脉(RV)同首次移植受体小鼠肾下下腔静脉(IVC)端侧连续吻合,首次移植供体小鼠左侧供肾肾动脉(RA)连带小段首次移植供体小鼠腹主动脉(AO)同首次移植受体小鼠AO端侧间断吻合,首次移植供体小鼠左侧供肾输尿管拖入并固定在首次移植受体小鼠膀胱顶后壁完成小鼠首次肾移植术。首次移植术后2~4周,将首次移植受体小鼠体内移植肾脏RV连带部分首次移植受体IVC同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小鼠IVC端侧连续吻合,移植肾脏RA连带小段首次移植供体和受体小鼠AO同移植肾脏再次移植受体小鼠AO端侧间断吻合,将再次移植肾输尿管拖入并固定在再次移植受体小鼠膀胱顶后壁完成小鼠移植肾再次肾移植术。首次移植移植肾再次移植术中均切除受体双侧自体肾脏。记录手术时间,随访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存活,监测再次移植肾功能和病理。结果移植肾再次移植供体手术时间为(50±10) min,受体手术时间为(55±5) min。共完成8例小鼠移植肾再次移植术。2例同系,6例非同系。第1例尝试性非同系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存活11 d。后续5例非同系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中1例存活21 d,其余4例均存活到术后70 d获取标本。2例同系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均存活到术后30 d获取标本。8例移植肾再次移植受体在获取标本时或非预期死亡前血清肌酐均<0.2 mg/dl。苏木精-伊红(HE)染色提示同系移植肾再次移植术后30 d移植肾未见病理性改变。结论本文描述了建立小鼠移植肾再次移植动物模型的方法,为开展移植免疫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再次移植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卵巢内膜异位症治疗中运用手术治疗方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21例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卵巢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治疗 卵巢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 简介: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卵巢内膜异位症治疗中运用手术治疗方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21例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卵巢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治疗 卵巢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卵巢囊肿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产生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妇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卵巢囊肿,具体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常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相关治疗指标及最终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及指标整体水平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得出,研究组对其使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疾病表现为明显有效的总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能够短期内将各项治疗指标恢复到正常标准,降低疾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囊肿 卵巢功能
  • 作者: 陈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