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存在地区结构性差异。本文构建总量指标与密度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成效。研究发现,2012—2011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科技能力指数差距有所发散,而科技产出效能指数差距有所收敛,表明新时期我国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政策没有逆转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科技能力差距发散趋势,而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在中西部地区产生了显著成效。

  • 标签: 科技人才政策 实施成效 区域差异 东中西部地区
  • 简介:摘要2018年5月,天津市公布了“海河英才”计划,短短几天内,吸引了数十万人才的目光。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流入天津,促进当地就业,保障天津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户籍制度的开放及人才的流入,天津市商品房和二手房的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都会提升,从而对天津市的房地产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天津市各区域区域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及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人才引进政策对天津市各区域房价会造成不同影响。

  • 标签: 天津市 人才引进 区域房价
  • 简介:在最近20年中,随着由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引导的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蔓延,许多国家对原有区域政策的重点、区域发展路径、企业组织及空间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反思和调整。传统的以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等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区域政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挑战,政策在激励创新、改善创新环境、促进互动学习、鼓励创新网络等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

  • 标签: 区域政策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区域平衡发展 政策性投资 技术进步
  • 简介:【摘要】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地域发展政策,改革附籍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将支村力度。

  • 标签: 促进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 简介:考察R&D投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国各地区相继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平均而言,R&D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或者处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地区时,R&D投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表明,R&D投资的效果依赖于内部创新效率与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拓展了R&D投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关文献,也对政府制定人才引进与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R&D投资 生产效率 区域人才政策
  • 简介:“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但也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这个段子最近在企业界流传甚广。这种悲观论调显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2018年以来诸多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从国际大环境看,全球政治形势仍然紧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方向仍有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形势看,资本市场疲态逐渐显现,消费低迷的状况仍未有显著改善.

  • 标签: 经济 疲态 环境 方向 企业界 区域
  • 简介:重庆:推出20条新举措,为了更好地参与西部大开发,重庆推出了20多条新举措,重点是改革户籍管理和放宽出入境证照办理政策。这些政策规定: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和科研成果奖的人员,包括有博士、硕士和双学士学位的人员,到重庆工作可随时落户。这些人员的配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新举措 突出贡献 优惠政策 政策规定 高层次人才
  • 简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说是在前所未有、较为轻松的环境里得到培养和发展。价格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行区域价格政策又是价格体制改革的本身要求。什么是区域价格政策?区域价格政策是指对不同区城区别对待的价格改革政策。也就是说,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先走一步的同时也允许一部分地区后走一步。特别是经济特区,由于它本身具有如下三点自主

  • 标签: 区域价格 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改革 有计划商品经济 特区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
  • 简介:区域价格政策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价格政策指导的同时,都应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市场层次、资源禀赋、价值观念等特点,制定并推行有助于促进和保护本区域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价格政策。这对我省

  • 标签: 区域价格 价格政策 市场层次 区域经济 农副产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的转轨,国家区域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之中。这期间,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向西推进的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分布畸形,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一隅。

  • 标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区域政策 演变 不平衡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 简介:欧洲的死刑政策围绕着“人权”话语展开,各个组织如欧洲委员会、欧盟、欧安组织都持废除死刑的政策,并且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第三国废除死刑。欧洲死刑政策区域化将对中国的刑事司法乃至立法产生趋同性影响,《中西引渡条约》、《中法引渡条约》的签订就是明显例证。

  • 标签: 死刑区域化 刑事司法 欧盟
  • 简介:党的十九大在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出全面部署时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五年的实践再次证明,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之举。

  • 标签: 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从严治党 人才集聚
  • 简介: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出现衰退,甚至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负增长。新加坡虽然有着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康的国内金融体制及高效廉洁的政府,但是,由于它的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与前述深受危机影响的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危机的持续与深化,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98年第三、四两个季度连续出现0.6%和0.8%的负增长,若不是第一季度获得了6.2%的增长,其年增长率亦免不了呈负增长。为了摆脱1985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状况,新加坡政府采取

  • 标签: 新加坡 人才政策 基础教育 技能培训 人才引进
  • 简介:人才的形成是与人文地理因素紧密相关的。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于女性人才的形成过程。从生物学原理分析,人的才智没有重大的差别,但真正实现潜在价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研究这种现象就会发现,时代性、区域性是人才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古今中外的许多历史人物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才及女性人才的产生问题,不可忽略这两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女性人才 成长 区域差别
  • 简介: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人才聚集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2006年山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学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17个城市区域人才聚集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提升各区域人才聚集力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区域 人才聚集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知识经济的实质是人才经济,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争夺人才就是争夺发展、争夺未来、争夺生存空间。今年年初,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刚刚作出,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出本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从而拉开了全国范围内罕见的人才争夺战的序幕。  在这样一种宏观大背景下,作为省会的长沙市必须强化人才竞争意识,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人才工程作为实现长沙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配置,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和智力,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

  • 标签: 区域性 人才队伍 人才市场体系 长沙市 第三产业 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