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手段。肿瘤放射治疗学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放射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技术)、临床放射生物学以及肿瘤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技术是当前阶段发展最为迅速且被认为是综合治疗肿瘤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就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技术进展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技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基于放射物理学、影像技术、放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新进展情况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技术
  • 简介:摘要距1899年放射治疗治愈了第一例癌症患者,肿瘤放射治疗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Tubiana在1999年报道,45%的恶性肿瘤是可治愈得,其中手术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放射治疗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核心,旨在使靶区内受照剂量最大、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最小。随着现代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技术和放射生物技术的飞速进展,放疗经历了由常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实现了真正的精确放疗。

  • 标签: 肿瘤精确放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重离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癌行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如hs-CRP、白细胞计数等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如hs-CRP、白细胞计数等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明显较高,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0%较对照组26.67%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其各种症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和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6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其中参照组给予传统放射技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精确放射技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疗效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精确放射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促进患者临床体征得到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 老年肿瘤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性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放射性脑病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诊疗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Fraxion放射治疗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raxion放射治疗定位系统对2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计划后在加速器下行位置验证,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启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程序进行扫描获取治疗部位三维影像,与计划CT影像进行比对。结果:应用Fraxion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系统进行颅内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患者体位舒适,自动识别和抽吸口腔内的唾液;锥形束CT(CBCT)验证提示,X轴即患者的左右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1cm,均值为(0.08±0.04)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0.8°,均值为(0.53±0.30)°,Y轴方向上即患者的头脚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3cm,均值为(0.20±0.06)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1.5°,均值为(0.88±0.58)°,Z轴方向即患者的前后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1cm,均值为(0.01±0.04)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1.5°,均值为(1.08±0.44)°,三维影像与计划CT影像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t=4.92,t=10.18,t=4.25,t=1.90,t=6.91;P<0.05)。结论:应用Fraxion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系统进行头部颅内的放射治疗体位固定,能够满足放射治疗靶区的治疗精度和重复性,并可自动识别和抽吸口腔内唾液,保证了治疗安全。

  • 标签: 放射治疗定位系统 位置验证 治疗安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因实施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与清肺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及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来看,研究组都优于对比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药物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预防白细胞降低,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放射性 放射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整体化护理服务组用整体化护理服务。比较效果。结果整体化护理服务组满意程度、不良的情绪指标、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好转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呼吸衰竭等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 标签: 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 致放射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医学课程的临床教学中,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作为其中两项重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对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的临床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肿瘤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技术学 临床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疗的12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炎
  • 简介:摘要将这五年时间里PubMed以及中国知网上与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中英文搜索进行收集,与相关的文献相结合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的技术发展现状。详细介绍目前存在的各种放疗技术,其中有调强放射治疗、四维放射治疗和自适应放射治疗。科技发展和技术设备的不断提高,这对于预测跟踪技术下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生物适应和物理适应结合的多位生物调强放疗来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的新进展,寻找突破口以及理论依据,为我院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支持。

  • 标签: 发展 肿瘤放射技术 调强放射 四维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自愿参与者48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硝蛎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放射介入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生理期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更佳。

  • 标签: 子宫肌瘤 放射介入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技术和体位固定进行介绍。方法选取部分胸腹部和头颈部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分别采用体位膜和热塑面罩对其实施体位的固定,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每周都要接受一次电子射野影像片(EPID),得到的计划系统数字重建射野(DRR)和射野片以及第一次的验证片对比分析。结果照射野中心的移位误差小于3mm,允许误差均在3mm以内。结论采取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重复性要更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放射疗法 适形
  • 简介:摘要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原发于肺部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治疗肺癌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然而,放射治疗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或组织受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希望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副反应,使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 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受到放射物理学与生物学,以及临床肿瘤与医学影像学等相应学科进步的影响,当前关于放射治疗技术的领域研究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临床肿瘤调强适形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迅速的发展进步。本文以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的质量保障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放射治疗 质量 调强放疗